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周二刊文稱,英特爾近期調整了曾經的口號“Intel Inside”。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英特爾已經意識到當前的處境,即該公司的處理器無法進入到對用戶最重要的計算設備:智能手機中。因此,英特爾正在轉型。
以下為文章全文:
最近你可能不再聽到英特爾曾經的宣傳口號“Intel Inside”。
在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ax)的主題演講之前,英特爾在臺北國際會展中心舞臺上打出的口號是“Experience what's inside”(體驗內在)。這一新口號已啟用一段時間。然而這一口號表明,英特爾正在調整業務優先級,并接受當前殘酷的現實:英特爾無法進入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設備,而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設備正在被邊緣化。
英特爾近期宣布對業務進行重組,裁員1.2萬人。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表示,公司業務重心將轉向云計算,而數據中心和物聯網將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英特爾在Computax上的主題演講也是在陳述這樣的觀點:關于物聯網和5G網絡的部分更突出,而關于PC創新的計劃則被淡化。
英特爾客戶端計算業務新任總經理奈文·謝洛伊(Navin Shenoy)接替了剛剛離職的科克·斯考根(Kirk Skaugen),出現在Computax的舞臺上。關于PC創新,他的發言似乎說服力不足。他談到變形本2015年的增長率達到40%,展示了惠普Spectre 13和聯想IdeaCentre 610S,并宣布英特爾將堅定不移地支持這一平臺。不過,英特爾自身并沒有太多消息可以公布。新的10核Broadwell-E處理器非常小眾,即將推出的Kaby Lake處理器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進,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發展而看好PC的未來理由過于牽強。大部分支持虛擬現實的PC都將搭載英特爾CPU,但CPU并不是用戶購買或組裝新電腦的原因。
實際上,虛擬現實的興起推動了用戶對高端PC的需求,這應該歸功于GPU。英偉達CEO黃仁勛對此非常了解。在周一上午的媒體會議上,他對此信心十足。英偉達此次發布了GTX 1080 GPU,吸引了大量關注。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此前在圖形顯示領域的優勢將有助于該公司在無人駕駛汽車、機器學習和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取得領先。這些技術都大量利用GPU去進行計算。英偉達的使命非常簡單:黃仁勛專注于領先的性能,以及將這樣的性能應用在任何可能帶來優勢的領域。他承認,移動設備并非這樣的領域,因此英偉達已不再關心這一領域。
英特爾也已承認在手機市場的失敗。近期,英特爾開始從智能手機市場撤退。不過與英偉達相比,英特爾的計劃顯得更混亂,科再奇決定冒險押注于云計算。過去數十年,英特爾的商業模式在于,用戶需要放在面前的高性能計算機,并需要從英特爾購買這樣的計算元件。對英特爾的數據中心業務來說,概念依然如此,而實際上PC仍是英特爾業務的核心,占營收的超過一半。英特爾每季度的盈利都達到數十億美元。另一方面,由于物聯網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云計算對英特爾來說并非一場前景清晰的游戲。而隨著PC市場的繼續滑坡,以及外界擔心芯片技術的發展能否繼續跟上摩爾定律的預言,英特爾需要加速發展新業務。
在此次的主題演講中,謝諾伊解釋了英特爾的計劃。他描述了一種“發展中的良性循環”,即數據中心推動設備數量越來越多,而這反過來又創造了更大的數據中心需求。通過數據中心,英特爾將在移動設備市場嘗試“曲線救國”。用戶口袋中的計算設備可能不會搭載英特爾CPU,但如果英特爾的目標得以實現,那么與智能手機通信的數據中心,以及連接至智能手機的無人機和機器人等設備,仍將繼續采用英特爾的計算技術。
不過與手機市場類似,在物聯網市場,英特爾仍將面對ARM的激烈競爭。類似高通的公司已推出了瞄準低功耗、低成本設備的芯片。此外從長期來看,基于ARM的設計也將對英特爾的服務器業務造成威脅。目前也不清楚,英特爾的這些項目能否避免該公司在消費類市場被邊緣化,甚至重回奔騰處理器主導科技行業的黃金時代。
目前看來,英特爾已經意識到這些,即英特爾的技術并不存在于用戶最關心的科技產品中。不過,通過搭載該公司技術的設備,英特爾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至少從短期來看,這方面沒有其他公司比英特爾的處境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