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國引起全球轟動。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共同探討的話題,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據報道,此次習主席訪美的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網絡空間安全問題。顯然,網絡空間安全問題已經從一個國家戰略性問題,上升成為一項關乎到世界安全、穩定的國際性大局問題。
在現如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管是從國際局勢安穩層面,還是從國家戰略高度,乃至百姓生活的個人網絡消費終端點,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大家共享、長久、穩定的安全網絡空間環境呢?這既是一個宏觀戰略性大話題,涉及到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問題,更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基礎建設性話題,延伸到一個最為基層如何落地的問題。但追究到底,從基礎建設角度而言,就是要打好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的基石,其根本就是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平臺建設的問題。
擁有專業人才是關鍵
確保網絡空間安全,擁有信息安全專業人才是關鍵。目前,世界各國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匱乏是一個普遍現象,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迫在眉睫。有調查顯示,即便是在全球科技人才最富裕的美國,優秀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仍然是非常匱乏,而信息安全專業人才更是非常緊缺。有數據表明,在美國,盡管信息安全專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年薪,較其他信息技術專業人員高出1.5 萬美元,但招聘平均有效期卻比一般信息技術專業人員多出9 天。而從社會對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來看,諸如金融、保險和醫療行業是全美對信息安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最旺盛的領域。
不僅如此,美國還利用各種渠道和優勢,聚集了幾乎全球的各類科技人才,其中不乏有一批中國非常優秀的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生,都選擇了在美國發展。如果再考慮到這些諸多因素,美國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仍然缺乏。
相比之下,我國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匱乏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甚至出現了更為嚴重缺失的局面。據相關報道表明,目前我國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市場缺口大致為50 萬人,社會各行業目前需求量大約每年增加1.2 萬人左右。需求較大的行業較為廣泛,涉及到金融、證券、交通、能源、海關、稅務、工業、科技等重點行業。
培養專業人才是重點
確保網絡空間安全,培養信息安全專業人才是重點。縱觀全球現狀,在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領域,目前世界各國還都在各自為戰、逐步探索之中,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性、權威性的教育體系。
可喜的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就建立并完善了以高等學歷教育為主,以中等職業教育和各種認證培訓為輔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開辦了信息安全專業的大專以上院校達到100多所;學歷教育年培養人才到達1萬人/年,各種職業教育和認證培訓人才達到千人/年。盡管如此,也仍然滿足不了互聯網飛猛速度發展,人們對網絡空間安全的期待尤為緊迫。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到2020年,我國將力爭開辦信息安全專業的大專院校達到200所左右,學歷教育年培養人才到達3萬人/年,各種職業教育和認證培訓人才達到1.5萬人/年。而在2015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增設“網絡空間安全”為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 “0839”,授予“工學”學位)的決定,為我國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又傾注了一劑“加速劑”。
創新培養模式是突破
確保網絡空間安全,打破傳統教育思維模式,創新培養模式是突破。就目前我國而言,信息安全專業的從業人員大體上是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和企業的職業培訓機構,主要針對那些已經從事信息安全工作的在職人員,另一方面是主體,來自于部分高校信息安全專業的畢業生。
社會也好,企業也罷,與高校在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理念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認識。來自產業界專家甚至尖銳地批評認為,高校人才培養方式不合理,課程設置不科學,導致培養出的畢業生與企業所需人才之間相去甚遠,企業幾乎需要從頭培養。在這一點上,解放軍理工大學教授陳鳴評價說:“信息安全專業存在著‘重課程設置,輕教學內容;重概念方法,輕動手實踐’等問題。”實際上,許多高校教師都對這樣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有著清醒認識。其中,各高校缺少一個有創新模式,可以系統、全面、完善的信息安全實驗與實踐的真實環境,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信息安全知識體系,加深對信息安全知識及其應用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的信息安全實訓平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或許這個新型的信息安全實訓平臺就是一個突破口,能成為高校培養信息安全專業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的培養模式的基礎。
精選實驗設施是基石
確保網絡空間安全,精選實驗室平臺是基石。那么,新型信息安全實訓平臺應該具有哪些特性呢?從事多年信息安全實驗室解決方案開發的北京易霖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紹浪認為:首先,要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安全學習和創新平臺;其次,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是一個融合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知識的綜合體;再者,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畢竟互聯網+時代對網絡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且快速,否則就難以適應社會需求;再有就是要采用最專業的信息安全教學體系,完美契合信息安全方向教學;還有就是要有最大的開放性,降低信息安全實驗室的構建成本,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設計。
從技術角度講,北京易霖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新結合他們開發的解決方案特點認為,這個開放的信息安全學習和創新平臺,在覆蓋范圍方面,參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信息安全類專業知識結構及能力要求,并獨立開發了信息安全實訓課件、計算機編程實訓課件、計算機網絡實訓課件、攻防實訓課件計四大類897個實驗課件,涵蓋了信息安全基礎到高級的各個階段;覆蓋了實驗原理、教學虛擬化環境、實驗指導書,技術人員可以自主學習實驗,進行實驗驗證與應用,并進行信息安全綜合分析及自主設計,實現多層次的實驗操作。其最大特點是,還可以根據需求,實時更新最新的信息安全內容。
在專業性和技術深度方面,這個平臺集合了支持897個不同的信息安全實驗(包括網絡滲透實驗、SQL注入實驗、密碼學及應用實驗等)。它不僅覆蓋了常規的系統攻防、網絡攻防,同時還引入了SQL注入、跨站攻擊等不同的實驗。最重要的是,它通過內置的虛擬化實驗場景,不是單純地做某個操作系統的小實驗,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構建某些復雜網絡環境,來實現組網、安全、部署應用系統等項目式教學內容,為教學改革提供技術基礎和保障。
“互聯網+”是前景
確保網絡空間安全,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前景。同樣,進入互聯網時代,在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平臺建設的新思路下,也要引入互聯網思維,實現“互聯網+信息安全實訓室”的融合——大規模在線開放實驗。它可以采用虛擬化與SDN等技術,使用先進的軟件定義網絡與共享硬件資源思想,可以解決傳統實驗室在時間、空間與實驗內容等方面的限制,能快速地構建復雜度高、隔離性強的各種實驗環境。
“互聯網+信息安全實訓室”是一個開放性平臺,通過互聯網服務模式使任何實驗參與者,只要有網絡訪問權限,都能隨時、隨地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教學、實驗操作。這是一種全新實踐模式,是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與實驗室建設的未來,已經為時不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