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對“智慧地球”的過度執著,以至于作為云計算的先行者,IBM仍讓外界感覺它在這方面有些落伍。現在,“藍色巨人”要開始扭轉這一并不準確的認知。
上月,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在上海宣布成立大中華區云計算事業部。他向《IT時代周刊》表示,該事業部將整合IBM軟件、硬件、服務、研發等各部門的資源,發揮整合優勢,提供端到端的云計算解決方案,以此強化對中國市場的布局。這是2008年以來,IBM在中國推出“智慧地球”戰略后,第一次在中國專門設立云計算業務部門。同時,錢大群還發布了IBM的“云計算”路線圖。
截至目前,業界仍對云計算在現階段所能發揮的實際作用存有爭議,但未來人們必定生活在“云世界”,卻是各方共識。所以,在過去的兩三年里,微軟、亞馬遜、谷歌、惠普和戴爾等IT巨頭各自展現“肌肉”,頻頻在公開場合標榜自己的公共云、私有云、社區云和混合云,甚至連與“云”不沾邊的蘋果都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iCloud云計劃。業界在對這些公司評頭論足的時候,也不禁心生猜疑:IBM在云計算方面到底作何打算?
事實上,IBM是云計算最早期的倡導者,在很多年前,IBM就開始提出網格運算等當時在市場上看起來似乎還很新的概念,這是云計算的雛形。
IBM很早就開始在公司內部實施云計算戰略,并已經從云計算的實施中受益,IBM在公司內部建立了很多云計算平臺,其中的BlueInsight,是全球最大的業務分析私有云技術,為IBM節省了數千萬美元。
看似一向在云市場“低調”的IBM這次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根據錢大群提供的數字,IBM僅2010年就在全球實施了2000個私有云項目,IBM云平臺已擁有1900萬個用戶,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80%使用了IBM的云計算服務。此外,IBM還在全球投資建立了5個云中心和12個備份云。
既然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業績,IBM為何遲至今日才隆重公開自己的云戰略路線圖?并且,在業界仍存爭議的前提下,IBM能把云計算概念解釋清楚嗎?和競爭對手相比,IBM云計算的優勢和劣勢又在哪里?
彭明盛“拯救”了云計算
熟悉IT歷史的人才會知道,是IBM董事長彭明盛對谷歌的一次“意外”訪問而令云計算有了生路。
2006年,網格計算(云計算的前身)正大行其道,谷歌全球運行的計算機網絡已形成集群,谷歌內部把這種大規模計算機集群稱作“云”。那年秋天,谷歌的青年工程師比希利亞向時任谷歌CEO的恩里克·施密特提出了一個想法:利用自己20%的時間(谷歌分配給員工用于獨立開發項目的時間),回到學校啟動一門課程,引導學生們進行“云”系統的編程開發。施密特通過了這個計劃,并在谷歌內部將其命名為“谷歌101”。
2006年11月底,比希利亞開始在自己的母校華盛頓大學推廣“谷歌101”計劃。2007年的整個春天,有關這門課程的消息不脛而走,其他大學的院系也開始要求參與。
這為比希利亞出了一個難題,擴大“谷歌101”計劃的規模,就意味著“云”集群的規模將要以幾何級數遞增。但谷歌公司并不準備徹底放手讓學生們隨意訪問運營著自己106億美元業務的計算機集群。“云”技術的推廣面臨夭折。
然而,突訪谷歌大廈的彭明盛幫助比希利亞解決了煩惱。
據稱,彭明盛和他所率領的IBM團隊在與施密特以及包括比希利亞在內的十幾名谷歌工程師座談交流時,他們在白板上寫寫畫畫,討論著“云計算”。
IBM一直希望部署“云”系統來為企業客戶提供數據和服務。與此同時,在彭明盛的領導下,IBM已經成為Linux系統等開源軟件的領先倡導者。這是“藍色巨人”在軟件戰役中的重點,尤其可在對抗微軟的戰斗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果谷歌和IBM在“云”上合作,它們將有機會共創“云計算”的未來。
當彭明盛結束訪問離開谷歌時,比希利亞和IBM公司的丹尼斯·全被指派去組建谷歌-IBM的聯合大學“云”的原型。在接下來的3個月中,他們在谷歌總部并肩作戰。
2007年2月,他們在加州山景城向高層領導,同時通過視頻向位于紐約阿蒙克的IBM總部人員首次展示項目原型。一位工作人員用手機從“云”集群中下載數據的場景讓大家贊嘆不已。同年10月,谷歌與IBM聯合宣布將把全球多所大學納入類似谷歌的“云計算”平臺。至此,“云計算”在全球業內迅速成為熱門話題,IBM和谷歌也走上了各自的“云計算”之路。
諸侯“云端”爭霸
在2007年11月15日,IBM推出了自己的云計算技術——“藍云”(BlueCloud)架構。這也是IBM最早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一直緊盯IBM動向的微軟迅速跟了過來。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于2008年4月22日提出了“LiveMesh”計劃,邁出了從PC領域轉型到云計算最為野心勃勃的一步,他還在2008年10月召開的微軟專業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啟動Azure云計算服務。同一時期,亞馬遜在自己于2006年初成立網絡服務部門(AWS)的基礎上,也逐漸建立了一個為各類企業提供云計算基礎架構網絡服務的平臺。
