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3.8元,身份信息、通話記錄、消費賬單、人脈關系、門牌號全買到!日前,南都調查發現,一個隱藏在現金貸平臺背后的數據產業鏈正在悄然活動。現金貸平臺向數據公司購買所謂的“數據產品”,由后者通過爬蟲技術,爬取用戶在移動通信運營商等知名電商網站、微信等社交網絡上的行為軌跡,以及包括央行征信報告、水電煤使用等在內的生活信息,作為平臺放貸前評估用戶風險的“風控奇招”。
自互聯網誕生以來,隱私安全似乎就多出很多變數,只是過去往往表現為個別現象,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今問題在各個領域各種平臺發生,商業機構和政務平臺都先后發生過這類問題,而南都記者此次曝光的現金貸公司隱私安全問題,更是赤裸裸地詮釋了“以隱私換額度”——— 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的商品屬性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金貸公司具體的工作流程是,個人在貸款前提交各類隱私信息,除了個人身份證、住址等基本信息外,還被要求讀取手機通訊錄,認證運營商和電商信息等,提交的個人信息越多,可借款的額度也就越高。現金貸公司如此看重用戶的隱私信息,主要出于風控的考慮,對于平臺而言,隱私信息開發得越深,公司的風控就越有保障。
現金貸公司采取的這種“以隱私換額度”模式,與行業的特殊背景有關。傳統金融機構比如銀行,在開展貸款業務時會查詢客戶個人征信記錄,并了解客戶的就業和收入情況,以確保客戶有足夠的還款能力,但過去互聯網金融并不具備傳統行業那一套相對成熟的風控體系,或者說傳統金融機構風控的那一套做法,在互聯網金融身上并不適用。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經常面臨欺詐風險,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風控不到位,直到近年大數據手段趨于成熟,這一問題才逐漸緩解。而所謂的大數據,其實主要就是指個人隱私信息,用戶讓渡個人隱私信息,平臺對其作出分析,從而確定交易風險,幫助平臺最終作出決策。
問題在于如何獲得用戶的大數據,像微信等平臺,由于用戶對其依賴度較高,平臺根據用戶的消費行為積累了一定的風控基礎,因此風控成本較低,而像近年涌現的各類現金貸公司,顯然并不具備這種基礎,它們只能要求客戶提交各類信息,以一種相對低效的方式來做風控工作。而所謂的第三方數據公司,則在一定程度上讓這一工作變得專業且高效,它們負責分析、加工用戶信息,在電商和運營商等認證過程中,借款人甚至被要求提供賬號和密碼,這樣的做法或許符合平臺風控的邏輯,但是無疑也帶來了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通話記錄、消費賬單、人脈關系這類極端隱私信息可以廉價購買得到——— 第三方數據公司不僅是消費貸公司的風控專家,也是徹頭徹尾的信息掮客,依靠兜售個人隱私信息牟取利益。
對于第三方公司使用爬蟲技術收集并使用個人信息,一個常見的解釋是“用戶授權”,這個說辭雖然牽強但也讓人無奈。有分析認為,借款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不愿授權,其實這可能只是一廂情愿,對于急需用錢的人來說,為了獲得貸款,很可能會選擇提交個人重要的隱私信息,畢竟現金貸發生過程中,借款人是弱勢的一方,不可能寄希望于依靠個人權利意識來保護隱私。
現金貸行業如今爆出的隱私安全亂象,表面上看是一個技術問題,其實它更是行業規范和外部監管雙雙缺失的產物,如果僅僅將焦點放在如何反爬蟲技術,可能并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何況第三方數據公司有用戶授權,獲得用戶授權,尤其是得到用戶相關的賬號和密碼,往往就意味著很多反爬蟲技術將失效。針對現金貸行業暴露的隱私安全問題,應該從行業規范和行業監管的高度予以重視,現金貸行業如何做風控,如果必須延續當下的“隱私換額度”模式,那么又該如何確保隱私安全,對此必須有細致可操作的政策安排,并且有相應的罰則出臺,而不能只是規定禁止出售個人隱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