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張智慧在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街道果園路社區上班,她有一個頭銜:社區網格員,社區居民都親切叫她“格格”。
2011年3月,張智慧通過公開招聘,成為宜昌市第一批網格員。當上“格格”之初,張智慧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入戶調查”,對每家每戶的人員信息進行登記。
果園路社區共有103戶、281名居民,此外還有商戶8家。“一開始,住戶特別不理解。90%的住戶都不愿意開口,需要我反復多次做工作,他們才愿意把家里的基本情況告訴我們,然后我再錄入到手機‘社區E通’系統里。”張智慧說。
張智慧所稱的移動“社區E通”,只是宜昌市構建“智慧消防”信息系統的一個縮影。
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現有消防官兵700余人,承擔了全市2.1萬平方公里內的43萬戶居民家庭、1.8萬個商業門店、2494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188家火災高危單位以及三峽、葛洲壩樞紐工程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消防力量不足與保衛任務繁重的矛盾比較突出。
自去年以來,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充分依托“網格化管理”和“城市公共信息”兩大平臺,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前沿信息技術為手段,整合共享,建立了“智慧消防”信息系統。
“‘智慧消防’有效解決了以往消防管理‘信息采集難、防滅信息不共享,聯勤聯動不及時’等難題,實現了網格式覆蓋、動態化監控、防滅火聯勤、精確化調度、科學化指揮,為保障宜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金建立說。
1.1萬名“格格”實時采集消防大數據
“網格員也是一個蠻辛苦的工作。”張智慧記得,當上“格格”伊始,她磨破了嘴皮,一天也只能采集到兩三戶的基本信息,后來情況才慢慢好起來。為了把社區103戶居民的信息采集完,她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
宜昌市網格管理中心主任周成剛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作為全國35個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模式試點城市之一,宜昌市政府按照城每300戶左右標準,農村以村民小組為基礎,將全市175個社區、1436個村劃分為1.1萬個網絡,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并組建市、區、街辦、社區四級網格管理機構,綜合管理網格事務。
全市1.1名“格格”都有一部由市網格中心統一配發的手機。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趁此機遇,將消防安全“嵌入”網格管理,明確網格員負責“十小場所”“居民住宅”兩類對象,承擔信息采集、隱患排查、宣傳教育、應急救助4項職責。由此,宜昌消防安全管理由以往的“市-區-街辦-社區”四個層級,延伸至“網格”末端。
張智慧采集的信息,上到社區里一棵大樹,下到一個井蓋子,算得上“上天入地”。
像張智慧這樣的“格格”,果園路社區共有17名,“格格”們的招考有兩個基本條件:大專以上學歷,35歲以下。目前,已有研究生學歷的“格格”在社區工作。
這幾年,果園路社區只有一次“冒過煙”,是因為社區花鳥市場邊上的一根電線著火。只用了不到20分鐘,火就滅了。
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副支隊長馮明靜說,“智慧消防”信息系統將“格格”們采集的基本信息和消防部門采集的專業信息結合,自動對各類信息進行關聯比對、綜合整理。消防支隊再選擇人口、建筑、道路、交通、水源、視頻監控等11類消防安全實際所需的數據,疊加到電子地圖中。消防官兵在監督檢查時,同步更新確認,逐步構建了宜昌全市統一、聯通共享、功能齊全的消防信息平臺。
目前,宜昌市“智慧消防”信息系統已采集共享43萬戶家庭信息、33萬條城市部件信息、7.7萬條消防水源等業務信息。
物聯網讓安全監管動態化
在發揮網格員“線下”作用和采集到的消防大數據的同時,宜昌公安消防支隊從破解基層“人少事多”和“隱患治理難”等癥結入手,依托“線上”技術,讓“互聯網 ”下的消防安全監管真正做到監督管理群防群治,實時實用。
利用物聯網技術,當地消防部門接入街面視頻探頭和單位監控信號,匯聚了大量的城市視頻監控信息,形成視頻信息資源庫,并通過智能分析各種視頻監控信息,動態監管易燃易爆物品運輸、消防通道堵塞等違法行為。
通過“二維碼”技術,消防部門對188家火災高危單位、2494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設施實行標識化管理,并通過手機App掃描的方式,詳細記錄數量種類、動態檢查完好情況。
宜昌公安消防支隊將火災隱患整治納入社會矛盾聯動化解體系,聚合公安、住建、規劃、水務等20個部門監管職能,規范消防事件聯勤處置程序,建立上傳、流轉、辦理、回告、反饋工作閉環。
按照“消防支隊監管火災高危單位、網格員巡查一般十小場所”的分片包干原則,全市43萬戶居民家庭、1.8萬個商業門店自動被分配到對應的網格,由網格員對照“安全出口”上鎖、堵塞疏散通道12類消防事件,在一線開通消防巡查并勸阻整改。無法當場整改的,上報并同步流轉“智慧消防”信息系統,由消防及相關部門聯動核查,按責督改。
據統計,今年以來,宜昌市受理的23萬余件消防事件,90%由網格員或在“系統內”化解,僅有10%的火災隱患需要消防部門直接督辦整改,做到了“小隱患不出網格,一般隱患不出社區”。
云計算為實戰提供“精準化”滅火救援
據宜昌市消防支隊司令部副參謀長李華杰介紹,宜昌市公安消防支隊共享了公安、住建、房管、規劃、工商等部門的人口、地理、建筑、道路、視頻監控等基礎數據信息,并同步完善了消火栓信息、消防站位置、消防車軌跡、建筑消防設施、滅火救援預案等信息補充進城市公共信息系統,可以直接定位事故現場并掌握周邊水源、交通、重大危險源等情況,實現“精準化”滅火救援的“兩快一全”。
一是快速精準確定事發地點。在網格員對所有建筑物完成基本信息錄入和地理坐標標注的基礎上,支隊消防官兵利用消防綜合應用系統的手持終端對轄區的重大危險源、普通建筑、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場所等重要場所開展熟悉及資料錄入工作,全面掌握其位置分布、內部人員、消防設施、聯系方式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制作滅火救援預案并上傳系統。一旦發生火災,消防官兵可以第一時間利用消防綜合應用系統定位至著火建筑,并迅速調出該建筑所有有效信息,以供滅火救援指揮決策。
二是快速擬制救援最佳線路。系統采用空間地理信息技術(GIS),在指揮中心1∶500電子地圖上直觀顯示“人、房、物”等基礎信息及分布情況,并結合GPS系統實時定位消防車輛位置,確保消防第一出動、增援力量、車輛行駛路線和戰斗車輛擺布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最大限度地節約接警出動的時間,保證消防人員和車輛裝備在第一時間抵達事故現場。系統應用以來,宜昌市滅火救援到場時間平均縮短了近20%。
三是全面掌握事發地情況。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指揮員可以通過豐富的城市信息,直接查詢定位到災害事故現場,并通過建筑基本情況查詢掌握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重要部位、責任人及聯系方式;通過水源統計查詢掌握周邊消防水源位置及完好情況;通過人口統計查詢掌握著火建筑居住人員情況;通過中隊營區監控攝像頭、車載視頻傳輸裝置、城市道路監控系統、消防“E通”手持終端、移動3G圖傳設備和車載GPS定位系統實現可視化指揮。
“當前,我市智慧消防信息系統建設基本成型,各類基礎資源信息逐步完善。下一步,我們將以今年冬季防火為新起點,進一步創新整合,強化應用,不斷夯實火災防控基礎,確保全市消防形勢持續穩定。”馮明靜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