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新加坡:從“智慧城市”邁向“智慧國”

責任編輯:editor005 作者:何流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9-21 13:34:34 本文摘自:城市中國網

1965年,被小伙伴驅逐的新加坡,孤立無緣,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背水一戰。經過了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國家,其國家經濟和發展將馬來西亞在內的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遠遠甩在其后。如今,“電子政府“、”智慧城市“已成為新加坡治國精髓,是其引以為傲的名片。

新加坡:孤島求生的智慧發展

所有去過新加坡的人都說,這座名為“城市花園”的國家,除了感受到清新的空氣,花園般的環境之余,最深刻的印象是城市內全面覆蓋的wifi和智能化服務。

從飛機降落機場那一刻起,手機就能接入免費高速的wifi,在這個網絡作為基本生存條件的信息時代,高速便捷的網絡服務只是一個開始。在新加坡,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覆蓋了如此優質高速的免費無線網絡,wifi的存在就如商場冷氣和空氣一樣平常。不僅如此,方便快捷的叫車服務,交通指南已經相當完善。

如此貼心智慧的服務,現在已經深入新加坡國家發展的各個層面:出行、醫療、教育、政務……讓信息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合縱連橫之下發揮了它最大的價值。

隨著新加坡“智慧城市2015”計劃提前完成,“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即將開啟,據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副司長劉本瑋透露,這份計劃是“智能城市2015”計劃的升級版。“這是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藍圖,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個智慧國。”

那么問題來了,新加坡,這個曾經孤立無助的島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獨立島國成形:世界電子產品出口國

1965年,對于新加坡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那一年,新加坡含恨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宣布自治。剛獨立的時候,新加坡就像一座孤島,缺乏國家資源,沒有自身工業,連生活必須的自來水,都只能向馬來西亞討要,而黑幫毒品猖獗,失業人口激增……這一切對于擁有160萬人口的城市國家,獨立成為了一場噩夢;對于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等人,想要帶領國家沖出重圍,同樣是場大戰。

獨立之初,李光耀和當局政府將重心放在制造業上。然而,隨著政企合資企業的失敗,加之1968年英國全面撤軍,使得新加坡經濟雪上加霜。

新加坡原本的英屬海上貿易站,18世紀中葉,英國在東南亞急尋一個能夠停泊船只的港口,來作為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的保障,并能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英國在檳城(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之間建立了貿易站。因此,意識到制造業在國內的發展受阻,政府決定以自身位置優勢,效仿英國管理方式,將經濟發展重心轉移到出口貿易,用各種減稅優惠的手段吸引外資來國投資。作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了如蜆殼石油和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國。

在這些投資中,新加坡大力發展電子業、造船、煉油等制造業。短短十年,新加坡就已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盡管新加坡建國時形勢危急,但1965年,李光耀就已對新加坡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他在廣播里稱,“英國人離開之后,這里會出現一個蓬勃興旺的工商業和通信中心,歷久不衰。”正如參與新加坡“智慧島”建設的李林教授所說,新加坡能成為智慧國的典范,與政府的遠見密不可分。

“電子產業”國發展:奠定智慧國基礎

在經濟騰飛后,政府并未因此放松,他們將目光聚焦到本國基礎建設上。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政府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在

1972年,國家制定了“公共工程五年計劃”,先后進行了交通、電訊、工業區等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及居民區建設。這一時期的新加坡形成了以制造、金融、運輸、通訊業為支柱的多元經濟結構。

就在新加坡基本實現工業化之際,政府逐漸意識到自身的缺陷,長期勞動力的缺乏,具有競爭優勢的制造業空白。因此,新加坡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工業轉型,將發展重點放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上。

而80年代初的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也證實了新加坡政府的遠見,新加坡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力開發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使工業部門朝著自動化、電腦化過渡。從那時起,信息通信技術開始成為政府保持新加坡競爭優勢的焦點,這也應證了李光耀在建國時的預言。

“信息化”國家雛形:智慧島的建立

隨著80年代新加坡戰略的轉型,新加坡開啟了信息化時代,也找到了自身發展優勢,并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從198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方面先后提出了“國家電腦化計劃”、“國家IT計劃”、“智慧國2015”等項目計劃,使得信息通信技術這個新加坡政府作為競爭優勢的焦點不斷放大,也使其從工業國一步步轉型為智慧島國。

