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網絡,是一個風險無處不在的叢林,倘若沒有安全的甲胄,將危機重重。
這幾天,部分“有車一族”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不僅沒法辦理車輛年檢,有的連加油都成了問題。原因是,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肆虐,國內一些公安交警、加油站的內部系統紛紛中招,導致一些業務被迫暫停。在生活中與“病毒風暴”狹路相逢,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黑客就在身邊”。
一組數據值得深思:150多個國家淪陷,全球20多萬家機構的電腦中毒,中國近3萬家機構受影響……與當年的“灰鴿子”“熊貓燒香”“網銀刺客”等病毒相比,這次的勒索病毒影響范圍之廣,堪稱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于有人把這次集中爆發稱為“互聯網世界的核擴散”。在震驚、憤怒之余,譴責、補漏之外,更值得令人思考的,是網絡安全何以可能的問題。
正如德國媒體所言,“攻擊顯示數字化社會的脆弱”。一定意義上,網絡世界同樣是個風險世界。電影《虎膽龍威4》中,極端恐怖分子經過周密策劃,利用黑客技術,攻陷政府核心網絡,一時間,城市停電、交通混亂、萬眾驚恐。電影的演繹或許有夸張之處,但在現實中并非沒有根據。手機連上無線網絡,訪問的網站、輸入的賬號密碼,在后臺一目了然;在朋友圈曬登機牌,一個“譯碼器”就能把姓名、行程、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讀出來;用戶習慣設置通用賬號密碼,一處地方的信息泄露,便會導致社交、購物甚至支付等其他信息處于“裸奔”狀態……無論是病毒的蔓延,還是現實的隱患,無不在時刻提醒著:我們身處的網絡,是一個風險無處不在的叢林,倘若沒有安全的甲胄,將危機重重。
“每一臺計算機都在貫徹人類的意志,互聯網是人類社會在數字空間的投影”。毫無疑問,網絡世界也需要技術倫理,只不過與黑客談倫理、講道德,無異于與虎謀皮。與其等著漏洞自我暴露,被他人利用,不如主動出擊,排查風險,防患于未然。“勒索病毒”的爆發,為我們又上了一堂深刻的網絡安全教育課。
升級軟硬件對于防范安全風險固然重要,網絡安全觀念的更新則更為根本。有的人認為,全世界電腦那么多,病毒再如何蔓延,自己的電腦中毒也是小概率事件,補丁打不打無所謂,心存僥幸;有的人以為,電腦裝了殺毒軟件,就一勞永逸、永保安全了,殊不知,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再好的殺毒軟件也有漏洞;還有的人把網絡的物理隔離視為絕對安全的保障,事實上,內部網絡如不勤打補丁,漏洞可能更大,而且內網資產和數據價值更大,被攻擊后的影響也更為嚴重。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沒有意識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如今的互聯網,早已不是當年的飛鴿傳書那么簡單,已經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己陷入泥沼。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武林高手”,但至少,每個人都應具備一定的防身技能。更重要的是,國家相關部門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預案。網絡安全的弦繃緊一分,網絡的隱患才會遠離一分;及時更新安全觀念,漏洞的風險才會少一分。
百余年前,梁啟超根據中國與世界的交流程度,將中國歷史劃分為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和世界之中國。今日中國,在網絡的作用下時時刻刻與世界同此涼熱,中國不僅是“東西往來”的“世界之中國”,更是“互聯互通”的“世界之中國”。互聯互通的機遇我們不能失去,但風險共擔的局面也必須面對。從上到下警鐘長鳴,安全才不會成為互聯網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