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記者獲悉,武漢市風環境研究獲得首屆“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獎”,這一獎項由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和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共同舉辦,研究顯示武漢三鎮將打造穿堂風廊道理念獲得國際關注。
城市風環境研究,是減輕城市污染擴散、熱島效應、改善公共空間舒適度的創新思路。武漢屬于夏高溫、冬季冷、濕度大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3358.35平方公里的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因此,進行武漢城市風環境及風洞研究就成為保障遠景空間戰略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舉措。
武漢于2012年啟動風環境的宏觀研究,今年起開始研究微觀風環境。根據研究成果,武漢市將強化長江、漢江作為武漢市區天然通風廊道的作用,建設武昌、漢口、漢陽各具特色的區域性連通水系,依托連通渠建設20-50米寬的通風廊道。
規劃設想具體為:打通龍陽湖、墨水湖到長江的風道;打通湯遜湖、巡司河、南湖到東湖的城市濕地風道;打通東湖、沙湖到長江的風道;連接漢口五湖公園,形成漢口片區的濕地通風道,最終形成長江、沙湖、大東湖、后官湖、湯遜湖5條主要風道。風道廊道上的建筑群宜低密度、較通透,以此促進空氣流通。
據了解,“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獎”的發起方之一是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擔任主席的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該獎項通過獎勵在綠色、生態、低碳、智慧等領域取得良好效果和實踐經驗的中國和歐洲城市,促進中歐加速綠色城市、生態城市、智慧城市的深入交流與長期合作。
武漢市作為本次獎項的獲獎單位,受邀參與本次論壇并就風環境方面的研究進行展示。論壇與展示活動中,中國武漢、深圳、荔波,法國巴黎、圖盧茲、斯特拉斯堡、米盧茲,西班牙彭特維德拉、巴塞羅那,意大利卡利亞里、瑞典馬爾默、波蘭弗洛茨瓦夫等城市做了在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