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永遠不知道周鴻祎下一個掐架的對手是誰,也猜不到他能拉到怎樣的合作對象。
■本報記者 賀春祿
如果要問誰是中國互聯網大佬中個性最鮮明的人,答案無疑是周鴻祎。
從“流氓軟件之父”到“吵架王”,從病毒式搜索引擎的發明者到力推免費殺毒軟件,周鴻祎單憑一己之力就攪亂了中國信息安全市場這池春水。
人們永遠不知道周鴻祎下一個掐架的對手是誰,也猜不到他能拉到怎樣的合作對象。他可以在娛樂節目中輕松地侃侃而談,也能在網上毫不留情地炮轟對手。
日前,為了推介自己的第一本署名著作《周鴻祎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周鴻祎就找到了京東劉強東為自己站臺。或許,從這本自述中我們能理出周鴻祎成功借助信息安全市場登頂的訣竅。
流氓軟件之父
與李彥宏以及許多互聯網業界大佬不同的是,一貫高調的周鴻祎并非海歸。在1998年自立門戶之前,他已是方正集團事業部總經理。但是天性不甘平淡的他,毅然辭去這一外人眼中的好工作創立了名噪一時的3721公司。
1998年正是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用戶使用中文上網的需求分外迫切,但是卻沒有相關的中文搜索引擎。周鴻祎準確地抓住這一巨大的需求,開發出一款中文上網軟件。
但是,在選擇如何推廣這款軟件時,周鴻祎做出了一個之后多年仍在為之“還賬”的方式——即在瀏覽器地址欄嵌入插件,在用戶打開網頁或者安裝軟件時,3721插件便強制安裝進用戶的個人電腦而且無法卸載。
更被網民詬病的是,周鴻祎進而又與多個網站合作推出彈窗廣告,有些彈出的窗口甚至根本無法關閉。這一手段讓當時的互聯網界簡直“驚為天人”,一時間仿者甚多而且在他的基礎上發展出間諜軟件彈出廣告、廣告軟件等方式。
3721軟件的病毒式推廣方式以及跟風者帶來的不良影響,讓周鴻祎被戴上“流氓軟件之父”的尷尬帽子,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與他如影隨形。即使在今天,仍使不少當年的網民受害者與評論人對他心存嫌隙。
周鴻祎曾說:“推廣3721確實給用戶造成很不好的印象,干過的事我認賬。”
不過,雖然3721軟件推廣手段飽受爭議但是效果卻令人折服。這種病毒式的推廣讓3721迅速占領了市場,數據顯示2002年3721的銷售額高達1.4億元,2003年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
就在這時,2002年,半路突然生生殺出兩大競爭對手——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與李彥宏的百度。
顯然,CNNIC在市場份額上無法與3721抗衡,于是心生一計要對后者“招安”。
一開始,周鴻祎并不排斥與CNNIC合作,甚至還是比較歡迎的。但很快他發現,CNNIC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拿到3721的技術,自己只能得到為期5年的特許經營權,而且收入和利潤還要分給對方。換言之,CNNIC將3721和周鴻祎定位為“總代理”。
生性桀驁的周鴻祎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被CNNIC所蠶食,3721很快開始與CNNIC正面迎戰。
但就在此時,那廂李彥宏卻推出一款與3721如出一轍的軟件——“百度搜霸”。為爭奪用戶瀏覽器那方小小的地址欄,百度將3721公司以“惡意競爭”為由告上法庭,理由是安裝了3721的電腦就不能正常運行百度搜霸。
最終這場官司以百度的勝利而告終,這也成為迫使次年周鴻祎將公司賣給雅虎的最后一根稻草。2003年,3721以1.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雅虎,周鴻祎于第二年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
周鴻祎曾對外表示:“當年我賣3721,很多人都覺得能賣那么多錢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覺得很挫敗。因為3721沒做好,3721犯了一些錯誤,雖然它并沒有像流氓軟件那么惡劣,但是確實也是(被)抹了很多黑,這是我心理上很沉重的一點。”
擾亂信息安全付費市場
在2005年離開雅虎中國后,周鴻祎又轉換身份加入IDG成為投資合伙人。迅雷、迅游、酷狗等均是他投資的項目。
但是,賣出3721而痛失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周鴻祎,始終沒有放下自己的創業夢。2006年,奇虎360安全衛士誕生了。
在錯過搜索市場后,殺入安全軟件市場成為周鴻祎重新崛起的根據地。周鴻祎第一次創業成功在于推出了3721這款病毒式軟件,而第二次成功卻恰恰是推出專殺流氓軟件的360安全衛士。
為了顯示與過去的截然不同,360安全衛士將自己定位為反惡意軟件先鋒,前身是3721的雅虎助手首當其沖成為重點絞殺對象之一,而這也直接造成周鴻祎與當時雅虎中國的掌門人馬云多年不曾碰面。
周鴻祎的精明之處在于,為了能切出一塊市場蛋糕,他將病毒與木馬作了區分并通過宣傳首先讓消費者接受了這個概念??墒?,當時中國殺毒軟件市場早已形成金山、瑞星、江民等幾足鼎立之勢,加之國外著名的卡巴斯基、諾頓等在中國多年的經營,要想再突圍絕非易事。
