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詳解建設中國智慧城市的三個維度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李廣乾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6-16 13:21:12 本文摘自:新華網

一、“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現在來看,“智慧城市”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還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來了,2009年就開始在國內熱起來。但是,雖然已經過去8年的時間了,但是“智慧城市”絕對還是當下一個熱得發燙的概念,在股市還有個“智慧城市板塊”,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們追逐的對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甚至仍然還在規劃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規劃,不久前住房建設部在全國開始了“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據說國家發改委將在今年發布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從現在已知的發展情況來看,當前人們主要從技術和業務應用層面討論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設。具體來說,這些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物聯網(其中尤其是RFID)技術的發展,其次是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第三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第四是上述這些技術在城市信息化發展中的業務應用。而就城市信息化業務應用來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規劃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務業務,如所謂的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但是,目前,我們尚沒有任何人能夠從頂層設計層面去規劃和認識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建設智慧城市。我們仍然是只是延續IBM在4年前從該公司開拓中國信息化業務市場的角度去看待所謂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沒有從我國城市化建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層面去重新理解和認識。

我曾經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們在認識智慧城市時,存在著“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問題。因為,從當前智慧城市發展實際來看,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并不一致,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建設所包含的內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往往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規劃本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而地方政府如地級市則又從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規劃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謂智慧城市規劃,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無線寬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術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猶如一個泥團,在不同的人手里會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當前我國的所謂智慧城市其實一點也不"智慧"。

當前,還存在一種不良的傾向,就是人為地打造所謂的“智慧城市高地”,將當前的智慧城市人為地與之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割裂開來。例如,有人就專門撰寫文章,闡述所謂的數字城市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大區別,認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進,讓人覺得智慧城市是一種橫空出世的產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為某種噱頭,成為一些企業、部門開展新的信息化市場、增加新的公共項目建設的工具。

受這種不良傾向的驅使,我國的城市信息化建設呈現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進一步加劇了業務系統的信息孤島局面。智慧城市建設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積極地推動,而條線業務部門對此并不熱心,因此,盡管條塊分割問題一直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頑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設也不能緩解這一問題。從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建設來看,當前的智慧城市對于如何解決其共同管理模式問題并沒有提供多少建設性的建議和經驗,從這個角度講,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然會面臨諸多的重復建設問題,電子政務建設的各種固有問題仍然會繼續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掩蓋了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建設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

2、企業信息化發展進一步被邊緣化。本來,企業信息化問題一直被認為是企業自身的業務,政府部門主導企業信息化往往會被人認為干涉企業日常經營事務,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規劃中,通常都沒有多少有關促進企業信息化的實質內容。由于智慧城市重點關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社會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中,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更是難尋蹤跡了。

然而,當前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給企業信息化特別是傳統產業的發展創新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技術還是3D技術,都將使得企業的生產制造乃至于市場營銷都發生根本的變化,國外一些學者甚至將這些新技術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大潮,進一步轉變當前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經濟結構,各級政府責無旁貸。在這個過程當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完全應該對于傳統產業信息化建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3、信息網絡安全問題繼續受到冷落。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大量應用到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其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只會更多而不是減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對這個重要問題卻語焉不詳,甚至是采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對于其潛在威脅,我們不得不深表憂慮。

近來,美國國會有關封殺華為中興公司進入美國ICT市場的評估報告,給對這個問題一直熟視無睹的我國信息化建設領域敲響了警鐘。美國一直是世界上互聯網產業的領頭羊,無論是技術還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都引領國際行業發展潮流,然而美國卻仍然要封殺尚未對其構成真正威脅的中國通信企業,其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國內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梳理美國20年來有關信息網絡安全的政策,我們就會發現,美國封殺華為中興遠非貿易保護主義那么簡單。

根據2008年美國布什政府實施、2010年奧巴馬政府部分解密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CNCI)》,信息網絡構成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美國在網絡空間延續其"一強獨霸"地位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為此,必須制定多管齊下的全球供應鏈風險管理模式,必須在產品、系統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種戰略性和綜合性的方式,提高對威脅、脆弱性以及與采購決定相關的后果的認知;開發和應用各種工具及資源,從技術上和運作上減少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到退出市場)中產生的風險;制定新的采購政策和運作方式以反映市場全球化的復雜性;與工業界合作發展和應用供應鏈風險管理標準及最佳操作方式。

CNCI讓人們深刻理解了美國政府封殺華為中興的戰略邏輯,也反過來給國人以警醒,更加地讓我們意識到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實際上,我國在這方面所存在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遠較美國來得嚴峻和緊迫,因為這些威脅不僅來自思科等美國網絡通信企業在我國硬件設施領域的近乎壟斷地位,也來自微軟、IBM、Oracle等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特別是業務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和業務解決方案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從保障國家安全高度建立我國信息網絡安全戰略和管理體系,已經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二、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三個維度及其戰略缺陷

