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鏡頭指監控攝像機的鏡頭,由于監控攝像機只是一個單一的視頻撲捉設備,鏡頭的像素和分辨率比電腦的視頻頭要高但是趕不上專業的數碼相機或dv。在閉路監控體系中,攝像機又稱攝像頭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電荷耦合器件。嚴格來說,攝像機是攝像頭和鏡頭的總稱,攝像頭的首要傳感部件是CCD,它具有迅速度高、畸變小、壽命長、抗震動、抗磁場、體積小、無殘影等特點,CCD是電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的簡稱,它可以或許將光澤變為電荷并可將電荷儲存及轉移,也可將儲存之電荷取出使電壓產生變革,因此是抱負的攝像元件。是取代攝像管傳感器的新型器件。
鏡頭的調試:調整鏡頭光圈與對焦
關閉高清數字攝像機上電子快門及逆光補償等開關,將攝像機對準欲監視的場景,調整鏡頭的光圈與對焦環,使監視器上的圖像最佳。如果是在光照度變化比較大的場合使用攝像機,最好配接自動光圈鏡頭并將攝像機的電子快門開關(ELC)置于OFF。如果選用了手動光圈則應將攝像機的電子快門開關(ELC)置于ON,并在應用現場最為明亮(環境光照度最大)時,將鏡頭光圈盡可能開大并仍使圖像為最佳(不能使圖像過于發白而過載),鏡頭即調整完畢。裝好防護罩并上好支架即可。由于光圈較大,景深范圍相對較小,對焦距時應盡可能照顧到整個監視現場的清晰度。當現場照度降低時,電子快門將自動調整為慢速,配合較大的光圈,仍可使圖像滿意。
在以上調整過程中,若不注意在光線明亮時將鏡頭的光圈盡可能開大,而是關得比較小,則安防監控攝像機的電子快門會自動調在低速上,因此仍可以在監視器上形成較好的圖像;但當光線變暗時,由于鏡頭的光圈比較小,而電子快門也已經處于最慢(1/50s)了,此時的成像就可能是昏暗一片了。
后焦距的調整后焦距也稱背焦距
是指當安裝上標準鏡頭(標準C/CS接口鏡頭)時,能使被攝景物的成像恰好成在CCD圖像傳感器的靶面上,一般攝像機在出廠時,對后焦距都做了適當的調整,因此,在配接定焦鏡頭的應用場合,一般都不需要調整攝像機的后焦。
在有些應用場合,可能出現當鏡頭對焦環調整到極限位置時仍不能使圖像清晰,此時首先必須確認鏡頭的接口是否正確。如果確認無誤,就需要對攝像機的后焦距進行調整。根據經驗,在絕大多數監控攝像機配接電動變焦鏡頭的應用場合,往往都需要對數字高清攝像機的后焦距進行調整。
后焦距調整的步驟如下:
a.將鏡頭正確安裝到攝像機上。
b.將鏡頭光圈盡可能開到最大(目的是縮小景深范圍,以準確找到成像焦點)。
c.通過變焦距調整(Zoom In)將鏡頭推至望遠(Tele)狀態,拍攝10m以外的一個物體的特寫,再通過調整聚焦(Focus)將特寫圖像調清晰。
d.進行與上一步相反的變焦距調整(Zoom Out)將鏡頭拉回至廣角(Wide)狀態,此時畫面變為包含上述特寫物體的全景圖像,但此時不能再作聚焦調整(注意:如果此時的圖像變模糊也不能調整聚焦),而是準備下一步的后焦調整。
e.將高清攝像機前端用于固定后焦調節環的內六角螺釘旋松,并旋轉后焦調節環(對沒有后焦調節環的攝像機則直接旋轉鏡頭而帶動其內置的后焦環),直至畫面最清晰為止,然后暫時旋緊內六角螺釘。
f.重新推鏡頭到望遠狀態,看看剛才拍攝的特寫物體是否仍然清晰,如不清晰再重復上述第a、b、c步驟。
g.在望遠狀態下,如果特寫物體已經清楚了,旋緊內六角螺釘,將光圈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閉路監控攝像機有多種不同尺寸規格的傳感器,屏幕高寬比通常是4:3(水平寬度:垂直高度)。傳感器的尺寸規格對視場角有影響,使用相同的鏡頭在較小的傳感器上的視場角更窄。鏡頭的規格與視場角無關,它僅僅需要使圖像覆蓋整個傳感器,也就是說,同樣大小或者更大規格的攝像機。這也表示,1/3”的攝像機可以用1/3”-1/”的所有鏡頭,例如,1/3×12mm鏡頭與2/3×12mm鏡頭的視場角是一樣的。后者的圖像像素和成像質量提升,因為只取得鏡頭中心部分的圖像,而這部分范圍的圖像通常更加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