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近期,關于“瀏陽河”的重大新聞著實不少。元月16日瀏陽日報頭版報道了《瀏陽河治理引入國際先進模式》的消息;不久前,“智慧中國-瀏陽河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項目正式簽約,瀏陽河生態經濟示范區呼之欲出;與“瀏陽河”、“智慧城市”相關的項目成為了媒體追逐的熱點,而對于百姓來說,最期待的莫過于如何讓“智慧城市”鮮活地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報道中,CSST智慧中國集團的定位甚是吸引眼球。他們將為智慧瀏陽的建設作出不懈努力為目標,重點培育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碳節能技術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發展以智慧旅游、文化創意、休閑運動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加快形成綠色經濟的新引擎。以服務“生態、生產、生活”為理念,將“瀏陽河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打造成為中部地區“美麗中國”生態制造的重要基地。
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幾年前已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筆者對于“智慧城市”更愿理解為一種現代化的既科學又生態的生活。從瀏陽河治理與國際接軌,到瀏陽河生態經濟示范區,包括智慧瀏陽河產業項目建設,最終的結果無外乎是打造宜業、宜商、宜居、宜學、宜游的智慧低碳新城市,進而全面帶動城市建設與發展,真正實現智慧城市落地,并傳承生態文明的理念和文化。“智慧瀏陽河”的項目和舉措,剛好符合前不久召開的瀏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生態美城”戰略,即致力于將瀏陽打造成生態宜居城市。
讓“智慧城市”鮮活地融入百姓生活,帶給人們生活的愉悅,這是滿足市民文化需求構建幸福家園無法回避的“必答題”。瀏陽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歷史風情,形成了瀏陽特有的城市品質和人文氣息。尤其是瀏陽河厚重的文化,讓普通人的生活浸潤其中,透著平實的幸福滋味。
我們不難看出,百姓文化需求正變得多樣化。讓智慧增強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認知感,讓“智慧城市”綻放出新時代華彩。誠如此,我們民生幸福也就有了更加溫暖的內涵,我們的城市也必將留下更多讓人回味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