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議題涵蓋城市規劃、城市群建設、戶籍改革、海綿城市、文化科技發展等領域。時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層面進行專門研究部署,且近期高層頻頻開會(包含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對城市工作做出指示,預示著我國城市工作將迎來新一輪投資建設。
城市投資建設方向: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綜合治理等。
此次會議特別指出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為此,需大力發展海綿城市優化城市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城市提升管理水平,開展生態修復再現青山綠水等。我們認為,此次城市工作會議,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和綜合治理是公共事業/環保領域中受益最大的主線,建議密切關注。
海綿城市:政府大力推行,“十三五”投資近萬億。
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計劃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利用。2015年4月選取16個城市進行海綿城市試點,補貼規模超200億。按照2020年20%的城市面積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總投資達9954億元。建議關注具備海綿城市規劃咨詢、工程建設運營投資等全產業鏈服務ST華賽和政府合作基礎良好、擴張預期強烈、以PPP模式快速搶占海綿城市建設的東方園林。
智慧城市:智慧環境監測網絡將建立,關注監測板塊。
智慧環境是智慧城市重要組成部分,近期各地霧霾事件頻發,建立城市智慧監測系統迫在眉睫。智慧環境不僅僅是監測設備網絡的鋪設,而是集城市環境質量監測、應急預警、指揮系統、公眾服務平臺等于一身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實現監測方面的大數據處理,甚至會延伸到環境治理環節,智慧環境的訂單將更多、更大的形式釋放出來。關注聚光科技、雪迪龍、先河環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