至此,四大巨頭云集云計算市場,諸侯爭霸戰全面展開,各方的市場野心也得以盡顯。
和微軟、IBM以及亞馬遜等主要提供面向企業的云服務模式相比,谷歌的云計算目標并不只在于個人用戶,它的野心在于覆蓋從個人用戶至企業用戶的廣大空間。谷歌還積極地與其他云計算企業合作。
在開發者看來,谷歌的云計算技術實際上是針對谷歌特定的網絡應用程序而定制的。所以,雖然谷歌可以說是云計算的最大實踐者,但是,谷歌的云計算平臺是私有環境,特別是谷歌的云計算基礎設施還沒有開放出來。
與谷歌不同的是,IBM并沒有基于云計算提供外部可訪問的網絡應用程序。有專業人士向本刊記者指出,這主要是由于IBM并不是一個網絡公司,而是一個IT服務公司。IBM的藍云計算平臺是“即買即用”的,它包括一系列的云計算產品,使得計算不僅僅局限在本地機器或遠程服務器集群。
從2008年起,IBM的云計算產品和服務擴展到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市場。同時,IBM又投資200億美元用于并購、開發云計算終端,推出網絡軟件等,擺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IBM在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領域的發力一個不落。近兩年來,IBM的“智慧”戰略如火如荼,“智慧的云計算”也是其“智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云智慧正不斷向云計算領域延伸。
不過,在微軟大中華區首席云計算戰略官謝恩偉眼里,微軟的云平臺比IBM更加前衛,他認為“云+端、軟件+服務”的模式才是微軟對云計算的最佳詮釋。他曾向本刊記者指出:“云服務做得再好,還是需要‘端’體現應用,就是用戶體驗,要做到云端共贏。”
在微軟內部,云計算平臺WindowsAzure被認為是WindowsNT之后,16年來最重要的產品,關乎微軟的未來。史蒂夫·鮑爾默就曾多次公開表示,云計算是微軟的又一次機遇。他認為,與其他云計算廠商相比,微軟在用戶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對于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亞馬遜云計算部門高級經理杰夫·巴爾看得比較清楚,他認為,谷歌有最強大的互聯網用戶資源,微軟有全球最強大的開發者資源,而亞馬遜的優勢就是非IT優勢:正因為其遍布全美的物流、倉儲系統,美國第三大零售商Target才選擇了AWS服務。前述專業人士認為,亞馬遜和IBM的云策略都有像使用水、電、氣一樣的“隨需應變”的共性。
不過,亞馬遜的彈性計算云服務也和IBM的云計算服務平臺不一樣,亞馬遜不銷售物理的云計算服務平臺,沒有類似于“藍云”一樣的計算平臺。亞馬遜只將自己的彈性計算云建立在公司內部的大規模集群計算的平臺之上,用戶可以通過彈性計算云的網絡界面去操作在云計算平臺上運行的各個實例,用戶僅需要為自己所使用的計算平臺實例付費,運行結束后計費也隨之結束。
“云”轉型至關重要
據IDC估計,到2012年,云計算將在全球擁有420億美元的市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到2015年,中國的云計算產業規模將擴大到1萬億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份額有望達到15%。
然而,就在各大巨頭競相發展云計算的時候,一種質疑云計算是“新瓶裝舊酒”的聲音也在全球響起。在中國,前微軟中國公司總裁唐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曾經的一次采訪中,唐駿毫不客氣地向《IT時代周刊》指出,“云計算就是把過去的分布式計算、平行計算、網格計算、網絡存儲,以及負載平衡等技術整合起來,沒那么復雜”。他還認為當前云概念的泡沫成分很大。
在國外,英國電信集團(BTGroup)定價部門主管ArthurWinn認為,“云計算”從頭到尾只是一個營銷名詞而已。
同時,市場調研機構Forrester也發布調查稱,有64%的IT主管明確表示不放心將企業敏感數據保存在云服務提供商的數據中心,有66%的CFO不明白企業采用云計算服務平臺后能有怎樣的好處。
然而IBM對于云計算的認識顯然更加深刻和具有前瞻性:IBM中國開發中心CTO毛新生這樣解釋:“云計算的顛覆性的意義不在于其技術本身,而是在于它以一種全新方式配置和利用IT資源。它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后第三次IT革命,云計算給社會帶來的是全新的生產力,這一輪IT革命給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企業變革所帶來的意義將是歷史性的!”
