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全景攝像機相當幾臺普通設備?
在前兩天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一些關于魚眼監控攝像機的技術特點。又喚起了大家對于全景攝像機的再度關注。隨著大家對視頻監控質量,以及監控角度的日益的看重,如何能夠在更加經濟的情況下實現更加完善的監控,則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糾結的地方。而全景攝像機的風靡也就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過,是不是真的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安裝全景攝像機呢?或者說是不是安裝了全景攝像機,就真能省下建設中的設備成本么?下面就讓我們更加細致的來看看當中的玄機。
全景攝像機真能賽普通?
其實對于全景攝像機的能力,在用戶中也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認為,以全景攝像機的特點,如果依靠其以一敵多的話,并非不是什么難事。而同時又有的用戶認為,監控攝像機雖然可以以一敵多,但是它的限制條件有時候卻過于苛刻,幾乎沒有幾個可以輕易成行的地方。這樣的支出和普通的監控攝像機并沒有差出太多。
其實,從結構上來講,全景攝像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攝像機的內部封裝多個傳感器,通過對畫面的進行圖像的拼接來獲得全景的效果。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上,主流全景攝像機的結構是把幾個上百萬像素的高清傳感器,以視場角為45°或者90°的獨立短焦鏡頭封裝在統一的外殼中,其中將數字處理與壓縮技術等核心功能集成在前端的固件上,通過將幾個單獨的畫面按照用戶的需求集成為180°或者360°的高清全景畫面,然后再有相應的監控系統傳輸至后端的管理平臺。
從這樣的工作結構來看,確實從監控前端的結構上,就徹底解決了監控死角的問題。幾乎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額外付出,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第2頁:帶寬壓力與存儲困境
全景監控隱性多,享受便宜不容易
盡管在前端上,全景攝像機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兼容并包",但是在傳輸和后端的能力上,卻是全景設備鞭長莫及的。
帶寬的壓力
首先,全景攝像機在工作中面臨最大的挑戰便是帶寬的壓力問題。由于全景攝像機比普通的工作覆蓋面更大。所以在工作中,它要比普通的攝像機多出圖像矯正,圖像拼接,虛擬化等許多額外的功能。因而其所產生的信息量也就比普通的監控攝像機更加的龐大。
全景攝像機
而在傳輸過程中,這部分內容必然會占據更多的網絡資源,同時需要存儲海量的數據信息。因此,這對于一般的監控傳輸系統,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在使用中,也需要對系統相關環節的進一步改進。
當前,在降低傳輸壓力方面,業內大多采用兩種辦法。第一種是先將前端的視頻進行壓縮,而后再進行相應的傳輸;或者就是采用先壓縮傳輸,再進行后端服務器修正的方式進行處理。不過,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它對于視頻質量的影響也都是難以避免的。
存儲的困境
其次,就是存儲壓力的問題。如今,在高清需求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全景攝像機的單個鏡頭的信息量就已經十分龐大,而一旦實現整合之后。對后端存儲的巨大壓力將不言而喻。
第3頁:系統兼容性的未知
因此,為了"吞下"這些龐大的信息量,存儲端的改變也就成為了用戶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在當前的應用中,不少的廠商都采用分布式的存儲架構,搭配DAS或者NAS等存儲方式進行工作。而這些相對于傳統同規模系統的投入的話,額外的投資是不可避免的。
兼容性的未知
最后,我們還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系統兼容性的問題。由于當前在視頻監控的系統開發上,并沒有一些太過明確的設計與應用標準。因此,我們已有的后端系統能否接納我們前端的全景攝像機,或者在未來的擴展中,是否能夠實現很好的兼容,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
系統兼容性的未知也是全景監控的一大考驗
而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配置尤其是升級全景攝像機時,有可能會因為系統的兼容性問題而再一次準備好額外的支出。畢竟對于當前習慣用平臺獨立性維護自身利益范圍的廠商來說,這種情況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因此,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盡管全景攝像機在前端的一些方面上,可能具有更強的覆蓋能力,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滿足。但是如果要將其放到整個系統來看的話,則可能就變成了需要面對更多的轉折或者困惑,我們不得不為前端的便利而花去更多的"學費"。所以,全景攝像機到底是給我們省錢還是費錢,恐怕還真不是隨便挑挑就能夠說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