設備技術的普及是政府信息化的第一步。19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國家電腦化計劃”,該計劃在新加坡的政府、企業、商業、工廠推廣采用電腦化的應用。在此期間,政府通過“國家計算機化”計劃,“國家IT計劃”兩個五年計劃來加速政府信息化進程。在1980年到1985年間,政府成立了國家計算機化委員會和國家電腦局,旨在政府機構內部普及計算機和推進辦公自動化。當技術得到普及之后,所要做的就是相互溝通,數據的共享,因此,在第二個五年,政府建成了23個政府主要部門的計算機網絡,以實現數據共享,并在政府和企業之間開展電子數據交換(EDI),其中貿易網、法律網和醫療網最為突出。

經過近10年的“國家電腦計劃”,新加坡社會內幾乎所有機構已實現電腦化。當1991年,政府在過去十年的基礎上實施準備科技發展計劃時發現,政府,企業,社會的運行都依靠電腦,于是時任新加坡交通及資訊科技部林瑞生政務部長提出了問題,“一棟建筑物電腦化,叫做智慧型建筑物;一座工廠電腦化,叫做智慧型工廠;但是會不會有一天,新加坡會有許多各自獨立的智慧型個體,每一個電腦系統都不兼容?”于是,政府制定了信息化第二個十年戰略,“國家科技計劃”。該計劃預計,從1991年到2000年,新加坡在行政和技術層面上,解決城市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的問題,將信息共享從政府擴展到全社會,消除“信息孤島”。

在此期間,新加坡還提出了“IT2000計劃”,提出將新加坡建成公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獲得IT服務,1998年全面運行覆蓋全國的高速寬帶多媒體網絡(Singapore

ONE),對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網絡接入服務,新加坡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走入了信息產業的前沿。

當新加坡的信息化已經成為國家的焦點產業后,新加坡像是開動了馬達,一直向前走,以根本停不下來的速度讓一個智慧國度

逐漸崛起。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新加坡又提出了:“信息與應用整合平臺-ICT”計劃(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該計劃目的是推進信息、通訊、科技在新加坡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內的快速成長;使得信息與應用整合平臺-ICT成為新加坡重要的經濟平臺,每一個行業都有能力采用數字化技術應用和電子商務來改變傳統的經濟模式,將傳統的行業改造為知識型的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素質,使新加坡變成為一個信息化的社會。該計劃將成為新加坡在經濟領域、現代服務業、資訊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2002年,新加坡獲頒世界傳訊協會首次頒發的“智慧城市”的榮稱。這也是新加坡從信息化產業走向智慧城市的重要足跡。

建立“智慧國”:打通行業資源脈絡

從實現全社會電腦化,到城市信息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再到信息與應用的整合,新加坡用了3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了這個漁村小國向世界通信科技國的飛躍。但新加坡政府的目標卻不止于此,隨著全球化腳步越來越快,2006年6月,新加坡啟動了第6個信息化產業十年計劃“

智慧國2015(iN2015)”。該計劃提出了創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和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三大原則。其規劃目標是:創建新型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上的創新能力,核心在于提升跨地區和跨行業的資源整合能力。該計劃通過利用信息與網絡科技提升七大經濟領域,即數碼媒體與娛樂、教育與學習、金融服務、電子政府、保健與生物醫藥科學、制造與后勤、旅游與零售。

為了確保“智慧國2015計劃”的目標能夠順利“通關”,新加坡政府制定了4項戰略,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資訊通信產業的發展、人才培養、經濟的提升。具體來說,包括構建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資訊通信產業;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信息化專門人才;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升數字媒體與娛樂、教育培訓、金融服務、旅游零售和電子政府等9大經濟領域的發展水平。

搭建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是新加坡80年代繼“國家電腦計劃”后的又一全新“升級”,建設新一代國家資訊通信基礎。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記者到新加坡實地感受過“新加坡政府的推進方式是通過運營商的上門推廣免費的服務。網絡承建商挨家挨戶上門給居民解釋免費安裝寬帶的好處,安裝后會在用戶門外貼上藍色的專用標識,從而達到示范效應。”

這僅僅只是通訊基礎建設的第一步,該戰略的目標是為了在新加坡全社會搭建通信網絡,因此,“無線@新加坡”項目應運而生。新加坡政府通過7500余個“熱點”(Hotspot),為市民在家和辦公場所以外的公共空間,提供速度高達1Mbps的無線Wi-Fi上網服務。就在上月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針對智慧國所做的報告中講到,目前已有90%的家庭在使用網絡,85%的市民持有智能手機。

當擁有了暢通的通信基礎平臺后,新加坡的無線運營商與合作伙伴們一起推出了諸如設備檢測、無現金支付系統、定點服務和數字廣告等多類企業級應用。當然,這些便民的平臺不僅僅讓市民得益,也讓諸多慕名而來的全球知名企業蠢蠢欲動。目前,新加坡杰出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吸引法國BNP銀行、戴姆勒汽車等跨國公司在此建立其IT樞紐支持全球業務運作,思科、甲骨文等多家公司在其地設立創新中心。

