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應當有怎樣的底蘊和氣質,才有可能被建設為智慧城市?城市管理者又該如何巧用智慧城市建設提升科學管理城市的能力?在2016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有兩座城市的“智慧”之路或許能給人們帶來啟示。
說到安徽省,不少人首先會想到黃山。從地圖上看,安徽省最南邊的城市是黃山市,最北邊的城市是淮北市,黃山因山而得名,淮北過去是因煤而出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礦產資源驅動型的城市。
今天的淮北為什么要建智慧城市?在淮北市市長黃曉武看來,第一個“硬背景”是這座城市區位優勢明顯,正好處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而另一個原因與這座城市的過去有關———淮北市在過去是因煤而生、因煤而建的原煤城市,即便是現在,其電力裝機也超過了700萬千瓦,這樣的電力資源優勢,恰好符合打造黃淮海大數據試驗區、大數據中心對于直供電的要求,還可以為建大數據中心降低成本。
優勢有了,但要建成大數據實驗區、大數據中心,落腳點是什么?黃曉武表示,第一步是成立領導小組,推動各種資源整合。第二步是合理規劃,在全力支持煤炭企業做減法的同時,還要在構建包括智能化的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全面的城市公共信息共享服務體系、便捷化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精細化的城市創新管理體系、全方位的智慧城市運行安全保障體系以及更加優化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六大體系方面做好加法。
做好了這些,不僅可以扶持智慧產業的發展,也為改善民生、打造立體便民服務圈創造了條件。而要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政府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對此,黃曉武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同樣包括了智慧政務,淮北市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清單之外無收費。最近,他們又打造了公共服務和中介服務兩個清單,這些權力清單都實現了網上運行,“我們現在網上運行的事項是13088項,實現了最快捷的行政審批”。
與淮北市相似,在浙江省,以“金華火腿”名揚四海的金華市,最初選擇建設智慧城市的原因之一也是區位優勢。
據金華市副市長邵國強介紹,金華是江南的一個小鎮,面積有1.1萬平方公里,七分山一分水兩分地,自然資源不算富庶。但是,作為浙江省第二大信息港,金華處于全國“八橫八縱”干線光纜傳輸網的節點上,擁有兩條國家一級和10條國家二級光纜干線,實際出口帶寬已超4800G。同時,作為浙江省首個“寬帶中國”示范城市,通過三年建設,寬帶基礎指標均提前超額完成,城市家庭20兆和農村家庭4兆以上寬帶接入能力均超100%,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92.3%,所有4791個行政村均已通光纖。
即便擁有建設智慧城市的硬件條件,金華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構思上依舊下了不少功夫。
2012年,金華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構想,并被列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邁出了先行先試的重要一步。為舉全市之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金華市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智慧城建設領導小組,整合多部門力量,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到2017年建成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智慧金華”。
智慧城市的關鍵詞之一是智慧產業。對此邵國強表示,在此方面,金華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智慧物流、信息軟件、互聯網娛樂、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信息產業,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
談到政府在推動智慧城市中的作為,邵國強同樣提到了智慧政務、網上政府:“我們通過互聯網建立了網上政府,把原來政府這些權力清單、投訴負面清單、政府責任和部門之間的管理統統放在網上,變成一個透明政府,看得到的政府;在商事服務方面,比如工商注冊登記等,也進行網上辦理,我國‘五證合一’第一張的證書制造就是金華市發出的;另外,我們還建立了微政務平臺,提高了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