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問卷調查發現,安全廠商炒作安全威脅以使得用戶對其安全平臺產生興趣的做法,最終可能會長久地損害自己的聲譽,夸大的做法也可能會令企業作出令人失望的科技投資。調查報告指,一味的浮夸可能會令客戶購入一些令人失望的技術。
Ponemon研究所在調查了15個國家里4,881名IT及IT安全從業人員后發現,一些廠商往往夸大企業面臨的各類威脅的嚴重性,目的是想讓企業覺得如果他們不購買新的安全保護技術則會面臨大風險。百分之五十八的受訪者認為,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在炒作企業面臨的威脅和風險。他們表示,炒作可能有助于公司騰出預算資金用于投資新技術,但幾乎一半(47%)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公司經常、或十分經常買進一些令人失望的安全解決方案。
根據Ponemon的這項研究,對企業部門更有益的做法是系統地評估供應商的技術。僅僅因為對風險的擔憂而買入技術的做法會導致企業部門在進行風險評估時不夠周到,在估算管理新系統所需要的附加人員時也會出錯。即便是在不購入新技術的前提下,那些新出現的威脅的潛在風險也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該項研究報告給出的做法是,針對完整的殺傷鏈模型評估安全解決方案的能力和部署,以消除不足的地方和盡量減少過多的重疊;對在“惡意軟件交付階段”確認的攻擊進行防御,但不能完全依賴此類防御,還需要對此類防御做進一步擴展。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最為擔心是用于竊取數據的高級持續性威脅和攻擊。網站遭黑客破解、目的是關閉關鍵業務系統的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及數據外泄等也是受訪者擔心的首要問題。
該調查報告的題目為“全球網絡安全啟示錄”,報告分為兩大部分,研究是由安全廠商Websense贊助的。Ponemon的研究發現,購買安全技術的決策受到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的負面影響。IT安全專業人士表示,他們很少找行政管理層表達意見,擔心長時間宕機(Shutdown,停機;down機)會對用戶造成不便,他們無可奈何地覺得只有在發生嚴重安全事故以后才能拿得到新項目的資金。
什么時候一個部門才會發飆換掉一個安全廠商的產品呢?該份研究報告指,宕機時間、部署困難或是用戶界面等是觸發更換安全廠商的最大因素。受訪者的回應結果表明,預算出現變化時有時候也會騰出資金來購買新的安全平臺,另外,發生數據泄漏事故后,企業組織被迫會花錢強化系統和其他安全措施。
該研究還發現受訪者對公司里的安全系統的有效性并不確定。44%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安全解決方案沒有提供公司遭受的網絡攻擊和潛在后果的足夠資料給他們。同樣,該研究還發現,那些用于檢測惡意軟件感染的技術往往找不到攻擊的根本原因。
解決方案提供商告訴記者,報告里的結果沒什么令人驚訝的。他們表示,利用先進威脅達到恐嚇的戰術很少能撼動中小型企業老板,無以令他們花錢購買新的安全技術。
Eden Technologies是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安全咨詢和解決方案提供商。Eden Technologies的安全事務主管Andrew Sherman表示,通過炒作威脅推銷安全技術的做法是錯誤的,完全無助于與客戶建立信任關系。
Sherman稱,不能全面控制、不能保證足夠的預防措施,這些問題總是存在的。他表示,如果企業部門能明智地在控制用戶訪問、監控關鍵流程和解決配置問題和軟件漏洞方面花錢,許多來自先進威脅所造成的風險就會大大減少。
Sherman表示,“有人寫帶漏洞的軟件,我們就建了些越來越復雜的安全環境對付這事。有一點在一定程度上頗有些令人沮喪,攻擊者往往重復使用一些相對成熟的威脅技術,卻仍然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成功。”
Digital Defense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圣安東尼奧的數字防御供應商,專門從事企業網絡的風險評估。Digital Defense的研發副總裁Mike Cotton表示,規范條例是影響到安全投資決策的一個主要因素。許多部門現在已經不是像過去一樣草草地檢查一些諸如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準(PCI-DSS)的指引了,他們已經成熟,開始著眼顛覆性的技術,如采用云計算、移動和虛擬化。
Cotton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成本永遠是一個主要因素,但我們也見到對部署風險的關注,原因是人們擔心一些導致混亂或系統中斷的活動,即便只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