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中美信息安全爭戰將向何處去?

責任編輯:jerry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5-27 15:15:18 本文摘自:網易科技報道

日前,美國司法部以“網絡竊密”罪名起訴中國五名軍官,再次掀起中美之間就網絡安全問題的激烈對抗。先是中國政府宣布暫停中美網絡安全工作小組的所有活動,緊接著,國內官方文件要求各大政府機構“不得采購安裝Windows 8軟件”。用一位美國網絡戰研究專家約翰 阿奎拉 (John Arquilla)的話來形容,早在3年前的2011年,中美之間就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引發的沖突升級已經進入所謂的 “涼戰”(Cool War)時期。

“涼戰”之顧名思義,既非熱戰,也不可能讓中美這兩個緊密相依的大國倒回到40年前的冷戰狀態。“涼戰”的特點有三:一是間歇性。圍繞中美關系發展的主線,就像此前的貿易逆差、人權爭議一樣,如今網絡安全爭戰成為中美關系和沖突中的“主旋律”之一,它會伴隨中美之間中從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差異和沖突緊密糾纏在一起,時冷時熱,陰晴難料;其次是長期性。從短時期來看,中美之間的網絡安全沖突既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到中美之間命運相互依存、實力差異巨大的競合關系,也不會一下子改變中美在信息技術上懸殊的實力對比,但從長期而言,兩個大國之間在這一領域的博弈不僅會整體提升中國從信息技術到國防技術的實力,也會直接影響到兩個大國在全球競爭格局上的地位,從而改變地緣政治和全球競爭格局,這也是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寸土必爭”的戰略重要性之所在。

最后一點是這一沖突的根本性。中美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爭執,表面上看是技術競爭,實際上卻涉及到“信息鐵幕”的復雜問題。雖然中美關系在諸多方面已經是唇齒相依,但兩大巨人之間在意識形態、價值觀、社會政治制度乃至文化差異等諸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就像是隔開雙方的一幅充滿了不信任感的幕布,所有的撕扯扭打、猜測和指責都來源于此,因此,要消弭這一不信任鐵幕,可謂任重道遠。

從歷史上看,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關系曾經經歷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到2000年,是長達20余年的蜜月期。以1972年尼克松訪華為契機,中美信息技術的合作在第一階段以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為表征,當時的信息技術雖然已經廣泛運用到國防、航天等重要領域,但互聯網尚未在中國得以大規模普及開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共享還沒有成為潮流,中國國內的技術供應商尚處于吸收、消化國外技術階段,信息安全問題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美國一邊遙遙領先。

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到2011年,是另一種一邊倒的“中國威脅論”。根據201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的爆料,美國早在2000年前后就開始監控華為、清華大學等中國運用IT技術較為領先的一些廠商、大學,當然也包括了政府部門及國家領導人。這一時期的典型事件包括了2003年思科以知識產權為名發起的對華為的全球訴訟、2007年美國政府拋出的“中國威脅論”,指責中國政府雇傭大批黑客攻擊美國政府和企業網站,竊取經濟情報,以及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等等。尤其是谷歌事件,背后實際上是中美政府的博弈,最終美國一方雖然表面落敗,但也為此后的中美網絡安全之爭埋下了更大的伏筆。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中國政府和企業開始從戰略層面提出反制措施,雙方對抗性日益加劇。

第三階段是20011年以后,以2011年5月中國國防部成立正式的“網絡藍軍”為標志,意在對抗美國的網絡戰爭威脅,雙方隨即進入拉鋸式 的“涼戰”階段。這其中戲劇化的一幕是2013年6月備受矚目的“習奧會”就是以“網絡安全”為主題的,1個月后,中美雙方第一次在華盛頓舉行中美網絡安全工作組會議,工作組成立還不到一年,如今又因美方聲稱的“中國軍官網絡竊密”化為無形。

