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數字洪水中,作為中流砥柱,我們的IT基礎設施是否能夠很高效的支撐上層業務,就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社會運作效率。
人社作為國家政務系統非常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人群覆蓋廣度及對個人信息采集深度的加大,業務上也面臨大數據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底層數據和業務應用兩個層面。數據規模的海量化和數據類型的多樣化,以及業務的多樣和實時化趨勢,對中間層的IT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如何提升IT基礎設施的效率,包括對上層業務支持的效率和自身資源使用的效率?二是如何行之有效的提取海量數據的資產價值?
通過華為對產業的觀察以及自己的實踐經驗,華為認為有兩個方案是能夠非常有效的來滿足這種趨勢和要求的。第一個就是IT基礎設施的集中化建設,將原來分散的小數據中心進行集中化的建設,其中也包括了數據的大集中。第二個就是物理設施集中化后,如何針對各層的基礎設施做云化,對上層應用按需供給。
軟件定義存儲,存儲資源的發電廠
回顧一下數據中心或者IT系統,在過去的十年,我們用了CPU虛擬化技術和計算資源的集群調度技術,使普通的X86服務器逐步取代以IBM和SUN為代表的專用服務器,實現了計算資源對上層業務的按需供給。在過去的五年,我們又應用軟件定義網絡的技術實現了網絡層資源對上層業務的按需供給。存儲是IT基礎設施的基石,它存放著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數據,而正是因為如此,基石在過去三十年里面整個形態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已經成為整個IT的壁壘。在一個數據中心有不同廠商,不同功能,不同類型的存儲,資源互不相通,數據不能流動和遷移,管理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一座座數據孤島,成為資源池化最大的障礙。有沒有這樣一種技術來解決這個頑癥呢?答案是肯定的,用軟件定義存儲技術來實現存儲資源的云化,建設存儲資源的發電廠。
既然要做池化,要做存儲資源的發電廠,滿足上層應用的按需供給,那么就要具備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規模和容量要足夠大,能滿足上層業務快速發展的要求,這是從彈性角度,從大資源池,大電廠的角度來講。第二個特點是這個發電廠一定是非常高效可靠的,上層業務對下層發電廠有什么業務要求,比如對性能有極高要求的業務,就要找到高性能的資源和設備匹配,對數據保護有要求的業務,底層的資源池就要非常高效和可靠。第三個特點就是保障數據一定是安全的,這也是最根本的基礎。
那么怎樣的存儲資源才能更好應對傳統IT基礎設施集中,繼而發展大數據和云服務的業務挑戰呢?
華為融合存儲全面滿足人社信息化發展要求
華為存儲是面向行業的。作為當前人社行業熱點的金保二期,提出了“集中”“統籌”等思路,社保業務會進一步向下延伸、向全民覆蓋,但數據和業務會向上整合,即通常所說的省級大集中,人社數據和系統向省一級集中,各業務系統整合融合。區域、部門間的協作共享特征也將更加明顯,這就要求IT及存儲必須融合的,可共享的,甚至是智能的,比如數據流動、數據分層,業務質量保障等等。社保卡也會進一步向80%的覆蓋率普及,屆時,對IT系統的并發訪問要求更高,可靠性要求也更高,可擴展性更好。
華為存儲擁抱產業變革,同時在三個領域進行了業務布局。一是傳統的數據庫業務,像人社里面最關鍵的資金、個人信息等傳統數據的保存。第二大類就是大數據和云服務,通過操作系統OceanStor OS消除數據孤島,讓資源云化成為可能,支持業務創新。
SAN與NAS的融合
回顧存儲在過去三十年發展歷程中的很多實際現象,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OceanStor OS既然要做創新整合革命者,就必須要打破傳統存儲存在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導致數據孤島的問題。第一個就是SAN和NAS。SAN是數據庫,存儲各種財務信息,NAS,主要面向文件、文本,甚至是視頻、照片。這兩種支持對客戶語言完全不同,但考慮對上層的應用,一個數據中心內部,就可能同時有不同的業務需要這兩種不同的存儲資源,甚至一種業務同時對這兩種存儲資源有需求,那么傳統的方法如何解決無非是拿兩套設備放里面,或者采用疊加方案,比如先做SAN,再在上面疊加NAS,這樣都會導致資源重復投入和數據流動效率的降低。
華為OceanStor OS可同時天然支持這兩種資源,一套設備可以根據不同需求,既支持SAN,又支持NAS,并且靈活調整,實現了對上層應用的按需供給,解決了數據孤島的第一個障礙。
高中低端的融合
第二個問題就是即使同一個廠商,同一系列的產品里面,不同檔位的存儲資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彼此數據不能流動,自己內部就形成了很多小的孤島。這種現象不足為奇,很多是西方廠商資本并購過程中導致的結果,然而卻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華為的OceanStor OS軟件操作系統是真正的軟件定義,一套操作系統上面跑不同的特性軟件就可以滿足客戶對不同資源的需求,實現了同一廠商內部不同設備資源對上層業務的互聯互通,從廠商內部先行消除了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自然流通。
SSD與HDD的融合
第三個問題是性能和容量的問題,傳統的大硬盤已經很難滿足實時業務對于數據的儲存要求,閃存SSD介質逐漸走上了歷史舞臺。然而SSD雖好,相比傳統硬盤仍然價格昂貴,所以在存儲海量非實時業務數據時又不經濟。華為OceanStor OS同時支持傳統機械盤和閃存SSD兩種介質,追求性能時,一套設備里面可以插上部分SSD,也可以全部都是SSD;追求容量時,可以全部是硬盤。并且這兩種介質同時在一個設備里面混插和自動調配,為用戶帶來了更大便捷。
主存與備份的融合
跳出存儲設備本身,去看還有哪些不合理的現象?我們看到了數據備份。傳統的廠家買了一套存儲,如果要建備份,往往需要第三方的服務器和備份軟件,增加了投資和運維成本。華為OceanStor OS集成備份功能到操作系統里面,直接打勾就可以實現主存和備份之間的數據備份,并且可以實現不同類型之間的備份,例如高端可以往中端備份,中端可以往高端備份,解決了數據保護的按需供給問題。
異構設備的融合
對于用戶,現網多少都會存在以往購置的其他廠商設備,統一管理始終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華為OceanStor OS有一個功能,可以異構接管其他廠商的設備,對外呈現華為一套設備,簡單運維管理,資源方便調配,實現了不同廠家的存儲資源對上層的按需供給。
OceanStor OS放到不同的硬件能可以形成不同的產品,如核心應用的OceanStor 18000 高端存儲,如關鍵應用的OceanStor V3融合存儲,極速應用的Dorado全閃存陣列,大數據應用的OceanStor 9000存儲,可以全面匹配人社對不同業務的存儲需求。
攜手人社,改變從現在開始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IT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滿足資源的池化的要求。 對存儲而言華為要做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軟件定義存儲。華為因為使用了OceanStor OS業界唯一采用一套設備支持所有產品的操作系統,很好的解決了存儲資源池化的問題。未來,我們還要把池化和真正的業務結合起來,實現上層業務對存儲發電廠的即插即用,華為有信心也有能力,攜手人社一起去改變未來,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