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13年智慧醫療的事件,可以用一個詞概括——低調。沒有智能家電的風生水起,沒有車聯網的技術創新,更沒有移動互聯網那么轟動。智慧醫療默默地存在于政策里,默默地存在于夢里,存在于歌聲里。
智慧醫療在2013年整個一年都處在一個極為平穩發展的步調中,你若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智慧醫療真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2013年,各大媒體和網站對智慧醫療的解讀就是將“智慧醫療”分解,然后肢解成“智”“慧”“醫”“療”,然后逐個字進行解剖,看看是不是多割幾刀就能看出智慧的發展動因和未來趨勢。如果說云技術高居云端長久下不來,是基于人們對云技術具體運作模式的未知和云技術的飛躍性進化,那么智慧醫療可就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云里霧里看不見了。
智慧醫療,你真的智慧嗎?
在物聯網技術的引導下,我們將智慧醫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智慧醫院,二是移動醫院。
那么首先我們來說一說智慧醫院的打造。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設備還是那個設備,醫生還是那個醫生,換了患者。不管你醫院的設備再怎么更新換代,最終看病的還是醫生,吃藥的還是患者,再智能的醫療設施,最后實施的還是醫生,有時候病癥的查證不明顯,但卻要患者花上高額的費用來支付這些智能設備使用的支出,相較2012年的設備而言,無非是比以前準了點兒快了點兒,醫生醫術高明的話,甚至不需要這些高端設備就能確診并給出治療方案。
醫療設備再高端大氣上檔次,確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用藥難得問題。
再者,我們說說移動醫院。移動醫院旨在打造一個移動生態圈,建立患者的電子病例,也可以理解為患者健康狀況電子信息檔案(EHR)。這個電子病歷可以記錄患者病史及用藥情況、過敏情況,基本上達到了對患者身體健康狀況數據的整合,解決了患者和醫生的信息交換不清晰的問題。
但,你真的有屬于你自己的電子信息檔案嗎?你有自己記錄身體健康狀況的習慣嗎?一般人對待藥品的態度是,生病的時候抱大腿,沒病的時候各種毀,恨不得再也看不見這些藥丸。
在我們推崇智慧城市建設的現在,智慧醫療的步伐緩慢,笨重的醫療設備減緩了智慧醫療的發展速度,患者的不良記錄習慣讓智慧醫療的發展變得臃腫。看病可以預約,但在醫院掛號排隊的人數仍舊沒有減少。
智慧醫療,你真的智慧嗎?
你信任你的電子醫生嗎?
傳統觀念認為看病就醫講究望聞問切,坐在醫院科室讓大夫好好端詳一番,問問什么感覺,感受一下來自醫務人員的關懷。
傳統觀念的——“望聞問切”幾乎成了智慧醫療建設的一大阻力。智慧醫療的一個重要改變方式就是移動醫院的移動就醫。患者只需要面對一臺電腦或是移動終端把自己的病癥和身體狀況輸入進去,然后電腦或是移動終端那邊就會噼里啪啦吐出一大段文字,包括病癥的分析、藥劑的使用和預防措施。
那,脫離了醫生的就醫看病還叫醫院嗎?這豈不是要我們人人都成為醫生來給自己診斷嗎?診斷錯了怎么辦?用藥錯了怎么辦?有時候很多問題得不出答案的原因不是這個問題太難,而是你想多了。日常醫生的工作量要看50-70個患者,憑借醫生自己的醫學知識儲備,完全有能力通過簡單的問話和患者對自己病癥的描述診斷出病癥,并給出治療方案。在實體醫院都進入了一種以高醫術為基礎的快速醫療方式的現在,為什么電子醫生這條路走不通?小病問終端,大病去醫院,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是真正能解決看病難的有效手段。
在這種浪潮下,你信任你的電子醫生嗎?
智慧醫療推行,硬件是骨頭,服務是血液
為什么中國的智慧醫療有無限前景,因為中國智慧醫療這塊沃土還沒怎么開發,甚至可以說中國在看到這塊沃土后還找不到工具開發,只用手刨土的效率著實很低。
據報道,當大多數資本熱投中國民營醫院時,美國高大上的私立醫院梅奧卻投資了一家提供頰囊風頭管理服務的公司。他們認為中國醫院和藥品的產值已不太可能實現高增長,反而是其他健康服務產業更具有高增長的機會,市場的巨大缺口和潛力值得關注。
那么智慧醫療到底智慧在什么地方?
新時代的醫療是以技術為核心,服務做基礎的智慧醫療。智慧醫院的設備更新在2013年并沒有什么巨大的突破,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如此。但人文服務不一樣,隨著人民素質的提高,一種智慧化的服務跟隨智慧醫療浪潮穩步邁進。這種人文關懷包括志愿者的服務,將微笑帶進醫院,將正能量帶給患者,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戰勝病癥。
總結
以現代醫療設備作為基礎,我們在離智慧醫療的道路還很遠。我國的智慧醫院建設和移動醫院的建設都處于初級階段,各方面包括政策和技術都不完善。移動醫院的建立增強了患者就醫的隱秘性和隱私性,是真正考慮到患者需求的一項技術。
不可否認,智慧醫療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技術人員掌握著智慧醫療革新的技術,那么非技術人員則掌握著人文關懷的療效。
2014,智慧醫療期待突破。
智慧醫療,你比醫療多倆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