在此基礎上,新加坡順理成章地實現了通過信息與網絡科技提升有關經濟領域、政府和社會的轉型,新加坡吸引了世界上第一個指紋識別的內容相關廣告和亞洲電視論壇的iScreener在線平臺等8個產業項目;

“未來學校”與資訊通信企業合作開發新的教育產品和服務;IDA協助中小企業學習和采用信息通信技術;“新生電腦計劃……

與此同時,“整合”作為“智慧國2015””的三大原則之一,200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全新的電子政府發展理念“整合政府2010”(iGov2010),這也是“智慧國2015”的核心內容,從電子政府(e-Government)

轉變到整合政府(i-Government),政府需要考慮的關鍵已超出了技術層面,而是更加強調以客戶為中心,增進民眾在電子政府中的參與度,強化政府的能力和協同性。比如2008年新加坡推出SOEasy項目,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橫跨政府部門的集成式語音、圖像、視頻和數據辦公環境,通過即時通信、桌面視頻會議和留言板等工具,在機構內部和各機構之間實現安全無縫的協作。

隨著30多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新加坡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領域已經處于了世界領先地位。據埃森哲咨詢公司2014年的研究,新加坡在“電子政務”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聯國家”評估方面,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新加坡排在第二位。

憑借新加坡政府獨道的眼光和遠見,以及政府給力的執行和執著,新加坡的信息產業的發展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動車,正在勻速且快速地向前邁進。今年下半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據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的行銷與宣傳總監吳麗娜介紹,下一步計劃的重點在于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執行,使政府的政策更具備前瞻性,除了通過技術來收集信息,更關鍵在于利用這些信息來更好地服務人民。

關鍵字:SoeasyiScreener

本文摘自:城市中國網

x 新加坡:從“智慧城市”邁向“智慧國”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新加坡:從“智慧城市”邁向“智慧國”

責任編輯:editor005 作者:何流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9-21 13:34:34 本文摘自:城市中國網

1965年,被小伙伴驅逐的新加坡,孤立無緣,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背水一戰。經過了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國家,其國家經濟和發展將馬來西亞在內的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遠遠甩在其后。如今,“電子政府“、”智慧城市“已成為新加坡治國精髓,是其引以為傲的名片。

新加坡:孤島求生的智慧發展

所有去過新加坡的人都說,這座名為“城市花園”的國家,除了感受到清新的空氣,花園般的環境之余,最深刻的印象是城市內全面覆蓋的wifi和智能化服務。

從飛機降落機場那一刻起,手機就能接入免費高速的wifi,在這個網絡作為基本生存條件的信息時代,高速便捷的網絡服務只是一個開始。在新加坡,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覆蓋了如此優質高速的免費無線網絡,wifi的存在就如商場冷氣和空氣一樣平常。不僅如此,方便快捷的叫車服務,交通指南已經相當完善。

如此貼心智慧的服務,現在已經深入新加坡國家發展的各個層面:出行、醫療、教育、政務……讓信息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合縱連橫之下發揮了它最大的價值。

隨著新加坡“智慧城市2015”計劃提前完成,“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即將開啟,據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副司長劉本瑋透露,這份計劃是“智能城市2015”計劃的升級版。“這是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藍圖,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個智慧國。”

那么問題來了,新加坡,這個曾經孤立無助的島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獨立島國成形:世界電子產品出口國

1965年,對于新加坡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那一年,新加坡含恨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宣布自治。剛獨立的時候,新加坡就像一座孤島,缺乏國家資源,沒有自身工業,連生活必須的自來水,都只能向馬來西亞討要,而黑幫毒品猖獗,失業人口激增……這一切對于擁有160萬人口的城市國家,獨立成為了一場噩夢;對于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等人,想要帶領國家沖出重圍,同樣是場大戰。

獨立之初,李光耀和當局政府將重心放在制造業上。然而,隨著政企合資企業的失敗,加之1968年英國全面撤軍,使得新加坡經濟雪上加霜。

新加坡原本的英屬海上貿易站,18世紀中葉,英國在東南亞急尋一個能夠停泊船只的港口,來作為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的保障,并能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英國在檳城(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之間建立了貿易站。因此,意識到制造業在國內的發展受阻,政府決定以自身位置優勢,效仿英國管理方式,將經濟發展重心轉移到出口貿易,用各種減稅優惠的手段吸引外資來國投資。作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了如蜆殼石油和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國。

