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機原理圖分享,首先介紹下攝像機的概念,攝像機,防水數碼攝象機攝像機種類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把光學圖象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以便于存儲或者傳輸。當我們拍攝一個物體時,此物體上反射的光被攝像機鏡頭收集,使其聚焦在攝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攝像管的靶面)上,再通過攝像器件把光轉變為電能,即得到了“視頻信號”。光電信號很微弱,需通過預放電路進行放大,再經過各種電路進行處理和調整,最后得到的標準信號可以送到錄像機等記錄媒介上記錄下來,或通過傳播系統傳播或送到監視器上顯示出來。
鏡頭及其成像原理
是攝像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并被喻為人的眼睛。人眼之所以能看到宇宙萬物,是由于憑眼球水晶體能在視網膜上結成影像的緣故;攝像機所以能攝影成像,也主要是靠鏡頭將被攝體結成影像投在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的成像面上。因此說,鏡頭就是攝像機的眼睛。電視畫面的清晰程度和影像層次是否豐富等表現能力,受光學鏡頭的內在質量所制約。當今市場上常見的各種攝像機的鏡頭都是加膜鏡頭。加膜就是在鏡頭表面涂上一層帶色彩的薄膜,用以消減鏡片與鏡片之間所產生的色散現象,還能減少逆光拍攝時所產生的眩光,保護光線順利通過鏡頭,提高鏡頭透光的能力,使所攝的畫面更清晰。
攝像者在自學攝像的過程中,首先要熟知鏡頭的成像原理,它主要包括焦距、視角、視場和像場。
焦距是焦點距離的簡稱。例如,把放大鏡的一面對著太陽,另一面對著紙片,上下移動到一定的距離時,紙片上就會聚成一個很亮的光點,而且一會兒就能把紙片燒焦成小孔,故稱之為“焦點”。從透鏡中心到紙片的距離,就是透鏡的焦點距離。對攝像機來說,焦距相當于從鏡頭“中心”到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成像面的距離。
焦距是標志著光學鏡頭性能的重要數據之一,因為鏡頭拍攝影像的大小是受焦距控制的。在電視攝像的過程中,攝像者經常變換焦距來進行造型和構圖,以形成多樣化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對同一距離的同一目標拍攝時,鏡頭的焦距越長,鏡頭的水平視角越窄,拍攝到景物的范圍也就越小;鏡頭的焦距越短,鏡頭的水平視角越寬,拍攝到的景物范圍也就越大。
一個攝像機鏡頭能涵蓋多大范圍的景物,通常以角度來表示,這個角度就叫鏡頭的視角。被攝對象透過鏡頭在焦點平面上結成可見影像所包括的面積,是鏡頭的視場。但是,視場上所呈現的影像,中心和邊緣的清晰度和亮度不一樣。中心部分及比較接近中心部分的影像清晰度較高,也較明亮;邊緣部分的影像清晰度差,也暗得多。這邊緣部分的影像,對攝像來說是不能用的。所以,在設計攝像機的鏡頭時,只采用視場。需要重點指出,攝像機最終拍攝畫面的尺寸并不完全取決于鏡頭的像場尺寸。也就是說,鏡頭成像尺寸必須與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成像面的最佳尺寸一致。
當攝像機鏡頭的成像尺寸被確定之后,對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來說則相對具有一個固定的視野,常用視場來表示視野的大小。它的規律是,焦距越短,視角和視場就越大。所以短焦距鏡頭又被稱為廣角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