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日前通過漏洞成功進入圣博娜迪諾槍擊案兇手賽伊德的iPhone,但實際上智能手機早已有了通用的后門。
在關于蘋果和FBI智能手機后門事件熱鬧的爭論中,我們似乎忽略了很關鍵的一點:后門本身。
新款的智能手機早已暗藏關鍵后門:指紋、面部、虹膜等身體部位的識別設備等,由于公眾對其帶來的安全隱患毫不知情,它們干起活來可謂相當輕松。
讓我們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面前放著兩臺智能手機,A 手機由 PIN 碼保護,B 手機則同時具備 PIN 碼和指紋掃描功能。你認為兩者哪個更安全?
A 手機僅受到 PIN 碼保護,而 B 手機同時受 PIN 碼和指紋保護;
A 手機可以被 PIN 碼解鎖,B 手機需要同時輸入 PIN 碼和指紋才能解鎖;
黑客僅需 PIN 碼即可攻擊 A 手機,而 B 手機則可能同時遭到 PIN 碼和指紋攻擊。
對于上述三種說法,你得出的結論是否一致?
讓我們想象另外一個場景。有兩棟房子,房子1僅有一個入口,而房子2擁有并聯而非串聯的兩個入口。哪棟房子更易防范劫匪的攻擊?
我們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房子1。沒人敢斷言,如果房子同時被兩個入口保護,就會更安全。與此類似的是,單純通過PIN碼登入,要比主要以指紋識別登入、PIN碼作為緊急備用更加安全。
兼備還是擇一?
接下來我們要談論一下“與”和“或”的邏輯。如果認證系統包含生物識別,那么僅當它與密碼同時使用時,才能增加安全性。如果它是與密碼擇一使用,那么和之前提到的房子一樣,它不會提升安全性。
新聞聚焦換一換
用“或”邏輯構建的認證系統僅僅是通過降低安全性帶來了便利。如果將“或”誤認成“與”,我們就可能受困于虛假的安全感。
雙因素認證還是“比一還低”因素認證?
將生物認證和密碼找回結合起來,相當于擁有兩個平行入口的房子。你可以把它叫做“比一還低”因素認證,因為其安全性比只用密碼還低。
要說兩個入口的房子比一個入口的房子出入更加方便,這沒有問題。但是嚷著“雙門房比單門更安全”顯然是癡人說夢。
類似地,生物認證產品和密碼找回結合在一起的產品確實提供了方便。然而,把它們宣傳成能夠提升安全性的產品顯然是愚蠢、不道德、反社會的。
一些大企業、頂級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正廣泛宣傳這種錯誤的觀點,這個隊伍里還有不少安全專家和知名媒體。這些人被誤導了,還轉過來誤導別人,讓錯誤的影響以指數級擴大。
這不是一個“好”與“更好”之間的比較,而是“有害”和“無害”之間的根本性判斷。在醫藥、國防、執法機構也被錯誤思想毒害之前,我們必須采取措施。
建議
如前文的分析,生物認證帶來的安全性通常比口令或密碼的安全性更差,而錯誤的安全觀念往往比缺乏防護本身更加可怕。我們提出的建議有如下幾條:
智能設備生產廠商對隱私和安全性的問題心知肚明,他們可以告訴消費者,不要啟用生物認證系統;
如果你是關心隱私和安全性的消費者,可以壓抑自己開啟生物認證后門的沖動;
如果有些消費者能夠接受“比一還低”因素認證,可以讓他們啟用生物認證,獲取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