中美信息安全爭戰將向何處去?有三點值得思考。首先,伴隨雙方在這一領域的沖突升級,美國勢必將加大對華出口中的高新技術產品管制,這也并非全是壞事,它會促使中國進一步在IT技術、互聯網等重要領域發展自己的專有技術,建立相關技術的國家標準,尤其是在像芯片、操作系統、下一代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堅持不移地走獨立開發為主、國際協作為輔的自主知識產權發展之路。

其次,中國還需要將一系列關系到國家信息安全的國家戰略落到實處,轉化為有效的行動。在這一方面,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經驗,通過扶持華為、聯想、騰訊等民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通過一系列反制措施,幫助它們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可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加復雜的、有利的競爭格局。

最后是從國家、企業到民眾全社會要樹立“產業升級、技術立國”的氛圍,從根本上扭轉我們在信息安全領域底氣不足的積弱局面。中美之間的信息安全之爭,除了從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和文化等根本性沖突之外,技術力量的懸殊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就像美國在政治制度、國際貿易和文化產品輸出等方面樹立的帝國霸權一樣,作為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現階段在互聯網的全球治理方面有著說一不二的獨家操控權。美國不僅控制了根服務器、地址資源等最重要的網絡空間資源,掌控著“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 ICANN)這樣的重要機構,而且希望通過互聯網這樣的高新技術強化其帝國統治地位,像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終止伊拉克的國家頂級域名解析,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沖突期間,通過根服務器有效阻截了針對格魯吉亞互聯網的大規模拒絕服務式攻擊,都可以看出美國的帝國雄心之所在。

關鍵字:谷歌網絡安全信息安全

本文摘自:網易科技報道

x 中美信息安全爭戰將向何處去?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中美信息安全爭戰將向何處去?

責任編輯:jerry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5-27 15:15:18 本文摘自:網易科技報道

日前,美國司法部以“網絡竊密”罪名起訴中國五名軍官,再次掀起中美之間就網絡安全問題的激烈對抗。先是中國政府宣布暫停中美網絡安全工作小組的所有活動,緊接著,國內官方文件要求各大政府機構“不得采購安裝Windows 8軟件”。用一位美國網絡戰研究專家約翰 阿奎拉 (John Arquilla)的話來形容,早在3年前的2011年,中美之間就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引發的沖突升級已經進入所謂的 “涼戰”(Cool War)時期。

“涼戰”之顧名思義,既非熱戰,也不可能讓中美這兩個緊密相依的大國倒回到40年前的冷戰狀態。“涼戰”的特點有三:一是間歇性。圍繞中美關系發展的主線,就像此前的貿易逆差、人權爭議一樣,如今網絡安全爭戰成為中美關系和沖突中的“主旋律”之一,它會伴隨中美之間中從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差異和沖突緊密糾纏在一起,時冷時熱,陰晴難料;其次是長期性。從短時期來看,中美之間的網絡安全沖突既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到中美之間命運相互依存、實力差異巨大的競合關系,也不會一下子改變中美在信息技術上懸殊的實力對比,但從長期而言,兩個大國之間在這一領域的博弈不僅會整體提升中國從信息技術到國防技術的實力,也會直接影響到兩個大國在全球競爭格局上的地位,從而改變地緣政治和全球競爭格局,這也是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寸土必爭”的戰略重要性之所在。

最后一點是這一沖突的根本性。中美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爭執,表面上看是技術競爭,實際上卻涉及到“信息鐵幕”的復雜問題。雖然中美關系在諸多方面已經是唇齒相依,但兩大巨人之間在意識形態、價值觀、社會政治制度乃至文化差異等諸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就像是隔開雙方的一幅充滿了不信任感的幕布,所有的撕扯扭打、猜測和指責都來源于此,因此,要消弭這一不信任鐵幕,可謂任重道遠。

