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隨著互聯網領域各種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去IOE”的話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IOE分別指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Oracle(甲骨文)、EMC(易安信),三家企業分別是小型機、數據庫和高端存儲的領導廠商。
中美關系、信息安全等因素不斷摻雜其中,去IOE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在技術、利益、安全、產業轉移等多重因素的交織下,去IOE將走向何方?
傳統行業:分布式不可行
技術上的“去IOE”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去IBM、Oracle和EMC三家美國廠商的產品,二是涉及到去IOE代表的技術路線——用分布式代替集中式數據處理方案。
由IBM小型機、大型機加上Oracle數據庫,加EMC高端存儲組成的集中式緊耦合關系數據庫方案,一直是金融、電信等行業的核心業務系統最理想的大型交易系統解決方案。如銀行存取匯兌、證券報價撮合、通訊計費網絡管理系統,業務吞吐量巨大,高峰期交易量高達每日上億筆,每筆交易響應時間要求達到秒級。由于關系數據耦合度高,同時要求保證響應實時性和數據一致性,因此大量數據操作必須串行進行,只能采取用緊耦合大內存系統來承擔,分布式的數據處理方案行不通。
而相比傳統行業領域,互聯網運營商系統雖然面臨更高的并發、更大的數據量,但是大部分互聯網訪問請求不涉及數據操作,而且互聯網的數據都是松耦合的非關系型數據,可以很好地進行分布式處理,所以近幾年來,大型互聯網運營商開始嘗試分布式處理系統。
2008年,從微軟亞洲技術研究院離職來到阿里巴巴任首席架構師的王堅提出“去IOE”的技術路線,即以廉價的PC服務器替代小型機,以基于開源的MY SQL自研數據庫替代Oracle數據庫,用低端存儲取代高端存儲設備,此前阿里巴巴一直采用IOE解決方案,但是2008年數據庫規模成為亞洲最大,“我們把全中國最知名的頂尖的DBA(數據庫管理員)請到公司,一個晚上一張報表都做不出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IBM、微軟,能夠為我們提供一整套的技術服務。” 這就是最早的去IOE,也是最昂貴的去IOE,阿里巴巴1.7萬工程師為此整整干了3年。
D1Net評論:
“去IOE”,是由阿里巴巴最先提出的,為此,阿里巴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創造了去IOE的神話,但卻只限于此,試問,在傳統行業中,能有幾家企業擁有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實力?因而,去IOE的神話并不能復制到傳統行業中去,否則必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