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業務就是你的知識產權,你應當開始注意別有用心的人了。一般來說,只有20%的商業價值存在于工廠、股票、建筑物這樣的有形資產中,其余的則全是公司的無形資產,比如知識產權。
以下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Uber-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卻沒有自己的車。
Facebook-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媒體,卻不親自創造任何內容。
阿里巴巴-世界上估值最高的零售商,自己卻不賣商品。
AirBnB-世界上最大的住宿服務提供商,卻沒有自己的地產。
在四五十年以前,你可以看到并觸摸到大部分的企業資產,然而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是空靈的無形資產在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比如那些“傳統”的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設計、技術訣竅以及商譽。這種地震式的轉變被稱為經濟倒置。
這很重要,因為如今,企業發現、注冊或從覬覦者手中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美國小企業聯合會最近對其成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在過去五年中,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公司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受到了侵犯。而這個統計數字,在知識產權被漠視的國內根本不值一提。
企業數量的增長意味著更多的知識產權創造,不論是公司名稱、新技術還是在線內容,更可能的是,各個公司的這種知識產權會互相重合。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意識到風險和威脅,并迅速作出反應。
威脅的種類
許多侵權行為實際上是在無意中發生的。新注冊的公司可能在無意之間注冊了相似的公司名稱,或注冊了已經存在的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各方應當采取明智的措施來商定解決措施。然而,這種措施的代價可能非常高。
其它類型的侵權行為中則包括很多的偷竊。比如,一家公司試圖獲取競爭對手的軟件產品的源代碼,或重新設計一個由專利保護的產品。這些攻擊是最具有破壞性的,它的來源可能是一個組織的內部,也可能是外部。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個最大的威脅來源于公司內部人員,要么發生在在職期間,要么發生在離職時。
這種行為和技術產業的關聯性特別大。這個月,美國公司Jawbone發布了針對其勁敵Fitbit的訴訟,稱有五名員工帶著高度機密的信息加入了Fitbit公司,這些信息和Jawbone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策略有關。對于美國來說,這種指控也算不上新鮮。在國內,類似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外部威脅
外部威脅可能會為自己披上一些偽裝。供應商、經銷商和其它合作伙伴可能訪問了敏感信息,并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不過,企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減少知識產權被侵犯的風險。比如,確保你自己的知識產權簽署了某種合作協議,并和所有相關方簽署了保密協議(NDA)。降低其它人對機密信息的接觸程度會降低知識產權侵權的風險。
最終的威脅來自于競爭對手,而在侵權行為開始影響你的業務之前你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打擊它的最好方式就是確保你對市場保持密切關注,這樣你就可以盡快采取行動。對萌芽狀態的企業來講,在產品開發中加入侵權行為對對手而言是一種快速而廉價的方式。一般來說,侵權行為持續越長,就越難以制止。
不幸的是,知識產權侵權并不少見,你可以采取一些步驟減少這種風險,但并不能完全根除它。你的公司越成功,其它公司抄襲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有必要考慮知識產權保險,它會覆蓋你制止侵權者的法律費用。當然,在國內對知識產權保險的認識,還需要一段時間。
知識產權保險受到投資人的偏愛,因為它意味著投資者不需要在訴訟時耗費大量基金額度,它會保護寶貴的現金流,這些資金應該花在發展業務上。
最佳實踐
為防止員工泄露機密,或在離職后泄露機密,應做到以下4點:
1. 從一開始時,就要對員工明確表示,濫用敏感數據的后果是嚴重的。如果有人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企業將會采取懲罰和法務程序。
2. 實施針對數據和辦公區域的限制,使訪問到機密信息的人就是那些應該用到它們的人。
3. 確保能夠回溯信息的訪問路徑,因此如有任何未經授權的機密信息被下載或丟失,可以進行追蹤。
4. 對那些遞交辭呈的員工實施嚴格的政策。大多數偷竊行為都發生在這個階段,因此確保他們不能訪問任何敏感信息,并提醒他們對敏感信息保密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