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座城市的因素很多,但如今以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可以改變一座城市的,將是科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昌樂縣作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智慧山東試點縣、濰坊市物聯網試點縣,已完成平安昌樂、科技礦產管理系統、智慧應急、應急指揮中心建筑智能化、智慧昌樂城域網建設、地下管線普查建庫、智慧照明、智慧城管、黨建視頻會議9個大項;正在建設公共信息平臺、公共數據庫、智慧水務、智慧市政、智慧國土、智慧規劃、運營管理中心7個大項。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這些曾經過于“科幻”、離普通人太過遙遠的概念,開始慢慢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不經意間,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改變城市,我們期待已久的一個概念——智慧城市,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從平安昌樂到智慧昌樂的轉型
說起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平安昌樂,大家并不陌生。簡單來說,平安昌樂建設即城市安防體系建設,就是通過三防系統(技防系統、物防系統、人防系統)建設城市的平安和諧。
位于商務社區8號樓三層的應急指揮中心,面積1600平方米,在這里可以最直觀地感受到平安昌樂建設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高空球系統、全省第一個移動警情實時處理系統、智能交通安全系統、監控系統……平安昌樂投入使用以來,構建了“看得見、查得到、控得住”的城市立體防控體系,對違法犯罪行為形成精準打擊和有效遏制,我縣刑事案件現案偵破率提升至80%以上。全縣治安防控形成了全覆蓋、縣域全封閉的格局,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智慧城市,平安為砥。無論說“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說“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未來發展必然趨勢,這二者之間不太可能再分開對待。平安城市的智慧化發展,推動著城市建設向智慧城市的方向轉型升級。這種轉型不是簡單地在平安城市的基礎上優化升級,而是在平安城市創造的安全大環境下實現全面再創造。平安城市從公共安全出發,側重于治安管控,而智慧城市涉及到公安、交通、教育、醫療、民生、工商、環保等眾多領域,旨在對城市運行的整個過程進行智慧管理,從而推進城市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基礎“大數據” 夯實智慧應用支撐
走進智慧昌樂運維管理中心,點開城市管理綜合平臺的視頻系統,可以任意切換近萬個視頻點位的實時畫面:大屏左側11個框格顯示各鎮(街、區)的即時視頻信息,右側框格則分別顯示實時交通、林業防火、農業基地、城管工地等視頻情況,十余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認真監測著相關視頻數據。
“‘智慧城市’這個名詞已經出現近十年時間,最近幾年從國家層面上的高度重視,各大一線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方向發展,而昌樂作為國家、省、市三級試點,‘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說先人一步,駛上了‘快車道’。”縣智慧辦綜合科科長王磊指著大屏幕接著說,“如果把‘智慧昌樂’比作一個人,那么運維管理中心就是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這里是智慧昌樂建設基礎核心之一,承載智慧城市各類應用平臺,集數據中心、展示和指揮調度、運營維護于一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不見、摸不著的“智慧城市”讓記者充滿疑惑:它如何實現城市管理智能化,進而影響居民生產生活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目前我們看到的是‘智慧昌樂’建設中的一個大項——智慧水務系統。居民生活用的自來水隨著輸送管線的增長,PH值會發生變化、水壓會減小、濁度會變成渾濁。通過智慧水務系統,我們會實時監測相關技術指標的變化和相關設施的運行。通過PC(電腦)端的問題推送和手機端的實時報警,讓水務工作人員及時了解飲用水相關安全指標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王磊通過實例向記者解釋了智能化管理。
在智慧水務系統中,根據我縣水務工作實際和需求,智慧昌樂運維管理中心建立了覆蓋全縣飲用水安全的物聯感知網絡和自動監管體系。一滴水,從水源地、進入水廠處理、流入管網、進入千家萬戶,其生產和輸送全過程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預警。由源頭到龍頭的全程監測,進一步保障飲用水安全,全面提升防汛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智慧水務系統對全縣200個監測點進行數據監測,并根據監測等級高低,設置了最高每十秒一次的數據推送頻次。”王磊說,“這就是‘大數據’,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智慧水務系統的“大數據”,離不開城市基礎設施數據庫的支撐。我縣夯實基礎,打牢應用支撐,優先建設了智慧城市基礎支撐項目。
“一是‘城域網’項目。目前已建成了以智慧昌樂運管中心為核心,上連省市政府,下連10個鎮(街、區)、430個村,橫連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互聯互通的‘城域網’,為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地下管線普查及三維建庫項目。我們完成了建成區1400公里綜合管線、1200公里專業管線和地上構筑物的采集建庫,查明了我縣城區地下、地上管線和設施的現狀,為城市安全運行、其他系統的支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三是建成了空間、人口、法人、構筑物等四大基礎數據庫,為政府實現社會治理、政務管理、政務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和決策依據;四是在建的公共信息平臺項目,是智慧城市的總入口,將支撐展示智慧城市各系統應用、運行。”縣智慧辦副主任朱曉東介紹。
智慧昌樂 以人為本
如何讓數據為社會服務,王磊有自己的看法:“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有效轉變老舊的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最終惠民利民,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和落腳點”。
今天,智慧昌樂建設成果正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凸顯成效。在智慧照明系統應用之前,路燈巡檢全靠人力奔波巡視,寒暑不斷、雨雪無阻,其中的艱辛勞累,從事路燈檢修工作25年的李云平深有體會:“我們兩個組每天晚上要把亮燈的道路巡查一遍,遇到不亮的路燈,一般當即修復,完不成的需要第二天再修。巡查一遍接近200公里,十點以前幾乎沒回過家。”
如今,路燈巡檢有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方式:點開手機上的智慧照明APP,路燈運轉情況一目了然。巡檢人員可以準確、及時地發現路燈故障數量、定位故障地點,電腦控制路燈開放范圍和時間,并通過手機端能實時查看系統發送的設備運行信息,實現故障主動報警、照明遠程控制等功能。
“昨天晚上手機收到一條‘報警’信息,說方山路天橋南頭路燈出現電流超負荷的情況。”李云平翻看消息記錄告訴記者,“我們趕到現場,一檢查發現是路燈的電線破皮,導致兩根電線交叉從而出現短路。有了這個智慧照明的系統,我們能第一時間接到路燈故障的消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方便多了。”
基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智慧照明系統,將照明設施按現實位置定位標注,與管理屬性關聯,實現精細化、可視化管理,并通過單燈節能管理建設,在保證照明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綠色照明、按需照明”,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
在“智慧昌樂”建設過程中,我縣強化系統應用,解決當前迫切需求,針對性地建設智慧政務項目,不斷提升政務管理和服務水平。科技礦產管理系統涉及國土、交通等11個部門、111個終端共享共用,實現對全縣主要礦坑和主要道路24小時無死角監控,為礦產資源治理、道路超限超載整治發揮了重要作用;智慧用電系統覆蓋全縣重點企業和單位,通過物聯網感知用電線路的實時狀況,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用電企業和單位提出各種隱患預警,有效降低電氣火災發生率;智慧市政系統全面管控燃氣、供熱、橋梁、排水、污水、中水等生產、服務的運行狀況;智慧城管在數字城管基礎上,通過統一部署、終端運行和資源共享,構建起一套較為完善的智慧城管管理平臺和組織體系,實現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和動態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滴水的安全飲用,一盞路燈的正常照明,一個井蓋的實時監控……“智慧昌樂”不僅更接地氣,它所帶來的改變,將越來越多的融入百姓生活,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