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2年是個人信息泄密年,那么2013絕對是國家網絡安全年,“棱鏡門”再度激發有關國家安全的熱題,讓世界都聚焦到網絡安全。那么我國的信息安全都面臨著哪些外來風險,又該如何規避呢?
信息技術有國界,但是信息安全卻像流動的空氣一樣,是沒有固定國界的,因此,如果不加強本國自身的信息安全建設,所面臨的風險,不僅有國內的個人、企業信息泄漏內憂,更有國際間的外來隱患。長期以來,我國在信息安全產品和信息技術方面主要依賴于美國,無形中為我國種下了信息安全隱患的種子,無異于把自己的錢財放在別人的保險柜里,被偷窺和竊取就成為家常便飯了。
鵬宇成安全專家表示,美國棱鏡門事件的曝光就像一個導火索,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安全大關注,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在重新審視自身的信息安全現狀。如果說2012年是個人信息泄密年,那么2013絕對是國家網絡安全年,“棱鏡門”再度激發有關國家安全的熱題,讓世界都聚焦到網絡安全。那么我國的信息安全都面臨著哪些外來風險,又該如何規避呢?
一、國內市場中包括用戶和各大IT企業都比較重視數據信息的安全,特別是政府行業,對于數據的絕對安全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舶來品永遠都存在著風險,不能保障信息的絕對安全,國內用戶像政府行業、電信行業、金融行業等重要產業如果將信息放到國外產品中,等于是將自己的一切暴露于外,存在著很大的信息風險。
二、另外一方面,國外存儲企業在掌握高精尖技術專利的同時,也把控著國內用戶一切的數據信息。鵬宇成安全專家解釋到,比如云計算,很多國外運營商提供的云服務,其數據中心都部署在國外,一旦出現宕機或者故障,你的所有業務都將停止運營,并且只能束手等待對方的修復,在這一過程中就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數據丟失和泄漏,給企業用戶造成巨大的數據風險。
三、在國際市場中,國外政府對于自身的信息安全更是極為重視,以信息安全為由限制我國信息產業市場份額,設置安全壁壘,提高關稅等將嚴重損害我國本土企業的利益。大家應該還對去年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企業威脅論有深刻印象。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針對華為、中興兩家中國企業的報告,其中指出這兩家企業對美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并要求與其合作的美國企業另找供應商。從這點我們不難看出,在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技術優勢非常明顯的發達國家,他們同樣擔心其政府數據的對外暴露,以及對自身IT建設的重視,不容許本國之外的任何企業對其本土市場造成威脅,哪怕有一點苗頭,就要采取一切手段扼殺。
目前的形勢已經很明朗了,我國在信息產業上受制于人就要面臨信息安全的風險,要想擺脫這個局面,則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走自主創新之路。
自主可控 安全可信
國內政府和企業對國外電子產品過分依賴,已經占有中國市場很高份額,然而任何電子產品都可植入后門,竊取情報,不知不覺中成為企業信息安全隱患。透過“棱鏡門”更說明了,信息安全的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自主創新的關鍵其實就是核心技術創新,代表著企業和國家競爭能力的提升,是保障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必由之路。
加密數據 擋住窺視
面對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要想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和信息技術,前提需要做好自身企業的數據安全防護,而想要更好防范企業信息泄密,擋住窺視,加密才是最有效的技術手段。
作為國內信息安全市場的佼佼者,鵬宇成軟件公司的加密軟件系列產品獲得了公安部和國家密碼管理局的檢測和權威認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歷經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已成功服務于電力、勘探、設計、制造、教育、金融等眾多領域。PYC文件保護系統采用國際成熟的透明加密技術、利用高強度的加密算法,擁有著靈活多樣的部署實施方案,不僅對本地文件實現加密,還對外發出去的文件進行權限的控制,通過指定計算機接收文件,控制文件編輯權限,限制文件打開時間和時效,使企業的機密文件做到最大限度的安全。PYC文件保護系統凝聚眾多加密軟件防護經驗之大成,針對企業中信息泄漏的各種風險進行全方位防護。
國內企業要想在信息安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需要的是國內用戶的支持以及法律法規對于本土市場的保護。因此,建立我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離不開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更離不開國家法律部門的立法、監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得到國內人民的持續支持與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