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為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隨著城市化建程的不斷加快,人類需求以及城市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如何在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優化和利用有限的資源支撐城市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城市治理面臨的首要問題。
想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顯然離不開科技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各國政府也紛紛提出依賴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來打造“智慧城市”的藍圖計劃。大數據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產業紛紛向數字化轉型,形成與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相對應的數字世界(虛擬世界)。
而“智慧城市”并非新概念,對于經常被提起的“智慧城市”,大家都有一種似乎了解,但又有些含糊的感覺。目前對于“智慧城市”的解讀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政府、企業、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到底什么才是智慧城市?跟著小編一同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概念解讀:何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理念自問世以來,國內外相關企業、研究機構和專家都對其進行了定義和研究,但其在本質上離不開這幾大特征。
1、智慧城市建設必然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線。智慧城市可以被認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而信息技術是以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等新興熱點技術為核心;
2、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并且相互作用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信息技術與其它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并共同發生作用,促使城市運行更加智慧;
3、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興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面向城市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目標在于對城市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提升以及完善,終極表現為人類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綜上所述,智慧城市是把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融合在一起,將城市信息化推向更高的階段,它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工具和方法,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和智能融合的應用。作為一個城市的整體發展戰略,智慧城市達到提高民眾生活幸福指數、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體現了更高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
智慧城市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形成共識”階段,從理論研究出發,加深概念探討,形成打造智慧城市的共識;其次是“碎片化推進”,在這個階段,智慧城市并沒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推進,僅局限于試點示范,并且在這個過程發展瓶頸逐漸凸顯;然后就是現在到2022年的“資源大整合”階段,這時候的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到達一定水平,將不同領域的城市基礎服務信息實現互聯和互通,借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務體系;最后是“體系化創新”階段,實現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便捷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服務。
從內容上來說,智慧城市包含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應用、智慧服務、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內容,為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此外,真正的“智慧”城市,與業界提出的“人文關懷”理念不謀而合,需具備濃厚的人文氣息,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
關鍵技術:六大技術構筑基礎
從概念到落地,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智慧城市的服務體系架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成熟而不斷完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打造智慧城市離不開哪些關鍵技術?具體來說,包括信息與通訊、物聯網、傳感器、地理空間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
1、信息與通訊技術
建立雙向的溝通渠道對于城市智能化十分重要,而信息通信技術相當于一座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梁,達到綜合民眾訴求建設智慧城市的目。通過信息與通訊技術建立網上資源庫,創建一種集體智慧,進行分析和深度學習,部署優化資源。
2、物聯網技術
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技術好比血管脈絡遍布著整座城市,使智慧城市得以相互連接,進一步交流,更適合管理大都市人口資源。當然,智慧城市所有智能解決方案都基于互聯網,有了互聯網才能聯系起來并且足夠智能地決策自身的行動。
隨著5G時代的來臨,大容量、低延時的網絡傳輸將變為現實,人類將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智慧城市建設也將不如一個嶄新階段。
3、傳感器技術
隱藏在城市景觀中的傳感器無處不在,它是智能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控制系統而言,為了對其環境進行了解通常會配備一系列的傳感器,來采集所需要的數據,再相應調整其操作。傳感器類似于一個將物理性質的參數轉換成電子信號的轉換器,該電子信號可以由人類來解釋,也可以被傳送到一個自動系統中,光、壓力、溫度、空氣濕度、降雨量和各種其他參數都構成傳統傳感器的信號。
4、地理空間技術
無論建立怎樣的智慧城市都必須保證準確,而為了正確的建立就需要正確的方案,這項方案必須是可持續的,這就需要精確簡潔的細節性數據進行支撐。而地理空間技術恰好提供這些底層基礎,以及最終方案的決策支撐。這項技術提供的定位服務能精確找準需求,使其能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地理空間技術為收集數據和轉化數據的觀測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框架,以促進基于軟件的有關智能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實現。
5、人工智能技術
智慧城市是一場數字化革命,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大量數據的生成體現了人工智能的作用,即賦予這些數據意義。AI技術,即人工智能,其目的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 目前,AI技術已經滲透到智慧城市眾多領域,在安防、醫療健康、個人助理、金融等領域有著諸多應用,開始涉足到智慧城市的眾多細分領域,更好地管理電力網、智能交通和醫療設施等中。
6、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的應用是智慧城市中產生的新概念。區塊鏈技術可以獲取數據流。它與智慧城市的融合可以更好地連接所有城市服務,同時提高安全性和透明度。在某些方面,區塊鏈將通過智能合約影響城市,包括協助記賬,處理事務和控制設施管理。智能合同是一種自我執行合同,其條款由買方和賣方直接寫入代碼。它允許在不同的對象之間進行可信的交易和協議,而不需要第三方的調解,使整個過程更安全、便宜、迅速。區塊鏈還可以用于智能電網,以促進實現能源共享這一目前正在流行的概念。
發展現狀與趨勢:探索從未止步
國外智慧城市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島”技術,隨后世界各國陸續推出智慧城市建設目標,直到2010年左右開始在全球掀起一股建設熱潮。國內最早提出這一建設思想的是南京市,但比起新加坡要晚了20年。再到2011年,國內提出或者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地市開始大幅增加,出現小范圍的“井噴”之勢。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正式提出要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這被外界解讀為國家層面已經認可智慧城市發展策略;2014年8月,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牽頭制定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給出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到2020年,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初,智慧城市評價模型以及基礎評價標準體系的國家標準終于出臺,共包括六大標準體系。國標的出臺將會在更大程度上督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情況,能避免當前建設中出現的盲目冒進狀況……
截止2017年,全國已有超過500多座城市啟動或在建智慧城市,隨著數量不斷增加,智慧城市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及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斷凸顯。 智慧城市帶來全球城市的變革,也帶來無限商機,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大力布局,搶奪行業的制高點,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近年來,在百度、阿里、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帶動下,我國以格力、長安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廠商,以小米、科沃斯等為代表的創業創新企業不斷加快在智慧城市行業的布局,成為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的新動力;未來隨著各類企業持續發力,智慧城市服務內涵和外延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行業發展將進入新階段。
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智能的驅動,智慧城市各處置領域的影響與大數據的完善工作同步混合進行,成為驅動數字中國時期新興智慧城市發展的強有原始動力。據了解,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大到3752億元,預計于2021年的投資規模達到1234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1.12%。
結語
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戰略,必將迎合時代的發展開枝散葉,逐漸壯大。各大巨頭紛紛涉足安防產業,瓜分巨大的市場蛋糕,從產業前景來看,中小廠商仍然能在巨大的市場前面分得一杯羹。智慧城市建設才剛拉開序幕,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見證一個智慧城市的鼎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