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息技術發展不僅僅存在于智能手機之中,它已經擴展到城市范圍,并促使其發展為更強大的國家型力量。那么,當物聯網與政府和企業融合時,將碰撞出哪些火花呢?
在德國弗里德里希哈芬市,通過利用互聯網、手機等通信技術手段,患者可以定期將血壓、體重等監控數據從家里傳到醫院的遠程醫療中心,一方面可以持續監控身體狀況并提早確定潛在的風險,另一方面還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建議并減少去醫院的次數;在美國迪比克市,政府利用一系列物聯網技術進行城市武裝,將所有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都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偵測、分析、整合各種數據,還可以智能化地作出響應,服務于市民的需求;在韓國仁川市,政府與思科公司合作,通過整合式的公共通訊平臺,以及無所不在的網絡接入,實現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理稅務、以及智慧化控制房間能耗等事宜。諸多國家的智慧城市進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就是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
智慧國的起源
2006年6月,新加坡啟動了第6個信息化產業十年計劃——“智慧國2015(iN2015)”。該計劃提出創新、整合和國際化三大原則,希望將新加坡建設成一個以信息通信作為驅動的智慧化國度。隨著幾年的不斷創新發展,目前,新加坡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埃森哲咨詢公司2014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在“電子政務”方面,新加坡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術報告》——“最佳互聯國家”評估方面,新加坡排名第二;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6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水平方面,新加坡“網絡就緒指數”名列前茅。
2016年聯合國電子政務報告(新加坡排名第4)
第一個十年計劃提前完成,2014年,新加坡又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十年計劃。據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行銷與宣傳總監吳麗娜介紹,這一步計劃的重點在于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執行,目的使政府的政策更具備前瞻性,除了通過技術來收集信息,更關鍵在于利用信息更好地服務人民。
智慧國的內容存在于方方面面
新加坡外交部長、負責“智慧國”倡議的Vivian Balakrishnan表示,技術將會推動民生水平的提高,包括醫療、交通、以及住房等。關于如何運用技術力量實現這一目的,本文即主要從以上“住房、醫療、交通”三個方面出發,探索新加坡如何將智慧系統與基礎設施整合,改變國家的數字景觀。
一、房屋智能化
在新加坡,超過80%的國民居住在建屋發展局(HDB)承建的房屋中,這大約3200萬人口的居住數據對政府或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金庫,可以利用它們進行各方面的分析。
如此,雨花區周邊被選擇為智慧房屋試點區域。成千套傳感器安置在其中,用來測試記錄家庭用水、用電,以及廢物產生情況。這就加強了公民和企業或政府的合作關系,不僅可以使水電得到最佳利用,廢物管理也可得到改善。
二、老人得到幫助
新加坡是亞洲區域人口老齡化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因為文化中代代相傳的“敬老孝老”思想,與高效工作相比,家庭成員更容易選擇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他們的長輩。間接地,這將對全國的GDP產生影響。
因此,老年人監測系統(the Elderly Monitoring System)應運而生,成為智慧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11月,新加坡志愿福利團體安息日會老人之家和科技公司Connectedlife合作,為大巴窯金吉道第196座Golden Clover的獨居老人安裝家庭無線傳感器。在EMS系統中,傳感器監測老人的活動情況,當監測到老人長時間沒有走動或出現緊急情況時及時向家人報警。將物聯網的概念解釋一下,EMS的作用就是“使老人的家庭成員放心”。
傳感器探測到異常,會立刻發簡訊通知家人
三、城市交通智慧化
一般城市中,日常搭乘公共交通的通勤時間絕對是許多人的噩夢。但在新加坡,Beeline移動應用程序成為了公民的福音。該應用程序能夠檢測車隊的移動,并將其與通勤地點聯系起來,由此給用戶提出新路線建議或座位預訂,減輕通勤帶來的痛苦。
與應用程序相銜接的,是網絡的布局。通過道路設施上、交通工具上安裝的傳感器,相關機構可以實時監測交通活動,及時發現并解決異常,例如擁堵、道路損壞、事故等。因此,在新加坡精心籌備的智慧國計劃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統(ITMS)絕對是一個重要方面。ITMS使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統之間緊密、活躍和穩定的相互信息傳遞和處理成為可能,為出行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實時、適當的交通信息,使其能對交通路線、交通模式和交通時間做出充分、及時的判斷。
智慧國的本質:連接、收集、理解
新加坡已經實現光纖到戶全覆蓋。未來的幾年中,新加坡目標在光纖網基礎上打造一個全國傳感網,從連接、收集、理解三個核心出發,實現智慧國戰略。當然,“連接”是指提供一個安全、高速、經濟且具有擴展性的全國通訊基礎設施;“收集”則是指通過遍布全國的傳感器網絡獲取更理想的實時數據,并對重要的傳感器數據進行匿名化保護、管理以及適當進行分享;而“理解”的含義是指通過收集來的數據—尤其是實時數據—建立面向公眾的有效共享機制,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更好地預測民眾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
為此,新加坡政府將推出關于傳感器網絡、物聯網以及特定領域產品的標準,為邁向“智慧國”的目標做準備,包括傳感器網絡標準,以確保通過各地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進行即時分析,這套標準分公共地點和家用兩個部分;還有物聯網基礎設施設計準則,讓更多電子產品和電腦軟件相互配合使用,同時保護各機構之間互相傳輸的數據不被輕易盜取;以及為醫療、交通和城市生活產品的開發商設計單獨一套標準,用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智慧國:創造更好的生活
直到幾年前,智慧城市還是一個用來描述城市中技術投資堆積的相對術語。然而,物聯網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智慧城市”一詞的含義。如今,智能城市是活的、會呼吸的、跳動著的海量數據,它們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個數字網格。一方面,這種互聯互通性提升了公民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政府也由此能夠監測昂貴資源的消耗,平衡經濟增長與可持續。即使工作量巨大,新加坡十年“智慧國”發展之路并不會太輕松,但筆者認為,在物聯網的支撐之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因為自身基礎過硬,市場環境良好,新加坡的確有望成為全球實踐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桿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