在這些投資中,新加坡大力發展電子業、造船、煉油等制造業。短短十年,新加坡就已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盡管新加坡建國時形勢危急,但1965年,李光耀就已對新加坡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他在廣播里稱,“英國人離開之后,這里會出現一個蓬勃興旺的工商業和通信中心,歷久不衰。”正如參與新加坡“智慧島”建設的李林教授所說,新加坡能成為智慧國的典范,與政府的遠見密不可分。

“電子產業”國發展:奠定智慧國基礎

在經濟騰飛后,政府并未因此放松,他們將目光聚焦到本國基礎建設上。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政府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在

1972年,國家制定了“公共工程五年計劃”,先后進行了交通、電訊、工業區等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及居民區建設。這一時期的新加坡形成了以制造、金融、運輸、通訊業為支柱的多元經濟結構。

就在新加坡基本實現工業化之際,政府逐漸意識到自身的缺陷,長期勞動力的缺乏,具有競爭優勢的制造業空白。因此,新加坡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工業轉型,將發展重點放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上。

而80年代初的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也證實了新加坡政府的遠見,新加坡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力開發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使工業部門朝著自動化、電腦化過渡。從那時起,信息通信技術開始成為政府保持新加坡競爭優勢的焦點,這也應證了李光耀在建國時的預言。

“信息化”國家雛形:智慧島的建立

隨著80年代新加坡戰略的轉型,新加坡開啟了信息化時代,也找到了自身發展優勢,并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從198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方面先后提出了“國家電腦化計劃”、“國家IT計劃”、“智慧國2015”等項目計劃,使得信息通信技術這個新加坡政府作為競爭優勢的焦點不斷放大,也使其從工業國一步步轉型為智慧島國。

設備技術的普及是政府信息化的第一步。19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國家電腦化計劃”,該計劃在新加坡的政府、企業、商業、工廠推廣采用電腦化的應用。在此期間,政府通過“國家計算機化”計劃,“國家IT計劃”兩個五年計劃來加速政府信息化進程。在1980年到1985年間,政府成立了國家計算機化委員會和國家電腦局,旨在政府機構內部普及計算機和推進辦公自動化。當技術得到普及之后,所要做的就是相互溝通,數據的共享,因此,在第二個五年,政府建成了23個政府主要部門的計算機網絡,以實現數據共享,并在政府和企業之間開展電子數據交換(EDI),其中貿易網、法律網和醫療網最為突出。

經過近10年的“國家電腦計劃”,新加坡社會內幾乎所有機構已實現電腦化。當1991年,政府在過去十年的基礎上實施準備科技發展計劃時發現,政府,企業,社會的運行都依靠電腦,于是時任新加坡交通及資訊科技部林瑞生政務部長提出了問題,“一棟建筑物電腦化,叫做智慧型建筑物;一座工廠電腦化,叫做智慧型工廠;但是會不會有一天,新加坡會有許多各自獨立的智慧型個體,每一個電腦系統都不兼容?”于是,政府制定了信息化第二個十年戰略,“國家科技計劃”。該計劃預計,從1991年到2000年,新加坡在行政和技術層面上,解決城市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的問題,將信息共享從政府擴展到全社會,消除“信息孤島”。

在此期間,新加坡還提出了“IT2000計劃”,提出將新加坡建成公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獲得IT服務,1998年全面運行覆蓋全國的高速寬帶多媒體網絡(Singapore

ONE),對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網絡接入服務,新加坡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走入了信息產業的前沿。

當新加坡的信息化已經成為國家的焦點產業后,新加坡像是開動了馬達,一直向前走,以根本停不下來的速度讓一個智慧國度

逐漸崛起。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新加坡又提出了:“信息與應用整合平臺-ICT”計劃(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該計劃目的是推進信息、通訊、科技在新加坡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內的快速成長;使得信息與應用整合平臺-ICT成為新加坡重要的經濟平臺,每一個行業都有能力采用數字化技術應用和電子商務來改變傳統的經濟模式,將傳統的行業改造為知識型的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素質,使新加坡變成為一個信息化的社會。該計劃將成為新加坡在經濟領域、現代服務業、資訊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2002年,新加坡獲頒世界傳訊協會首次頒發的“智慧城市”的榮稱。這也是新加坡從信息化產業走向智慧城市的重要足跡。

建立“智慧國”:打通行業資源脈絡

從實現全社會電腦化,到城市信息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再到信息與應用的整合,新加坡用了3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了這個漁村小國向世界通信科技國的飛躍。但新加坡政府的目標卻不止于此,隨著全球化腳步越來越快,2006年6月,新加坡啟動了第6個信息化產業十年計劃“

