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智慧城市建設究竟是如何進一步帶動安防行業規模的?這要從安防產品的應用領域拓展和技術升級兩個領域來看。
安防行業是伴隨著國家和民眾對安全需求的升級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而且目前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設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安防市場增量?
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安防行業應用和技術升級
智慧城市建設究竟是如何進一步帶動安防行業規模的?這要從安防產品的應用領域拓展和技術升級兩個領域來看。
從應用角度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了安防產品的融合。原有的安防系統建設方式通常是條狀的,只局限于某一個領域之內,通常也只用于滿足安全防護的需要。舉例來說,門禁企業的業務開始向社區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以及智能家居方向拓展。可以說,智慧城市的建設推動了應用領域間的融合,而這種融合則為安防企業基于自身技術優勢擴展業務鏈條奠定了基礎。
從技術角度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了安防技術的升級,從而帶動市場規模的擴大。在智慧的要求下,安防產品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前端攝像頭的智能識別和智能分析功能不斷完善,未來可以在智能交通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并且可以應用到一些非安全相關類的應用當中。
產業鏈橫縱聯合、尋求更多資金來源
正是因為智慧城市建設中對安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整體服務要求,需要安防企業不僅專注傳統的硬件生產,更要著力研發硬件的“智能”水平,讓硬件聽懂人話,揣摩人心,解決需求痛點。這就要求傳統安防企業與IT類企業合作,也就是產業鏈的橫向合作。這種合作能讓安防產品融入信息化色彩,讓攝像頭不僅能記錄圖像,還能自主分析圖像,加上智能芯片的攝像頭可以擔當安防大腦了。
縱向聯合在當今還是萌芽階段,主要指的是安防企業生產產品后對運營服務的規劃,用戶購買產品只是第一步,而長久“粘住”用戶的則是隨后的運營服務。讓用戶從攝像頭中不僅獲得安全,還能從圖像數據等信息中挖掘更多商業價值,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何人不買賬?
從資金來源來看,安防項目多是以城市整體建設為單位,一旦投入就是大手筆資金,這其中更多的做法是采用政企合作,類似“PPP”模式。讓政府提供項目資源和政策支持,讓企業負責建設和后期運營,建成后可以授予企業一定時期的特許經營權,待建設成果初顯成效并得到檢驗后,政府收回使用權用于民生,這樣可以減輕財政壓力,還能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
不得不說,智慧城市建設為安防市場點燃了火苗,能否讓星星之火燎原還需時間證明。至少,目前的安防市場正在邁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軌道,也擴展了安防市場的應用領域,從家居、零售、日常消費等切入擴充業務種類,也讓資本看到希望。
在不斷的合縱連橫、多方融資背景下,安防市場或許迎來新的機遇期,但需要一直秉承的是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平臺架構統一和信息共享利用仍是最大瓶頸,只有攻克兩大難關,才能讓安防市場“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