旗下的同方國芯巨額增發,重點投資存儲芯片領域,入股西部數據和閃迪以解決知識產權問題,招募臺灣DRAM教父擔當操盤手,入股力成完善存儲器的封裝環節,在華南地區建廠發展DRAM產業……
紫光集團步步為營,以企業的實際行動貫徹中國發展存儲芯片的國家意志。“紫光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可以改寫全球存儲芯片業格局的棋。”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產業研究所所長霍雨濤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紫光沒有按常規出牌,決心用資金撬開存儲芯片的大門——以資本為紐帶打造中國存儲芯片產業的IDM模式。但權威專家認為,存儲芯片產業的新進入者,將有可能承受前幾年的巨額虧損,紫光能否打破這一預言?我們拭目以待。
以國家戰略為方向,推動中國存儲芯片逆襲
“企業發展必須以國家戰略為方向。”這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一再強調的經營理念。
在2014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特別指出要發展新型存儲等關鍵芯片產業,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工信部印發的“"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中也提出,到2018年要在高性能計算、海量存儲系統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存儲產業正在向亞洲特別是中國轉移,中國承接這一轉移的條件已逐漸具備。而紫光正以排山倒海之勢扮演著這一趨勢的推手。
去年10月1日,紫光股份宣布以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西部數據是全球硬盤領域的巨鱷,紫光以15%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并獲得一個董事席位。
有了紫光的支持,去年10月21日,西部數據宣布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存儲芯片制造商閃迪公司(SanDisk)。今年2月4日,歐盟委員會無條件批準了這一交易。SSD市場最關鍵的是NAND供應,西數直接買下閃迪,為其轉型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紫光在存儲產業方面相應的知識產權問題也得以解決。
去年10月中旬,被稱為“臺灣DRAM教父”的高啟全也加盟了紫光集團。高啟全一度身兼臺灣存儲芯片代工企業華亞科技董事長暨南亞科技總經理。
業內專家王艷輝認為,高啟全本就是建廠高手,閃迪賣給西部數據后,與東芝的合作工廠預計會被東芝全資收購,而擁有技術的閃迪則有可能與紫光合作建廠,從而解除Flash方面的技術障礙,至于DRAM技術的問題不久也會得以解決。
去年10月底,紫光以為6億美元獲得臺灣力成2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力成擅長于DRAM與NAND Flash產品的封裝與測試,其與美光合作的封測廠設在西安,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產。就此,紫光完成了存儲產業鏈封測環節的布局,未來無論收購還是重新建廠都不會存在障礙。
有了技術和人才,紫光開始籌建存儲芯片工廠。去年11月5日,紫光集團旗下的同方國芯發布公告稱,擬向實際控制人清華控股下屬公司等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800億元,投入集成電路業務。其中,擬將600億元投入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162億元投入對芯片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收購。
短短的30多天里,紫光完成了中國存儲產業逆襲的前期布局。
以資本為紐帶,撬開全球存儲芯片俱樂部大門
如今的集成電路產業已經發展到了資本領唱的階段。“以前靠產業自身力量發展為主,資本力量為輔。現在到了利用資本力量,進行資源整合,加快行業進步的階段。”華山資本董事總經理陳大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紫光集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針對集成電路產業投入超過100億美元。
紫光董事長趙偉國認為,技術創新需經過市場檢驗。當前芯片產業的每個細分領域,基本被國際上的幾家公司壟斷。如果現在從頭開始搞基礎技術研發和孵化,一是所需時間過于漫長,與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符;二是芯片國際巨頭過于強大,我們很容易在創新初期就被巨頭擠垮。
他說,最好方式就是自主創新+國際并購,利用國際并購先讓自己強大起來,有了平等的話語權后,再與國際巨頭在股權合作的基礎上搞自主創新,這樣會容易很多。
紫光是在投產業還是玩資本?買了這么多項目怎么消化?事情能不能做成?
對于業界的質疑,半導體專家莫大康的點評頗為中肯:“紫光崛起引起產業的震驚完全正常。紫光沒有按常規出牌。由于中國半導體業的特殊地位,有些在國家政策扶植下脫離市場發展起來的企業和技術產品可能己經成了"夾生飯"。如果再繼續走老路,恐怕很難達成目標。趙偉國打破了沉寂,對產業的發展是件好事。”
王艷輝的看法更為直接:“中國的充裕資金的確讓全世界羨慕,但在高科技領域,很多東西不是花錢就可以買到,很多事情也不是舍得投入就能見效。而紫光趙偉國用資金撬開了進入集成電路產業頂級俱樂部的大門。”
他說:“在集成電路領域,以前我們"沒吃過豬肉,只見過豬跑"。現在,我們終于可以和國際同行一起"吃豬肉",盡管這種資格是買來的。”
目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國際化并購經驗還不夠豐富,面臨的困難還很多。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會積累大量的資本,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必然的。
“紫光按照當地的法律法規進行投資,投資后接受當地的合法監管,且紫光投資的都是優質企業。以此來說服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除了安全因素,他們是不好拒絕我們的。”趙偉國對成功收購胸有成竹。
以IDM為模式,紫光能否打破長期虧損預言?
“紫光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可以改寫全球存儲產業格局的棋。”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產業研究所所長霍雨濤做出了如此評價。
不妨看看紫光近期在存儲芯片方面的布局。在制造方面,此次籌建DRAM工廠,資金上除了此前旗下同方國芯發起的800億元定向增資外,還有可能通過與深圳、廈門等地方政府的合作引入資金。技術上目前看來收購、入股美光有較大難度,可能會通過與美光或SK海力士等大廠通過技術授權、共享產能的方式來解決。
產品方面,已經通過入股西部數據以及后者收購SanDisk來實現。
應用方面,即企業存儲和云存儲,這也已經通過入主新華三達到了目的。
至此,紫光的IDM布局接近完整,但挑戰也隨之而來。
對于DRAM三巨頭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中排名靠后的兩位來說,為了減少強有力競爭對手的出現,本不應向中國企業提供任何幫助。但是一旦有廠商向中國提供相關技術以換取支持,那么其他廠商就會在與中國及三星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中處于嚴重的不利地位。所以對于紫光來說,爭取和哪一方進行合作值得深思。
而對于DRAM老大三星而言,其可能憑借技術與成本優勢竭力阻撓中國企業在存儲芯片領域的突圍。對此,已經有機構預測,盡管全球DRAM市場有望在2017年和2018年迎來復蘇,但是隨著中國公司攜本地產品進入DRAM市場,DRAM價格將在2019年再次下降。
研究機構 Bernstein曾預估,新進者投入DRAM產業,將有可能承受前十年約400億美元的虧損。憑借以資本為紐帶的IDM模式,紫光能否打破這一預言,領軍中國企業突圍存儲芯片的國際壟斷圍欄?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