但是,一貫不走尋常路的周鴻祎就此拋出在中國安全軟件市場引起地震的“大殺器”——免費。
接地氣的周鴻祎對中國網絡用戶的心理非常了解,長期以來,中國網民已經習慣了免費的軟件午餐。如免費的QQ聊天工具就是整個騰訊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黏住用戶、聚集用戶才能形成商機。
當時的一套正版殺毒軟件動輒幾百元,對許多網民而言是一筆不愿付出的費用,因此在網上查找免費的共用軟件注冊碼一時形成風潮。周鴻祎的免費策略一出,自然吸引了大量網民。
而且,奇虎針對網民的各種需要陸續推出了“安全瀏覽器”“網購保鏢”“360保險箱”等全方位的產品,通過這些牢牢黏住了天量用戶。
免費讓中國的網民們高興了,但其他殺毒軟件公司對360安全衛士可謂恨得“咬牙切齒”。長期以來,中國信息安全市場形成的付費軟件模式,被突然殺出的周鴻祎一招“免費”而輕易瓦解。在360安全衛士的免費效應帶動之下,大大小小的殺毒軟件紛紛無奈地隨之宣布“免費”,只是宣布的時間或早或晚而已。
如2010年11月10日15點30分起,金山毒霸(個人簡體中文版)的殺毒功能和升級服務永久免費;2011年3月瑞星公司宣布,從即日起其個人安全軟件產品全面、永久免費。
免費是王道
那么,為什么要做免費殺毒軟件?
對此,周鴻祎曾經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互聯網開發產品的成本大體固定,而通過互聯網將產品傳遞到用戶手里的費用非常低,接近于零。因此,一項互聯網產品或服務的用戶基數越大,分攤到每個用戶上的成本就越低,也趨近于零。
“免費是最好的營銷手段。因為它不需要花很多的廣告去做推廣,本身就能形成口碑。免費也是一種有效的競爭手段,現在我們說起互聯網免費都覺得是理所當然。但是,5年前我在鼓吹免費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在以質疑的眼光看待360的免費安全。我們推出360免費殺毒,有競爭對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查一查周鴻祎是不是在搞傾銷。”
國內幾大殺毒軟件公司不僅被奇虎360推向了免費時代,而且與“吵架王”周鴻祎也發生不少著名的糾紛與謾罵事件:2008年7月瑞星公司宣布,推出個人版最新殺毒軟件、防火墻與卡卡6.0捆綁的一年免費服務時,就炮轟奇虎360欺騙用戶。隨后,奇虎360展開激烈回擊,雙方你來我往展開激烈“嘴仗”。
2009年,金山毒霸推2010版新品以及免費“云查殺”時也與奇虎360發生激烈口水戰。隨后,360介入著名打假人士王海揭露金山涉嫌虛假宣傳的事件,接著又升級為兩家產品互相卸載的事件。
而在爭取客戶端流量時,2010年周鴻祎與馬化騰展開了一場震驚中國互聯網的“3Q大戰”。
一貫善于模仿的騰訊自然沒有放過360安全衛士,2010年所推出的QQ醫生版本涵蓋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戶體驗更是極其相似,而且通過QQ讓用戶強制安裝。
凡被騰訊盯上并模仿的應用,幾乎最后都敗給了它的“山寨版”。前車之鑒讓周鴻祎如臨大敵,立刻發布直接針對QQ的“隱私保護器”,宣布QQ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偷窺用戶個人隱私與數據,隨后又推出宣稱全面保護QQ用戶安全的“360扣扣保鏢”。
2010年11月,騰訊發出了那封著名的“艱難決定”的公開信,宣布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將停止運行QQ,只有卸載后才可登陸。作為回應,360當晚表示保證360和QQ可以同時運行,并下線了“扣扣保鏢”。
這場轟動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糾紛直到政府的介入才算告終。曾經被以為會在數月間倒下的奇虎360,卻挺過了此次與“巨無霸”騰訊的惡戰,并收獲了不少網友的支持與流量。
百度、馬云、騰訊,再加上同行是冤家的瑞星、金山等等,高調的周鴻祎幾乎“吵遍”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圈,“吵架王”的頭銜絕非浪得虛名。但吵來的關注度和用戶流量才是周鴻祎真正的目的。
聰明的周鴻祎深知,只要通過客戶端軟件黏住用戶后,流量變現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2011年,當時奇虎的招股說明書當中顯示,2010年公司源于網絡廣告的收入為3882.6萬美元,占總收入的67.3%,而這些就是變現的流量。
2011年3月30日,周鴻祎的奇虎公司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并獲得40倍超額認購,當時市值已經超過搜狐,位居中國互聯網企業第六位。
如今,以信息安全起家的奇虎360又將目標放在開放平臺的建設上。雖然擁有與騰訊、百度、淘寶接近的用戶數量,但是收入卻與之相去甚遠。如何找到新的成功模式,是周鴻祎最大的難題。而開放平臺便成為奇虎360的重點,今后其戰略布局將會從安全領域向整個互聯網桌面轉變,搭建應用服務的完整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