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令人惶恐的安全問題。尤其是近年來,網絡安全事故頻發。以國內為例,如2012年,我國出現了名為“支付大盜”的新型網購木馬,偽裝“阿里旺旺官網”,盜取網民錢財;還有當年大名鼎鼎、危害甚廣的“網銀刺客”等,不一而足。
面對互聯網的開放屬性和管理漏洞所帶來的網絡恐怖主義、網絡欺凌、網絡詐騙等涉及國家安全和民眾利益的風險,我們必須時刻繃緊網絡安全治理這根弦。網絡安全得不到保障,互聯網的發展將步步泥沼。
對此,早在今年2月份,中央便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深刻顯示出了國家在保障網絡安全方面的頂層設計意志和堅強治理決心。
而本次網絡安全宣傳周的舉行,更是進一步響應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在網絡安全治理上早已吹響的號角。進一步擘劃網絡安全構建之計,樹起網絡安全治理大旗,更深層地謀劃網絡文明實現路徑。
在具體措施上,當以持續推動網絡法治、增強網民安全意識和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等方面,作為推進網絡安全建設和治理主干道。
首先,擰緊網絡法治的“螺絲釘”,奏響依法治網的主旋律。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要想保證網絡安全,律法程式的設定與布施是首要前提,是保證網絡安全的剛性干預。這在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剛結束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已重點提出。因此,我們應繼續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蹄疾步穩地用法律利器持續推進和掃清存身網絡空間的一切安全問題。
其次,扣緊網絡安全的“心弦”,增強網民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對網路世界的認知不能停留在對過去烽火傳訊、飛鴿傳書的“認知基模”上,要跳出這種原始窠臼;充分認識到網絡的“去中心化”發展模式和網絡的開放性特征,以及網絡把關人的失重和不良信息的泛濫的現實情狀。面對如此眾多的媒介事件和媒介儀式,網民自身便要不斷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媒介素養,慎獨慎行。同時,還要有“網絡空間你我他,安全防護靠大家”的責任意識和公眾情懷;從自身入手,先掃清自己一屋,再掃天下之屋。這也是打造網絡安全環境的軟性著陸點。
此外,媒體也應多下功夫,多多投入智謀,自律自治的同時也應加強對民眾網絡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但不能局限于“宣傳周”的短期效應,網絡安全問題的治理是個長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配以“釘釘子精神”步步為功,持續建功。
而且,也只有將法律規范與網民自律、網民自我意識的提高以及媒體大力宣傳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強烈的助力網絡安全建設上的化學反應。
D1Net評論:
只有做到以上這些,我們才有底氣將存身于網絡上的各種問題痼癖和安全隱患連根拔起,猛藥去疴,締造網絡空間祥和生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享網絡發展成果,共享網絡文明,編好共享夢、實現強國夢。我們應時刻記住,網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枕藉的必然是網絡安全的背景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