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3月27日訊
IPC是什么,HDCVI又是什么?兩者的關系如何,區別在哪?誰的利潤最大,誰又將是今后市場主流?下面將一一為您對比解惑:
概念
IPC:網絡攝像機(IPCAMERA),是一種結合傳統攝像機與網絡技術所產生的新一代攝像機,是基于網絡傳輸的數字化設備,具備網絡輸出接口,可直接將網絡攝像機接入本地局域網。
HDCVI:高清復合視頻接口(HighDefinitionCompositeVideoInterface),是一種基于同軸電纜的采用模擬調制技術傳輸逐行掃描的高清視頻,是模擬監控技術架構下的升級產品,仍屬于閉路式的模擬監控系統。
畫質
IPC:看得更清楚一直是消費者追求的目標,同時畫質越高越利于工程報價,未來高清的大方向是高分辨率、高幀率。IPC可以達到100W、130W、200W,更甚至300W、500W、800W@30幀圖像的輸出。
HDCVI:只負責信號的采集不負責信號的壓縮,受傳輸模式的限制最大只能做到200W@30幀。
應用
IPC:行業級 平民化的優秀典范。自2010年發展至今,IPC種類齊全、性價比高、應用廣泛,已被消費者一致接收并認可。2013年底,除了行業應用,家用安防也在如火如荼地全面推廣中,隨著4G網絡、云存儲等的推廣,家用安防前景可期。就目前整個大陸視頻監控市場而言,高清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30%多,其中網絡高清(IPC、NVR)約占95%的市場份額,數字高清(HD-SDI、HDCVI)約占5%。
HDCVI:小眾過渡產品,應用場景狹窄,主要應用在地域不大但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金融場所等。家用安防正進入互聯網時代,相對于IPC的網絡開放性與標準化,HDCVI不適合家用場景,因其不能使用電腦/手機直連,必須使用與其配套的后端設備。
利潤
IPC:工程利潤=工程報價–綜合成本。IPC的高清畫質遠遠高于HDCVI,有利于報高價。同時,線材用量少、線路簡單、施工周期短、后期維護方便等可保證利潤最大化。
HDCVI:前端是非壓縮的,導致后端數據量大,在圖像傳輸上雖然可以利用原有的部分模擬監控的傳輸線纜,但是前端、光端機、后端都需要更換。同時,HDCVI有效傳輸距離在400米左右,400米以上傳輸信號衰減嚴重,目前尚無提供信號放大的設備,所以無法實現傳輸400米以上的解決方案,并且擴展性一般,不能集成智能分析功能。由此可見,HDCVI綜合成本比IPC昂貴的多,直接導致利潤遠遠小于IPC工程項目。
市場
IPC:眾多廠家都把研發重心放在了IPC上,更多廠家的推廣更有利于IPC技術的成熟及市場普遍化,而且持續發展下去IPC成本優勢會越來越凸顯、市場占有率也會越來越大,超越模擬監控指日可待。
HDCVI:目前推廣HDCVI的廠家僅有少數幾家,并且推廣HD-SDI(HD-SDI有效傳輸距離在100米左右)的大部分廠家也已將重點轉為IPC,這就導致消費者的選擇單一、風險加大,如果商家貿然把重點押在HDCVI上,一旦該技術被IPC全面取代,商家必將陷入被動局面,必然落在其他同行的后面。其實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D1Net評論:
順勢而為,應市而推。面對當下網絡高清全面推廣、市場需求旺盛的大好時機,商家應該先入為主,積極加大鋪貨量,及時搶占市場份額,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積累網絡高清技術經驗及成功工程案例,畢竟做生意嘛,賺到錢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