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網絡安全與治理面臨的各種問題,由法制日報社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主辦的2016網絡新楓橋經驗高峰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阿里巴巴安全部在與全國政法機關的密切合作實踐中,逐漸探索并總結出來了一套互聯網合作共治模式,提出了“警企合作、群防群治、敢于創變”的網絡治理新思路,這被稱為“網絡新楓橋經驗”。
盤點2016年,少不了要說到徐玉玉案,類似電信詐騙案早已在互聯網上蔓延多年。個人的信息安全,個人的財產安全,以及各種惡性的互聯網犯罪,讓人們對網絡安全高度關注。人們對網絡的要求不僅是更便捷,而且是更安全。在此背景下,“網絡新楓橋經驗”這個還相對陌生的名詞,或許代表著未來的方向。
所謂“楓橋經驗”,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浙江諸暨市楓橋鎮基層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并總結出來的一套成功的社會治理經驗。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不過,它的核心“發動群眾、群防群治”肯定人人皆知,而且一直被基層執法機關沿用。如今,這套“網絡新楓橋經驗”同樣源自浙江。杭州G20峰會期間,網絡戰線打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阿里巴巴運用自身大數據技術能力,深度參與安保任務,防范黑客入侵、風控預警以及處置各種違禁商品。
在英國,有53%的犯罪案件涉及互聯網犯罪;在美國,互聯網犯罪已經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面對日益增加的各種網絡犯罪,發揚“網絡新楓橋經驗”,關鍵就是12個字:警企合作、群防群治、敢于創變。因為,在網絡犯罪的大背景下,大量的犯罪信息和犯罪線索不再來源于公安機關,而是來自于互聯網企業,警企合作應該是未來大數據技術查處、打擊犯罪最有效的手段。
創新社會治理的關鍵就是大數據的運用,在互聯網時代,執法機關只有泡在“大數據”里,公眾才能過好“小日子”。大數據已經初步在交通治堵、假貨查處、打擊違法行為、實名制行業管理等方面發揮出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杭州甚至提出,要再造一個社會治理領域的“阿里巴巴”,實現一套城市交通精細管理、違法犯罪精確打擊、社會治安精確治理的杭州模式。
這一定是未來的方向。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成功偵破,公安部借助互聯網企業推出“互聯網+反拐”兒童失蹤信息發布平臺,無不深刻說明了這一點。“網絡新楓橋經驗”無疑是網絡安全與治理的有益創新和成功實踐。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日益廣泛和深入,網絡安全與治理必須被放到事關國家安全與國家治理的新高度。
在網絡安全治理中,不僅要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更要強化社會各界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的協同配合、共治共享。保護網絡安全的本質,就是保護公共安全,就是保護公民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這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企業的事,這是所有人的事,需要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來研究推進,像當年推廣“楓橋經驗”一樣推廣“網絡新楓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