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最近,“新型智慧城市”被頻頻提及。“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有什么區別?在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上,應該采取什么思路?面對“新型智慧城市”ICT企業策略出現了什么“變奏”?日前,《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太極智慧園區創新中心總經理李存國。
強調國家與城市,城市與城市實現高效協同
智慧城市的建設并非今天才開始,自從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定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之后,世界各國正在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各種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面臨的挑戰不斷變化,事實上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走向深入。
2015年12月在烏鎮舉行的第二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科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理念。其后“新型智慧城市”開始被高度關注和頻頻提及,以福州、深圳和嘉興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試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究竟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與過去的智慧城市有什么區別?
李存國說:“中國電科總經理樊友山對新型智慧城市有過這樣的描述‘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其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措施與體現。”
在李存國看來,新型智慧城市與過去的智慧城市相比較,有幾個突出的不一樣的地方:一是過去談智慧城市,主要是從城市的角度來談高效運營,很少從國家的角度,城市群的角度,中央和地方之間實現高效協同的角度來協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二是過去談對老百姓需求的滿足、對百姓服務的提供,是相對分散的,是從點上需求來推動的,現在希望強調全程、全時的高效服務。三是更加強調網絡空間安全。四是更強調數據共享、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使得決策更科學,配置更合理。
而要實現這樣的新型智慧城市是需要“六個一”的,即“一個開放的體系架構、一個共性基礎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體系、一個高效的運行中心、一套統一的標準體系”等“六個一”。
李存國認為,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在所需的技術上變化不大,但是在建設的內容目標和體制機制上有變化,過去推進智慧城市信息化是支撐,現在的提法信息化是核心動力,信息技術改變監管模式和服務模式。
ICT生態協同推進
李存國表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從目標、內容以及體制機制的變化,同樣也帶來了ICT企業提供相關技術和服務的模式的變化,過各ICT企業為城市進行服務相對是分散的,各自為戰的,而新型的智慧城市建設目標下則要求廠商之間要攜起手來,以生態化和聯盟化、協同化的方式組織起來,共同為城市服務。
李存國提及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這個聯盟是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于2015年12月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成立的,目前成員已由初期的22家增長至60家。最近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第一屆聯盟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電科被選舉為理事長單位。而太極是中國電科執行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撐單位。在深圳、福州和嘉興這三個新型智慧城市首批標桿市的建設上,太極主要扮演集成商角色,目前這三個試點城市的頂層設計已經通過評審,相關實施工作正在積極穩步推動中。
李存國從聯盟以及太極在新型智慧城市中所做的事情,談到了眼下企業級市場的變化。李存國說,目前大家都在談生態,都在提及未來的公司是生態公司,我們也在思考太極如何在新的形勢重構競爭力。要想成為領頭羊型的公司,就必須能夠在執行國家戰略的重大項目上真正扮演國家隊,“國家有事情想到你,其他企業愿意跟著你”,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生態公司和平臺公司,所以從戰略上到產品技術上都需要朝這個方向去推進。而在新型智慧城市上,太極通過這些年的積累,在頂層設計能力和平臺的構建能力上都有比較強的競爭力,可以帶領聯盟上的企業一起去服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