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網絡安全領域,移動終端APP的安全問題備受詬病。專家指出,隨著智慧城市和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用戶數量呈爆發式增長,移動互聯網安全形勢也更加嚴峻。如何解決移動終端應用的安全問題,為移動網絡創造健康清朗的空間?
快速發展
相對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進入門檻低、開發成本少,APP產品可以更新穎時髦,能以更快速度、更好效果來反映和滿足用戶需求,給用戶帶來互動體驗和創新性感受。
當前,隨著應用的深入,網絡行為已由“桌面”模式變成了“掌中”模式。
一是移動APP應用增長迅速。截至2014年1月,我國手機用戶量已達12.35億,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8.38億戶,手機網民達5億,手機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地位。據統計,目前全國有APP應用商店數百家。
二是選擇使用APP應用客戶端的用戶比例正在快速增長。目前,擁有過億用戶的移動應用已達10款左右,包括微信、新浪微博、手機淘寶、UC瀏覽器、搜狗輸入法、91手機助手、360手機安全衛士、高德地圖、美圖秀秀及墨跡天氣等。
艾瑞咨詢2012年底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大調研數據顯示,有57.8%的用戶會登錄手機瀏覽器,42.2%的用戶會登錄客戶端應用,首先選擇登錄客戶端應用的用戶比例大幅增長。對此,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李京春表示,“移動APP應用已經改變了或正在改變用戶的手機使用習慣。”
安全威脅
專家指出,APP的廣泛應用,給用戶帶來了全方位的互聯網服務,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APP產品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給移動互聯網安全帶來極大挑戰。
首先,通過APP不當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突出。現實中超越用戶授權和必要性限度抓取個人信息的情況不勝枚舉,非法使用、出售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也比比皆是,個人隱私遭到惡意泄露。北京市互聯網信息管理辦公室主任佟力強舉例說,“有人查了下手機里面安裝的軟件,其中有8個可以撥打電話,9個可以發短信,42個可發彩信,10個可以讀取短信彩信,12個可以讀取聯系人,10個可以讀取通話記錄,21個可以獲取當前位置信息。”
其次,智能手機病毒形成明顯威脅。據李京春介紹,目前常見的智能手機安全威脅主要包括惡意代碼威脅(木馬)、應用程序中的隱蔽功能威脅、隱通道和安全漏洞/后門威脅、特殊功能和特定服務中的威脅以及針對相關基礎設施的威脅和針對數據內容的其他攻擊威脅。病毒感染到手機后,會以不被察覺的形式來使用手機的一切功能。李京春說,“病毒會代替你使用手機的所有服務,比如給你的朋友發條短信,然后再從已發短信中刪除這條短信。你能做到的,病毒都能做到。”
此外,利用APP從事違法活動的情況嚴重。有些不法商家為片面追求更多客戶數量,非法竊取手機通訊錄、聯系人信息,通過推送促銷廣告信息,引誘其他用戶加入APP。據移動安全服務廠商網秦發布的報告,今年上半年,網秦查殺手機惡意軟件85970款,同比增長68.3%。
從公安機關的數據統計來看,網上盜竊、詐騙,網上敲詐勒索,利用網絡非法傳銷等侵犯公私財物的案件呈多發趨勢;利用網絡進行人身攻擊、誹謗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案件有所增多;利用互聯網從事違法交易、黃賭毒的案件突出。
構筑“防火墻”
專家呼吁,我國應加快做好智能終端的安全管控。同時,規范APP行業秩序,明晰APP行業發展底線和前進方向。在全方位共同努力下,為實現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高度安全創建綠色移動互聯網環境。
為此,需形成APP應用程序準入制度。相關部門建議,即將發布的應用程序要通過專業的國家APP應用程序檢測機構進行惡意代碼、隱蔽功能等安全審查。審查通過的應用程序要進行數字簽名識別,才允許在國內各大APP應用平臺發布。
同時,加強對智能手機應用發布平臺的網絡安全審查。應用發布平臺要對其發布的應用安全負責,應用平臺商必須有效管理平臺上的應用程序。并且,通過立法、第三方測評、設立權威應用發布平臺等行政與市場化結合等手段,促使應用發布平臺運用技術、管理、服務等手段,管理好自己平臺上的應用程序,承諾自身平臺應用的安全性并對此負責。
另外,企業要落實其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形成行業自律。佟力強認為,APP企業最大的主體責任就是要確保信息的安全,要加強技術安全和內容安全兩方面的保障,特別是對信息內容的管控把關。金和軟件董事長兼總裁欒潤峰認為,企業要嚴格自我審核,確保APP不存在技術安全漏洞,符合正確的使用目的,并履行好內容審查職責,保存好相關信息記錄。要健全管理隊伍,對生產、上傳、上架的APP嚴格審查、加強管理。APP企業還要接受和服從政府和行業協會的組織、監督與管理,落實網絡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和建立投訴舉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