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政府將有計劃地以國產操作系統來替代微軟Windows的消息不斷發酵,基于Linux的國產系統被認為迎來了重要發展契機。
慧聰研究ICT事業部總監張本厚認為,對于國產操作系統長遠發展而言,僅僅依靠政策層面的推動是不夠的,國產廠商需要建立像Windows那樣完善的生態環境,而這需要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企業參與進來。
機會:政府推動和微軟失勢
記者獲悉,部分國產操作系統和同樣基于Linux的開源社區LUPA已經推出一項LUPA人才芯片工程,它一方面連接以大學生為主的Linux開發者,另一方面連接使用Linux后臺的大型企業,中間則提供一個Linux軟件研發、交易以及人才培訓、就業的平臺,從而豐富國產操作系統的生態環境。
在以后的政府采購市場,行業也在探索一種區別于微軟Windows的商業模式,改一次性售賣為應用商店模式,軟件免費、服務收費,可以在為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和軟件開發商提供持續的營收的同時,強化國產廠商的服務意識。
自從去年“棱鏡門”事件以來,中國對信息安全的重視日益加強并付諸實踐,各類政府采購中外資軟件產品頻頻落選。
中國政府采購網近期發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商名單中,國產操作系統軟件比例明顯增加,Deepin、思普、中標麒麟、中科方德等7家國內企業入圍,而且思普一家就有3款產品入圍。
據悉,除了上述入圍的幾家,國產操作系統主要產品還包括紅旗Linux、銀河麒麟、中標普華、雨林木風等,全國共計十多家廠商。
在LUPA人才芯片工程早前的一次活動中,負責麒麟操作系統(UbuntuKylin)研發的國防科技大學吳慶波表示,相比以往桌面操作系統由微軟一家獨大,如今的操作系統行業格局在悄然轉變,這也為國產操作系統提供了機會。
“我們做成最好的桌面操作系統,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多么強大,而是我們的對手受到了影響。Windows不再一統天下了,它得應付谷歌和蘋果對它的沖擊,由于它應付移動,桌面就受到動搖。”吳慶波說。
應用:開源社區加企業定制
推動國產操作系統的代表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如果比較操作系統本身的技術水平,那么基于Linux的國產系統與Windows在同一水平上。
張本厚則認為,國產操作系統的最大問題在于,生態圈還遠不如微軟Windows成熟,缺乏Windows系統那樣豐富的應用,以及背后支撐這些應用研發的開發者和使用這些應用的企業,這反映的是其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來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的話,任何國產化操作系統都是曇花一現,因為它沒有持續發展動力,所以我們認為必須要購建出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和商業模式之后才能可持續發展,我們高度關注生態整合、社區建設、技術服務等。”吳慶波在上述LUPA活動中表示。
LUPA人才芯片工程創始人張建華也指出,LUPA社區在七八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基于Linux國際軟件資源,但是很多中國企業更喜歡微軟這種固定的東西,基于Linux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可以為這些軟件資源和人才提供一個核心,雙方有望形成良性互動,這也是LUPA人才芯片工程的意義所在。
市場:政府采購與應用商店
中國對操作系統國產化的推動正在為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帶來一個廣闊的市場——政府采購。在這之前的很長時間內,中國政府普遍采用微軟操作系統,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則被迫到中東等低端市場謀生。
云南思普公司負責人張龍說,“政府正推進操作系統國產化替代工作,并且都有時間表和路線圖,這給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帶來了發展機遇。”“目前,‘思普SPGnux操作系統’在山東、河北、甘肅、陜西等11個省市的政府機關及企業得到大量應用。”
倪光南還在上述LUPA活動上指出,“過去微軟采用的是賣軟件許可證,將應用軟件與操作系統捆綁銷售的模式已經過時。國產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也要適應軟件輕量化、眾包化和服務化的趨勢,采取應用商店和收取服務費的商業模式。”
近期,倪光南又進一步解釋這種思路說,具體來講,就是政府不再直接采購操作系統及其常用軟件項目,而代之采購應用商店的各項服務,并按年繳費,這些費用會按比例分配給應用商店、操作系統及其常用軟件,這樣有利于降低國產操作系統的使用門檻。
倪光南預計,國產操作系統在桌面領域可以在1到2年內實現對Windows的替代,3到5年內將替代進程從桌面PC擴展到移動端。
不過,張本厚提醒說,對于政府采購能為國產操作系統帶來多大利好不能太過樂觀, “一些操作系統都無法使用網銀,很多常用的OA辦公軟件也不兼容,對于政府辦公來說困難很大,這都是需要慢慢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