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NetSuite、Marketo、LinkedIn、Fleetmatics以及LogMeIn這些企業接連被收購或是合并,并購總價值超過了500億美元。以此速率來看,上市的SaaS公司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很顯然,私募股權投資人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已經發現了潛在的機遇和價值。
為何挑選出了以下這些企業?
40%法則(該法則是指公司的增長率+收益率=40%)是風投常用的一種技巧——用來從眾多SaaS中挑選運營最出色的公司。40%法則很容易進行計算,你只需要將一個公司當下的增長率和收益率加在一起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讓你用這種計算方法去比較A公司(增長率100%、收益率-60%)和B公司(增長率40%、零利潤或是增長率10%、收益率30%)呢?其結果都是40%。
我們投資的一些公司或者潛在的投資對象總是詢問我們該如何平衡企業的發展和盈利。自然,企業都是專注于發展的,但是發展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因此,我們采取了一個新的方法來優化一直以來大家使用的40%法則,即“效益增長”。
我們可以使用Bessemer風投公司提出的“效益得分”——通過計算公司增長率與自由現金流(FCF)收益率之和來衡量企業的效益。這一簡單的計算方法可以對某一個云企業的增長效益予以量化評判。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效益得分也會發生不同改變。但是對于IPO(首次公開募股)幾年后的普通上市公司來說,效益得分在40%以上就可以認為是非常出色的了。
舉個例子:上市SaaS公司2016年預測結果是平均28%的年增長率以及3%的FCF收益率,那么效益得分就是31%。目前在上市的SaaS公司中,效益得分超過40%的企業數量略微低于一半。
但是效益得分實際上能夠說明一切嗎?還是說它僅僅只是董事會議上大家的一個討論點呢?
事實上,我們發現效益得分與上市SaaS公司的營收乘數有70%以上的相關性。營收乘數實際上是由市值除以營收得到的,它也是投資者對股票定價的一個衡量指標。營收乘數排名在前四分之一的上市SaaS公司平均效益得分為44%,而排在后四分之一的公司得分僅為9%。
公共投資者一直焦慮于該將資金投資到哪里。但如今,他們只需要兩個數據就可以在15秒時間內了解到公司的市值情況。
營收乘數與公司的效益得分之間有很大相關性。(資料來源:CapIQ以及 BVP)
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好了嗎?
近四年來,SaaS公司一直都保持較為穩定的效益得分——28%到31%之間。對此,我們也深表驚訝。然而,隨著上市SaaS公司愈加成熟,得分的構成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2012年,上市SaaS公司平均年增長率為55%,自由現金流收益率則為-28%。到了2016年,增長率下降到了28%,而平均收益則在3%左右。這一改變其實是在預料之中的。這是因為像Salesforce和Workday這樣的公司雖然規模在不斷變大,但是增長率卻在下降。與此同時,收益率卻有所提升。
2012-2016年度上市SaaS公司的平均增長率和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資料來源:CapIQ以及 BVP)
事實上,在IPO之前的幾年,SaaS公司往往可以獲得最高的效益得分。目前的云公司在進行IPO的三年前,效益得分平均為73%,而在IPO之后的效益得分僅為30%左右。最出色的云公司(上市的那些)在快速發展時期的效益得分異常之高,但隨著企業日趨成熟,增長率下降的同時自由現金流收益率在增加。但由于公司收益的增加很少能跟得上公司快速的發展,公司整體的效益就會越來越低。
在IPO前后上市SaaS公司的效益得分
在IPO前后上市SaaS公司的效益得分。(資料來源:CapIQ以及 BVP)
那又怎么樣呢?
并不是只有公共投資者才關心這些效益得分。下圖依據2016年的效益得分情況列出了一些上市的SaaS公司。其中有四家公司(Fleetmatics、LinkedIn、LogMeIn以及Marketo)已經被收購了。其中,LogMeIn是被合并了。被并購時,四家公司中有三家公司的效益得分排名在前十一位。這些公司分別屬于不同的行業——車隊管理、社交網絡以及遠程連接——但它們的增長率以及相對收益率都使其在眾多上市SaaS公司中名列前茅。
此外,相比它們的效益得分,這些公司被收購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效益得分在前十位的公司以8倍(中位數)的乘數就被出售了,而Fleetmatic的出售價格僅為4.8倍,LinkedIn和LogMeIn均為6.9倍。怪不得現在戰略收購者都學會討價還價了!
依據效益得分對上市SaaS公司進行排名(資料來源:CapIQ以及BVP)
那么,下一個被收購的上市SaaS公司會是哪家呢?
我們覺得會是網絡安全公司Qualys。在效益得分中,Qualys位于前十名,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為23%,增長率為21%,但出售價格僅僅是公司營收的5.5倍。相比其他同類待售的公司,這已經是很大的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