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項目我國居世界首位
隨著信息通信新技術的廣泛運用,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務、交通、環保、能源、醫療、物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催生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
截至2018年底,我國100%副省級以上城市、90%左右地級以上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計劃和項目。一份最新的德勤超級智慧城市報告顯示,全球目前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項目已達1000多個, 得益于更多政策和投資支持,中國在建項目500個,遠超排名第二的歐洲的90個……
“但是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智慧城市建設整體上還不盡如人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接受采訪時指出,當前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仍面臨頂層設計、數據共享、標準引領不夠,環境問題、技術瓶頸、技術應用落地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設計。
“目前,智慧城市建設存在‘一哄而起’的過熱現象,部分城市未經科學的頂層設計及統籌規劃就競相上馬,使得本有市場前景的智慧項目‘名存實亡’,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全國政協委員楊維剛接受媒體公開采訪時也表示出了擔憂。
智慧城市建設不能一蹴而就
“目前天津中新生態城的智慧城市建設進展順利,水電智慧能源等基礎設施、未來公交系統、智慧燈桿等都有了實質性應用……”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員會副主委、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羅家均接受采訪時,介紹了國內首個借鑒新加坡“智慧國”理念、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情況。他告訴記者,智慧城市建設內涵非常豐富,雖然有了實質應用進展,但以大數據、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系統仍需要“持續的投入和長期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張水波接受采訪時也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與新鮮事物,技術與業務的創新空間非常廣闊、潛力無限,需要建立科學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框架,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和市場調控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發展路徑,做好長期建設投入的準備。
楊維剛委員則提出了“共建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新生態”概念,他認為,在政府層面,要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堅持創新驅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與服務水平,以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
在企業層面,則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智慧城市發展,通過價格杠桿、自由競爭等市場手段來創造多樣化、個性化的智慧應用以及培育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業態,激發市場活力,共建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新生態。陳曉紅建議,從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規劃特點出發,要加大對公共數據資源的公開、共享與使用,利用區塊鏈分離數據擁有權與使用權,盤活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各數據倉庫中的數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