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高精度傳感器的日益精進,尺寸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加敏捷的物聯網技術成為了新的商業發展契機。在IP攝像頭和各類物聯網傳感器的大面積普及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探索如何利用此類設備讓城市更加智能。尤其是在中國高度發展的城鎮化步伐中,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情格外高漲。
那些智慧城市建設道路上的“絆腳石”
據國外“智能城市指標”相關調查顯示,在超過20個國家的330個城市中,22%的城市正在實行智慧城市戰略,而29%的則公開過戰略計劃,而僅有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此毫無計劃。盡管大量的城市全身心的投入智慧城市計劃中,事實證明具有成效的案例卻微乎其微。是什么阻礙了智慧城市建設?
資金是城市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大障礙
對于企業和政府而言,成本永遠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智慧城市背后如何提高效率、改善生活,一旦沒有穩定的資金鏈支撐,所有都會功虧一簣。調查表明,即使是那些完全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市政當局,融資過程仍然困難重重。在各類智慧城市項目融資方式中,城市融資、政府融資、公私合作、共用視野、私營部門和用戶融資都不簡單,36%的受訪者認為,財務障礙是影響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
沒有適合城市定位的戰略設計
在智慧城市的浪潮中,很多信息化水平不足的城市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便投入城市建設中,缺乏根據城市自身定位做出的因地制宜的設計,從而導致智慧城市建設計劃無疾而終。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萬碧玉認為,“根據城市不同形態,建立統一標準。只有統一標準,才會有統一的數據接口和應用體系。因此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確定城市的自身訴求,通過訴求解決問題,做到‘一城一策’,根據不同城市特色定位進行不同策略規劃建設,這是非常重要的。”
舊手段解決不了新問題
目前,很多智慧城市建設還在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相對滯后,市政中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極易形成數據孤島,無法將數據價值最大化。盡管技術在不斷的更新迭代,但涵蓋城市管理、產業發展和市民生活等全方面的城市整體發展規劃仍然缺失,部分城市依舊沿襲往日的發展路徑,忽略了新型城市中凸顯的問題。
如何打造智慧城市?
但對于新型智慧城市到底應該如何實現?業界卻有很多看法。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萬碧玉曾把智慧城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規劃階段(目前大部分城市處于這個階段)、應用階段、發展或提升階段。在規劃階段中,頂層設計作為規劃城市發展的第一步是是非常難的事情,自上而下。但是在具體實施階段則應該自下而上,由點到面進行推進。
另一方面,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表示,這個問題需要從三方面對待:
1. 從建設理念上看,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堅持生態、綠色、集約、智能、低碳的建設理念;
2. 從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看,要注重城市治理、社會發展、智慧產業的培育、傳統產業的轉型、關注城市創新等關鍵領域的智慧智能;
3. 從建設路徑來看,要運用現代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城市信息化進程,注重空間布局和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以此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市民便捷感、安全感、獲得感、參與感和幸福感。
無論如何,智慧城市建設都應該在有序的規劃下逐個完成,按照現實需求,一步一步發展。而這期間,打通數據孤島的同時保證信息安全才是重點,也是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