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7月17日在出席IMT-2020峰會時指出,加快5G安全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建立健全5G安全風險態勢感知和預警處置機制,確保5G在各行業領域應用安全。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
根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為59.6%,我國網民規模全球第一。今年6月,我國商用5G牌照提前半年發放,5G正在成為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5G安全配套措施能不能跟上節奏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近幾年來,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到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打破了以往安全的邊界,各種惡意攻擊更加猖狂,網絡安全威脅無處不在。
在5G形勢下,隨著數字化轉型的逐漸深入,一方面,由于內網和外網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網絡泛化成為一個大趨勢;另一方面,在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系統越來越復雜,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事實上,未來幾乎每個行業都離不開5G網絡,但金融、醫療、交通等應用場景對5G網絡安全性要求極高。沒有5G安全,就很難有5G云網,就沒有未來。但是要完成這些基礎設施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必須把安全的技術深入到每一個環節。
比如,轉型數字銀行之后,5G網絡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用戶的財產安全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智慧城市背景下,如果車聯網受到攻擊“怠工”,將嚴重威脅交通安全。此外,5G網絡更加強調云化,網絡功能虛擬化以及軟件定義功能。消費級用戶之外,5G更加側重于行業垂直應用,這對于加密傳輸、可信賴認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是病毒感染個人電腦,到了5G時代,病毒有可能感染正在行駛的汽車,感染正在使用的智能家居設備。”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曾強調5G安全問題,呼吁各界在享受5G紅利的同時采取措施,預防“災難”的發生。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落地,社會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移動互聯時代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5G新形勢下,場景化的落地,客戶運營邊緣化遷移,這其中將會增加網絡安全挑戰,網絡安全也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因此,5G商用大門敞開之后,迫切需要合格的“守門人”。未來5G廣泛應用的趨勢正在倒逼產業在搭建5G網絡框架的同時,進行網絡安全建設。沒有安全,就難有5G產業應用。就像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所說的,進入5G時代,不能說安全問題更嚴峻了,但是不解決就是最大的“問題”,因此一定要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