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發布《思科2017年中網絡安全報告》,報告中揭露快速演進的安全威脅與不斷擴大規模的攻擊,并預測潛在的“摧毀服務(Destruction of Service,DeOS)”將會竄起,DeOS攻擊能夠徹底崩潰組織的備援與安全網,以致在受到攻擊后無法回復系統與數據,隨著物聯網的興起,關鍵產業將更多營運業務移到互聯網上,促使攻擊的接觸點變得更廣大,而這些攻擊的潛在規模與影響也持續提高。
報告指出,近期攻擊事件如WannaCry與Nyetya顯露出快速散播與沖擊層面的廣泛,表面上它們看似傳統的勒索軟件,但實際上它們更具破壞性,思科稱之為「摧毀服務」攻擊,相比傳統網絡攻擊,它們可帶來更嚴重的破壞,讓企業完全無法復原,另外,物聯網持續為這些網絡犯罪者提供新的機會,而潛伏其中的許多安全弱點會逐漸被發掘,促使未來更多新型的攻擊手法產生,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影響。最近出現的物聯網僵尸網絡(Botnet)已反映出有些攻擊者可能預先打好基礎,伺機發動大規模高影響的攻擊,甚至對整個互聯網造成破壞。
面對這些攻擊,衡量安全措施的成效至關重要,思科持續追蹤「威脅偵測時間(Time-to-Detection,TTD)的發展,TTD是指網絡受到入侵和偵測該威脅之間的時間窗口,更快的TTD能有效限制攻擊者的操作空間,并減少入侵造成的損害,思科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5月這段時間內,就將TTD的中位數從超過39小時縮短至3.5小時,這是收集自思科部署在全球的網絡安全產品而用戶自愿提供的遙測數據。
隨著黑客持續提高其攻擊手法的復雜性與強度,各行各業的企業面臨日趨嚴苛的挑戰,甚至要追上一些基本的網絡安全要求也有難度。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信息與營運技術逐漸結合,組織正面臨可視性與復雜度之間的角力,思科安全能力基準研究訪問了13個產業近3000位安全主管,結果發現在各產業中,安全團隊越來越難以招架為數極其龐大的攻擊,以致其保護作為越來越變得被動,有鑒于此,思科強調,要對抗現今手法日趨精密的攻擊者,組織必須采取主動的防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