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被軍事戰略家們稱為陸、海、空以及太空以外的“第五作戰空間”。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世界多國,尤其是擁有先進技術和龐大軍事預算的發達國家,紛紛下大力氣組建自己的網絡攻擊部隊。
美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
網絡戰部隊規模最大、建立最早的首推美國。2010年5月,美國國防部組建網絡戰司令部正式啟動,并在隨后幾年把網絡安全部隊擴編4900人。這標志著美國將軍事霸權從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向號稱“第五領域”的網絡空間延伸。
2013年3月,美國網絡戰司令部宣布將新增40支網絡部隊。其中13支確定是攻擊部隊,用于在國家受到重大網絡攻擊時進行反攻。另外27支網絡戰團隊用于為夏威夷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和佛羅里達州的中央司令部等提供相關支持。這40個團隊在2015年秋天之前全部建成。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羅杰斯2015年9月表示,網絡部隊人數2016年前增至6200人。
英國:征召網絡罪犯組精英隊伍
網絡黑客觸犯法律被執法人員抓獲,但因其技術超群卻被當局破格收歸麾下。這并不是電影里才會出現的情節,現實生活中也在上演。
早在2001年,英國就秘密組建了一支隸屬于軍情六處、由數百名計算機精英組成的黑客部隊。他們年輕、背景多樣,有的曾經是黑客,甚至有輕度網絡犯罪行為。2009年6月25日,英國政府宣布成立網絡安全辦公室和網絡安全行動中心,分別負責協調政府各部門網絡安全以及政府與民間機構主要電腦系統的安保工作。
日本:強調掌握“制網權”
日本防衛省在2011年建立了一支專門的“網絡空間防衛隊”,其重要作戰思想是通過掌握“制網權”讓敵人的作戰系統癱瘓。
日本在構建網絡作戰系統中強調“攻守兼備”,撥付大筆經費投入網絡硬件及“網戰部隊”建設,分別建立了“防衛信息通信平臺”和“計算機系統通用平臺”,實現了自衛隊各機關、部隊網絡系統的相互交流和資源共享;成立由5000人組成的“網絡空間防衛隊”,研制開發的網絡作戰“進攻武器”和網絡防御系統,目前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網絡進攻作戰實力。
同時,日本注重與美國聯合發展,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建設,不斷提升“網戰”能力。
印度:網絡進攻寫入作戰條例
基于對網絡技術的精通和利用網絡能夠達到何種戰爭效果的認識,印度堅持自主研發、軍民合作的原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力求在網絡技術、密碼技術、芯片技術以及操作系統方面自成體系。“閃光信使”高速寬帶網絡以及被稱為“第三只眼”的海軍保密數據信息傳輸網絡的建成使用,進一步增強了印度軍方應對未來網絡戰爭的不對稱優勢。
除完善防御體系外,印度軍方一方面將網絡進攻寫入作戰條例,明確指出要建立能夠癱瘓敵方指揮與控制系統以及武器系統的網絡體系,在陸軍總部、各軍區以及重要軍事部門分別設立網絡安全機構;另一方面通過吸納民間高手入伍和對對軍校學員進行“黑客”技術培訓等方式,逐步完成未來網絡戰的人才儲備。
韓國:注重人才和核心技術
韓國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未來信息建設的總體設想,十年后宣布組建“網絡司令部”,并于2010年1月正式啟動。目前,韓國已經擁有了約20萬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龐大的人才隊伍,而且每年國防經費的5%被用來研發和改進實施網絡戰的核心技術。
以色列:實戰經驗豐富
以色列在1998年就將成功入侵美國國防部的青年招入部隊,并開始加大對網絡作戰的研究力度。在巴以沖突、黎以沖突中,以色列利用網絡進攻的方式篡改網頁、攻擊電視臺,以達到影響輿論導向的目的;侵入軍方電腦竊取機密,以確定火力打擊的重點目標和精確坐標;阻斷敵人通信指揮系統,以掌握最佳的作戰時機,這一切都是以軍進行網絡戰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