智慧國2015(iN2015)”。該計劃提出了創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和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三大原則。其規劃目標是:創建新型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上的創新能力,核心在于提升跨地區和跨行業的資源整合能力。該計劃通過利用信息與網絡科技提升七大經濟領域,即數碼媒體與娛樂、教育與學習、金融服務、電子政府、保健與生物醫藥科學、制造與后勤、旅游與零售。

為了確保“智慧國2015計劃”的目標能夠順利“通關”,新加坡政府制定了4項戰略,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資訊通信產業的發展、人才培養、經濟的提升。具體來說,包括構建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資訊通信產業;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信息化專門人才;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升數字媒體與娛樂、教育培訓、金融服務、旅游零售和電子政府等9大經濟領域的發展水平。

搭建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是新加坡80年代繼“國家電腦計劃”后的又一全新“升級”,建設新一代國家資訊通信基礎。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記者到新加坡實地感受過“新加坡政府的推進方式是通過運營商的上門推廣免費的服務。網絡承建商挨家挨戶上門給居民解釋免費安裝寬帶的好處,安裝后會在用戶門外貼上藍色的專用標識,從而達到示范效應。”

這僅僅只是通訊基礎建設的第一步,該戰略的目標是為了在新加坡全社會搭建通信網絡,因此,“無線@新加坡”項目應運而生。新加坡政府通過7500余個“熱點”(Hotspot),為市民在家和辦公場所以外的公共空間,提供速度高達1Mbps的無線Wi-Fi上網服務。就在上月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針對智慧國所做的報告中講到,目前已有90%的家庭在使用網絡,85%的市民持有智能手機。

當擁有了暢通的通信基礎平臺后,新加坡的無線運營商與合作伙伴們一起推出了諸如設備檢測、無現金支付系統、定點服務和數字廣告等多類企業級應用。當然,這些便民的平臺不僅僅讓市民得益,也讓諸多慕名而來的全球知名企業蠢蠢欲動。目前,新加坡杰出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吸引法國BNP銀行、戴姆勒汽車等跨國公司在此建立其IT樞紐支持全球業務運作,思科、甲骨文等多家公司在其地設立創新中心。

在此基礎上,新加坡順理成章地實現了通過信息與網絡科技提升有關經濟領域、政府和社會的轉型,新加坡吸引了世界上第一個指紋識別的內容相關廣告和亞洲電視論壇的iScreener在線平臺等8個產業項目;

“未來學校”與資訊通信企業合作開發新的教育產品和服務;IDA協助中小企業學習和采用信息通信技術;“新生電腦計劃……

與此同時,“整合”作為“智慧國2015””的三大原則之一,200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全新的電子政府發展理念“整合政府2010”(iGov2010),這也是“智慧國2015”的核心內容,從電子政府(e-Government)

轉變到整合政府(i-Government),政府需要考慮的關鍵已超出了技術層面,而是更加強調以客戶為中心,增進民眾在電子政府中的參與度,強化政府的能力和協同性。比如2008年新加坡推出SOEasy項目,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橫跨政府部門的集成式語音、圖像、視頻和數據辦公環境,通過即時通信、桌面視頻會議和留言板等工具,在機構內部和各機構之間實現安全無縫的協作。

隨著30多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新加坡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領域已經處于了世界領先地位。據埃森哲咨詢公司2014年的研究,新加坡在“電子政務”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聯國家”評估方面,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新加坡排在第二位。

憑借新加坡政府獨道的眼光和遠見,以及政府給力的執行和執著,新加坡的信息產業的發展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動車,正在勻速且快速地向前邁進。今年下半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據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的行銷與宣傳總監吳麗娜介紹,下一步計劃的重點在于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執行,使政府的政策更具備前瞻性,除了通過技術來收集信息,更關鍵在于利用這些信息來更好地服務人民。

關鍵字:SoeasyiScreener

本文摘自:城市中國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奉节县| 普安县| 霍州市| 宽城| 吴旗县| 唐山市| 克山县| 宁陕县| 常宁市| 宜川县| 广州市| 阿拉善盟| 沈阳市| 左权县| 舟曲县| 滁州市| 阿合奇县| 九台市| 乳山市| 阜宁县| 肥东县| 宿州市| 九江县| 广昌县| 凌源市| 永靖县| 东莞市| 浦江县| 铜山县| 噶尔县| 巩义市| 天长市| 二手房| 平原县| 英山县| 清远市| 德安县| 措美县| 镇雄县|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