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乃至全球如今都沉浸在一個激昂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但是在所有傳統行業都費盡心思的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金融行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走在了數字化轉型的尾巴。那么,時金融行業不想轉型嗎?時金融行業沒有錢實現數字化轉型嗎?顯然不是。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難的多種原因。
安全性為首
對于金融行業而言,一次交易失敗或者一個數據的丟失,甚至會讓一家公司倒閉,讓自己信用破產。這是為什么大批金融行業用戶對數字化轉型,只遠觀,卻不敢褻玩的直接原因。
如果金融機構能夠向客戶確保其平臺的安全性,這將為進一步推進數字化增長清除一大障礙。但是,如果缺乏強大的安全態勢,數字化轉型將無從談起。大型金融機構的漏洞不僅會對自身的收入和聲譽造成威脅,而且還危及國家基礎設施。目前,最主要的威脅來自DDoS、網絡應用和DNS基礎架構攻擊,它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突破傳統防御。對于遷移至混合云與私有云基礎架構的金融服務機構,它們需要配備能夠在其混合數據中心與托管環境下充分發揮作用的安全服務,并且重點關注網絡性能與彈性。
性能為王
正如筆者標題描述的那樣,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難,差的可不止安全性一塊板,性能的提升、移動能力等等也都是關鍵。就性能而言,提高IT架構性能,能夠直接為經榮用戶減少成本,節約時間,增加可用性。
電子商務已經證明,通過改進響應時間,企業提高收入轉化率并降低訪問者放棄率,提高客戶體驗。當今市場競爭激烈,營造良好的客戶體驗是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這需要企業深入了解客戶、提供最優報價、實現最佳交付,以此形成業務差異化,從而增加客戶忠誠度。金融機構需要通過網絡及移動性能解決方案來優化客戶體驗,在幫助自身避免產生高成本數據中心擴建費用的同時,幫助使用任何設備、連接狀態、網速以及在任何地點的用戶獲得最佳體驗。
移動性是趨勢
毫無疑問,未來是移動網絡/設備的時代。根據《數字化銀行報告》(Digital BankingReport)表明,亞洲國家的移動銀行用戶數量增速最高,其中中國的銀行應用程序用戶比例更是創歷史新高,達到73%。
這意味著對于用戶來講,金融行業公司移動銀行和移動金融設備的狀況,決定了是否會更換或者選擇這家金融企業。設備市場呈現出高度分散化,每天訪問微信的移動設備類型多達數千種,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處理能力、屏幕尺寸、像素密度和傳感器。成功的移動戰略必須考慮設備的具體性能,例如能夠加速交付、減少請求,并因此降低放棄率。但是,各金融機構正擁有大好機會,可以利用跨設備交付無縫體驗來提高客戶保留率。
個性化是福利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考慮如何增加用戶粘性,此時,針對個性化的討論必不可少。個性化客戶體驗是金融機構可借以重新贏得客戶信任的方式之一,能夠讓客戶感覺到自己并不僅僅代表著一串賬號。內容個性化不僅利用豐富的內容向客戶宣傳產品與服務,還以行業動態與技術專長取勝,創建定制式跨渠道體驗不失為良策之一。通過向客戶提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和相關信息,金融機構可加深與客戶的合作關系,從而成為值得信賴的咨詢顧問。為實現該目標,金融機構必須無縫整合各個渠道,相互成為互聯網入口。
麥肯錫報告顯示,領先的全球銀行一般將稅前收入的17-20%用于投資技術與數字化;相比之下,許多中國大陸銀行對于技術與數字化的投入還不到其收入的1-3%。這樣的數據與Gartner針對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與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有著很大的出入。這說明,中國目前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在各行業間極不平衡,金融行業作為數字化轉型的短板急需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