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不懈努力,我市目前已成為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試點城市、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榮膺中國百強智慧城市、“互聯網+智慧城市”指數全國十強、中國智慧城市推進工作十佳城市、中國智慧城市惠民建設優秀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本報訊 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讓城市越來越“聰明”,是提高城市管理運行水平、提升城市發展競爭力、為人們提供更高品質生活的重要途徑。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我市按照 “理性、務實、健康、有序地推進智慧青島建設”的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智慧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三年來,全市集中推進總投資179.7億元的228個年度計劃項目,截至目前,已有70%以上的項目基本建成和投入運營。
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市成為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試點城市、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榮膺中國百強智慧城市、“互聯網+智慧城市”指數全國十強、中國智慧城市推進工作十佳城市、中國智慧城市惠民建設優秀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我市著力構建“1332”基本架構。其中,“1”是指建設一個基于感知網絡、傳輸網絡、融合型數據庫的城市云中心,“3”是指搭建智慧的市民服務、企業服務、城市運行管理三個系列服務平臺,“3”是指構建工作推進、信息安全、社會成長三大保障體系,“2”是指智慧企業、智慧產業兩大著力點。“隨著大批項目建成,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深入我市各區域、各行業、各領域,成為引領各項工作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模式創新的重要手段。”
我市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在基礎建設、智慧應用、智慧產業三大領域實現全面突破。
在基礎建設方面,我市信息網絡等基礎支撐能力明顯增強,率先建成全光網城市;基礎網絡全面提速,城區光纖接入能力達到100Mbps,移動基站數超過 37000個,4G覆蓋率達到99.9%,移動互聯網接入用戶超過960萬戶,在全國率先完成有線電視雙向改造和數字化轉換;基礎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建設加快,投入使用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柜規模超過10000個,國內重要的互聯網企業陸續入駐,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全市IDC項目全部建成后,機柜規模可達10萬個;基礎數據庫不斷完善,包含給水、排水、燃氣等8大類19種管線、長度9000余公里的地下管線數據庫已初具規模;基礎云平臺順利推進,率先建成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政務云計算與災備一體化平臺。
在智慧應用方面,我市把推進各行業領域的智慧化作為重點,在已經建成的重點項目中,智慧應用項目占到73.3%。其中,我市建成的智能交通系統,使城區公共交通通行效率提升約30%;創新發展互聯網工業,酷特智能、三迪時空、特來電、海創匯等一批開放性的互聯網工業平臺投入運營,雙星、森麒麟、德勝機械等一批智能制造企業形成示范效應;工商、稅務、海關、物價、質量監督、住房管理、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行業的管理智慧化進一步深化;“愛青島”“掌上青島”“智慧青島”用戶超過100萬戶,琴島通卡發放超過490萬張,覆蓋公交車、出租車、隧道、地鐵等領域,并實現與日照、濰坊、煙臺互聯互通。
在智慧產業方面,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帶動電子、軟件、通信、信息服務等產業,以及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產業的發展。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協調發展,形成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競相發展的格局,2016年前三季度完成產值1616.8億元,增長5%;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產業規模 5年來高速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226.7億元,增長19.6%;物聯網產業著力發展,建立港航產業、智能交通、紡織機械等產業聯盟,加快推動射頻識別、多維條碼、衛星定位、貨物跟蹤等信息技術在物流、工業、管理領域的應用;大數據產業加快布局,我市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投資40億元的浪潮大數據項目、投資30億元的中國聯通IDC項目落戶,中國移動“青云”開工,中國電信青島基地封頂,慧與未來城市體驗中心建成開放。
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深入推進城市云中心和智慧城市運行、市民服務平臺建設,推進跨行業領域的融合型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動智慧企業和智慧產業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城市管理與社會服務相協調、城市品質與經濟實力相促進的全國領軍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