“正是因為外界對云計算有這樣或那樣的質疑,所以IBM才在這個市場上顯得更加穩重。先發布能夠說服市場的路線圖,再表明自己的態度,這符合IBM的企業性格。”一位曾先后在甲骨文和微軟負責過數據庫工作的業內人士這樣點評IBM此時的發力。
依據自己發布的“云計算”路線圖,IBM指出,目前中國云計算實施主要處于虛擬化階段;企業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而錢大群也認為,云計算要突出行業和企業應用,才能創造價值。他指出:“目前,IBM的云計算已經細化到了金融云、物流云、制造云、醫療云、私有云、混合云、公共云等領域,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所認可和接受。”因此,新成立的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事業部將主要致力于推動金融、電信、政府、制造、物流等多個行業的云戰略。
而在此之前的兩年內,IBM一直在“智慧地球”概念下爭奪“數字城市”訂單,比如,IBM已經幫助許多中國企業和包括國家試點城市在內的眾多地區實現了“行業云”的落地。例如無錫的“電子商務云”、寧波的“物流云”、杭州的“金融云”,以及貴州移動和上海電信的“電信云”等。IBM將這些視為云計算服務模式的基礎設施。目前,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當然,微軟、英特爾也不甘落后。去年,在微軟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梁念堅的帶領下,微軟更是滿意地拿下了成都的“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微軟將于9月在上海成立云計算創新中心。
微軟云計算方案在中國的成功,給了鮑爾默巨大的信心。他在今年訪問中國時,對微軟云計算業務作出展望,并表示,未來10年,僅服務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云服務營收就要達100億美元。英特爾則于去年推出了云戰略,并拉來阿里巴巴、百度、中石油、騰訊等入伙。
搶標準不遑多讓
隨著IBM的強勢出現及其云戰略路線圖的展示,有關各方對云計算的質疑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息,但擺在眾巨頭們面前的技術標準難題仍是一個懸念。
據了解,目前每家公司所推出的云計算技術都各自不同,整個市場還處于一個熱鬧卻尚待規范的階段。而在開始就能夠占據有利的位置,以奪取云計算的制高點和主動權,成為云計算廠商們的商業利益所在。因此云計算市場的領導地位和商業利益的爭斗,也隨之展開。
2009年3月底,由IBM公司發起,包括AMD、EMC、Sun(于2010年被甲骨文公司收購)、SAP、VMWare等在業內知名的芯片、存儲、虛擬化、軟件等數十家廠商和組織,共同簽署了一份《開放云計算宣言》,為開放云計算制定若干原則,以保證未來云計算的互操作性。不過,該宣言也受到了微軟、亞馬遜、谷歌和其他云計算先行者的抵制——這些公司拒絕簽署該宣言。
有業界分析人士認為,那些要求制定標準的廠商或組織,簽署宣言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在云計算的競爭中落后了,因此要利用簡化標準來提高發展速度,以便自己趕上來。在其中,IBM和微軟就互為云計算的最直接對手。
在微軟的推動下,許多人對IBM在建立這個領導云計算的新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表示擔心。一些人認為,IBM沒有明確的云計算戰略或者沒有提出自己的云計算戰略。
也許是這些“擔心”起了作用,云計算互操作論壇(CloudComputingInteroperabilityForum)2010年3月29日宣布,決定取消簽署該宣言。“由于它缺乏一個開放和公平的過程,所以CCIF不能簽署該宣言。”該論壇組織者寫道。
由于對手的反抗,第一回合標準之戰,IBM并未獲得最佳效果。但在今年7月,IBM終于有所收獲。IBM與花旗銀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著名軍火巨頭)和世界最大農業機械制造商DeereCo公司合作成立的云標準客戶委員會(CloudStandardsCustomerCouncil),公布了召開的指導委員會會議內容。
這可不是第一個“成功”成立的云計算標準組織。去年,由英特爾發起并建立了以云解決方案為使命的開放數據中心聯盟(OpenDataCenterAlliance,ODCA),其成員就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BMW和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DeutscheBank)。云安全聯盟CSA(CloudSecurityAlliance)則成立于2009年4月,編寫了針對云計算消費者和服務提供商的15個戰略領域的關鍵問題和建議。到2010年8月底,該組織成員有DMTF、OGF、ISACA等14家組織,戴爾、思科等55家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經有30多個標準組織宣布加入云計算標準的制定行列,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對此,有業界人士指出,“標準多就等于沒標準”。事實上云計算的發展一直處于體系未建、標準待定、概念橫飛的狀態,雖然在應用初期問題并不明顯,但是隨著云計算的廣泛應用,由于缺乏完整體系及統一標準而導致的問題將逐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