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今日,CODING宣布推出全新的企業級產品——Coding Enterprise。
我們知道,CODING成立于2014年2月底,旗下主要包含兩條產品線:云端開發協作平臺“Coding.net”,以及軟件外包服務平臺“碼市”。 Coding.net于2014年7月上線,它是通過把代碼托管、產品演示、WebIDE 等開發工具集成到瀏覽器中,使得開發者可以免除繁雜的開發環境部署,從而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據悉,平臺上目前擁有35萬開發者用戶,60萬個項目,每天上傳和下拉代碼超過300萬次,修改代碼超過1億行。
而Coding Enterprise就是從Coding.net升級出來的企業級產品,去掉了一些C端的社交屬性,強化了B端的應用場景。具體來講,Coding Enterprise是基于 React 進行開發,使用 Redux 來管理前端狀態,用 Webpack 來做打包,用 Babel 來做編譯的,可以滿足多人協作的開發過程中,代碼跟蹤、文檔、項目信息實時更新、版本控制等功能。
這樣看來,Coding Enterprise相當于垂直程序員的企業協作工具。但Coding創始人張海龍強調,普通的協作工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真正的程序管理工具是要跟代碼做深度整合的。而根據Coding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與部署非云計算平臺相比,Coding Enterprise 在硬件、軟件的安裝和系統測試等工作中能節約10%-15%的項目時間,通過實時的在線Webtraining 和 Coding wiki,應用系統培訓能節約10%-15%的時間,而免除后期維護則可以為企業節約5%-10%的系統管理成本。
至于收費,Coding Enterprise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提供針對中小型企業的公有云SaaS版本,按照企業使用的人數收費,每人每年365元;二是針對大型企業的私有云版本,可以方便企業用戶更好的管理企業內的項目和成員,需要case by case去做,客單價在50萬以上,部署周期在1個月到半年不等。
說起Coding Enterprise的推出,張海龍坦言,也算得上是公司變現的另一條路。因為此前Coding的盈利主要來自碼市,但其實Coding.net平臺上擁有35萬的C端開發者,他們其實中很多是企業客戶,這部分是有很大機率轉化成付費用戶的。
這里不免讓人想問,去年Coding發力的“碼市”情況如何?張海龍告知,碼市在穩步發展過程,平臺上已經有3000多名開發者參與過外包開發,項目價值累計超過4500萬元。與此同時,客單價也從10萬元左右的小單,上升到幾十萬的單子,有的甚至接近50萬元。不過張海龍也透露,其實4500萬元在幾千億的外包市場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像拉勾推出的大鯤、兼職平臺自客等都想要做類似的事情,但項目開發是極其非標的事情,研發過程中的管控、工具提供、以及運營服務都是挑戰,至少需要2年才能驗證碼市這種模式。
此外,36氪還了解到,Coding會在2017年上半年啟動下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