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大腦、城市生態圈、5D城市、人工智能……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各種高科技、高智能的智慧城市技術和建設構架讓人眼花繚亂。
智慧城市建設如何向前推進?許多業界專家認為,應更多靠建設方法、方案和產業上的突破。“就信息化技術、建設技術而言,我認為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清華同方副總裁周俠表示。
“智慧是一個虛擬的東西,人智慧不智慧,是由大腦決定的。”周俠認為,人體大腦是在處理大量信息組成的數據后作出決策的,城市與之類似,因此大數據將決定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高度。
以大數據為核心搭建解決方案,已經成為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大趨勢。本屆智博會上,華為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圈的新概念,并展示了其“一云二網三平臺”的智慧城市方案,即依托一個云數據中心,架構城市通信網和城市物聯網,創建ICT(信息和通信技術)能力開放平臺、大數據服務支撐平臺和業務應用使能平臺。
清華同方則提出了“智慧城市大腦”的一體化大數據智慧中心概念,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大數據智慧分析系統,全面破解“大城市病”。比如,北京市推出單雙號限行政策,每日的限行尾號的確定是基于習慣性排序,結果造成限行尾號為4、9時非常擁堵。科學的數據分析則可以調查出每個號有多少車,同每天限行車的數量相平衡。
此外,“千篇一律”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通病。“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實用,不能是花架子,要保持城市的內涵。”周俠直言,每個城市各有特色,有旅游型城市,有工業型城市,所以要以“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實現“一城一色”。
例如,工業型城市可以從產業發展特色入手,旅游城市重點以智慧旅游、拉動產業發展角度入手,宜居休閑城市可以從惠民、環保、綠色的概念入手。“如果只按照一個模式規劃智慧城市,個人認為違反了市場規律。”周俠說。
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的另一大難點是資金和落地問題。雖然有國家提供的專項資金支持,但畢竟是杯水車薪,難以起到主導作用。由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的融資成本相對信托和融資租賃較低,很快成為地方政府籌建智慧城市的選擇。
“既然PPP模式建設智慧城市,中央支持,地方又歡迎,企業也紛紛投入,資金問題應該迎刃而解。可事實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家一哄而上,但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清華同方智慧城市泛集成事業部總經理夏宗春告訴記者,不僅政府部門動力不強,企業也缺乏積極性。
夏宗春補充說,一些企業不愿意運用PPP模式,主要是因為收益不明確,收益的時間節點也不明確。風險太大,導致金融機構也不敢過多投入。而收益不明確,又與項目驗收標準的欠缺有關。
夏宗春建議,PPP模式需要建立一個標準制定機構,或者是驗收機構,明確驗收標準;另外要細化收入,最好收支兩條線,收益做收益,運營做運營。
有觀點認為,對智慧城市建設中投入的社會資金,需要政府對收益作出兜底承諾。對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擔憂。“這個底到底是多少?如果你的收益不明確,那么這個底也就不明確。”內蒙古阿拉善盟副盟長田德志回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