從歷史上看,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關系曾經經歷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到2000年,是長達20余年的蜜月期。以1972年尼克松訪華為契機,中美信息技術的合作在第一階段以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為表征,當時的信息技術雖然已經廣泛運用到國防、航天等重要領域,但互聯網尚未在中國得以大規模普及開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共享還沒有成為潮流,中國國內的技術供應商尚處于吸收、消化國外技術階段,信息安全問題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美國一邊遙遙領先。

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到2011年,是另一種一邊倒的“中國威脅論”。根據201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的爆料,美國早在2000年前后就開始監控華為、清華大學等中國運用IT技術較為領先的一些廠商、大學,當然也包括了政府部門及國家領導人。這一時期的典型事件包括了2003年思科以知識產權為名發起的對華為的全球訴訟、2007年美國政府拋出的“中國威脅論”,指責中國政府雇傭大批黑客攻擊美國政府和企業網站,竊取經濟情報,以及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等等。尤其是谷歌事件,背后實際上是中美政府的博弈,最終美國一方雖然表面落敗,但也為此后的中美網絡安全之爭埋下了更大的伏筆。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中國政府和企業開始從戰略層面提出反制措施,雙方對抗性日益加劇。

第三階段是20011年以后,以2011年5月中國國防部成立正式的“網絡藍軍”為標志,意在對抗美國的網絡戰爭威脅,雙方隨即進入拉鋸式 的“涼戰”階段。這其中戲劇化的一幕是2013年6月備受矚目的“習奧會”就是以“網絡安全”為主題的,1個月后,中美雙方第一次在華盛頓舉行中美網絡安全工作組會議,工作組成立還不到一年,如今又因美方聲稱的“中國軍官網絡竊密”化為無形。

中美信息安全爭戰將向何處去?有三點值得思考。首先,伴隨雙方在這一領域的沖突升級,美國勢必將加大對華出口中的高新技術產品管制,這也并非全是壞事,它會促使中國進一步在IT技術、互聯網等重要領域發展自己的專有技術,建立相關技術的國家標準,尤其是在像芯片、操作系統、下一代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堅持不移地走獨立開發為主、國際協作為輔的自主知識產權發展之路。

其次,中國還需要將一系列關系到國家信息安全的國家戰略落到實處,轉化為有效的行動。在這一方面,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經驗,通過扶持華為、聯想、騰訊等民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通過一系列反制措施,幫助它們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可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加復雜的、有利的競爭格局。

最后是從國家、企業到民眾全社會要樹立“產業升級、技術立國”的氛圍,從根本上扭轉我們在信息安全領域底氣不足的積弱局面。中美之間的信息安全之爭,除了從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和文化等根本性沖突之外,技術力量的懸殊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就像美國在政治制度、國際貿易和文化產品輸出等方面樹立的帝國霸權一樣,作為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現階段在互聯網的全球治理方面有著說一不二的獨家操控權。美國不僅控制了根服務器、地址資源等最重要的網絡空間資源,掌控著“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 ICANN)這樣的重要機構,而且希望通過互聯網這樣的高新技術強化其帝國統治地位,像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終止伊拉克的國家頂級域名解析,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沖突期間,通過根服務器有效阻截了針對格魯吉亞互聯網的大規模拒絕服務式攻擊,都可以看出美國的帝國雄心之所在。

關鍵字:谷歌網絡安全信息安全

本文摘自:網易科技報道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象州县| 池州市| 合作市| 六安市| 公主岭市| 舒城县| 韩城市| 托里县| 铁岭市| 芦山县| 社旗县| 自治县| 青冈县| 尚志市| 唐海县| 南宫市| 桦川县| 高邑县| 托克逊县| 普洱| 菏泽市| 耒阳市| 双江| 固始县| 澎湖县| 胶州市| 修文县| 青田县| 应城市| 鲜城| 武汉市| 盈江县| 江川县| 裕民县| 黔南| 天门市| 河津市| 内江市| 寻乌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