如果我們不是單純地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純粹外來的詞匯,而是將其看作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階段,并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那么我們對于智慧城市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就能夠正確地理解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刻內涵。總的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從更加宏觀層面去豐富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并分析其中的問題。

1、從“兩化深度融合”維度理解智慧城市。很久以來,信息化一直被看作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3.30%]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五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并舉、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路;當前,根據國際經濟不景氣以及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這些重要文件中,信息化都占據重要地位。

從國內外信息化發展實踐來看,信息化工作往往體現為幾個具體的“Logo”。例如,初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后來是數字城市,從2008年開始,智慧城市成為各國信息化工作的主流思路和基本方向。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智慧城市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地方政府層面,尚未與國家的信息化發展大戰略相銜接。所以,雖然我們已經將信息化作為國家層面的最高戰略,但是在具體實施時,并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落實,只注重在傳統產業改造以及電子商務層面著眼(如成立專門的工業和信息化主管機構),而對于信息化的相關工作如城市公共管理、社會發展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資源、標準規范建設等共性技術建設內容方面,則重視不足,缺乏統籌。因此,盡管信息化具有如此的戰略地位,我們在具體實際工作中卻往往難以體現,也就是說,信息化缺乏一個合適的落地實施的戰略戰術安排。這可以看作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缺陷。

2、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維度理解智慧城市

信息化建設直接由IT技術驅動,也因IT技術本身的特性而顯得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自動化,同時更對企業生產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交往形態產生顯著的影響。傳統的信息網絡技術讓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終端進行P2P(對等)的交流,而新一代信息技術則更強調信息的綜合、整合,平臺化功能更為強大。更為重要的是,物聯網將對物體的管理納入網絡化管理中,從而使得人與整個世界都融入一個統一的平臺中。而云計算的發展則進一步使得由物聯網等所產生的海量信息資源的存儲、業務處理、整合管理等問題不再成為難題,大數據技術則為分析這些海量數據、發掘其潛在價值并為決策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所以,與以前的單項IT技術的創新發展不同,近些年來所誕生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具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相互之間圍繞海量信息的產生、存儲、處理、決策分析的、前后相互連貫的產業鏈條的形式集中出現,共同構成新一輪的、威力更為強勁的信息化宏偉浪潮。

這一輪信息化浪潮對于經濟社會的潛在影響,我們尚難以進行預料。但是, 有一點可以預料的是,當前基于傳統的行政區劃而展開的智慧城市建設顯然是不適應這種技術發展要求的。從住建部所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來看,不僅有規模較大的城市,甚至還有城區和縣級單位,顯然有違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的規律。而且,試點本身也未對于如何應對這一輪的產業鏈式信息化浪潮沒有提出有效的頂層應用規劃方案,因此我們難以對這種“摸著石頭過河”式的智慧城市試點寄予過高的期望。

3、從城鎮化戰略維度理解智慧城市

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仍然較低(大約為5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我國的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空間。因此,城鎮化被看作是未來擴大內需、維持國民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3.91% 資金 研報]泉。由于歷史因素,當前的城鎮化承載著眾多的任務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將當前的城鎮化稱之為“新型城鎮化”。根據2012年12月15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型城鎮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要科學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二是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上述對于新型城鎮化的要求,主要是基于當前城鎮化本身的內在要求。其實,在這些要求當中,信息化都可以而且應該發揮重要作用,信息化應該貫穿于城鎮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戰略,城鎮化才可以真正體現出“新型”的時代特征,才可以被稱為“新型城鎮化”。

然而,雖然信息化和城鎮化都被賦予國家戰略地位,但是對于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無論是重大的文件還是具體的業務工作層面(如城鎮化建設),都未對此加以明確。而且,對于當前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理論界鮮有研究,政策上也缺乏銜接和協調。這同樣可以說是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缺陷。

上述三個維度,都從戰略層面討論了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就難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設的真正內涵,智慧城市不僅難以深度融合工業化,也難以深度融合城鎮化。

三、讓智慧城市建設賦予新型城鎮化以智慧

從地理空間來看,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不外乎表現為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大都市的城城郊化及其衛星城市建設,二是中小城鎮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設。然而,比空間擴展更為重要的則是城鎮化的內在質量,而城鎮化質量的提高只有通過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才得以實現。為此,應該采取以下的措施:

1、明確智慧城市建設在信息化戰略中的作用和定位

這雖然看過去好像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但其實這是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事關我國信息化工作的總體布局。實際上,當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受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的驅使,更受到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在需求所迫。為此,必須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新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具體抓手,不僅要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時強調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規范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所出現的混亂局面。

2、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要求,構建智慧城市總體框架

對于大都市和中小城鎮來說,智慧城市建設的內容和重點應該有所不同。對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注重應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無線寬帶、三網融合等為主要內容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解決現代城市病為主要內容,而對于中小城鎮來說,與民生相關的公共管理與服務為業務系統發展重點。智慧城市建設應該刷新當前城市信息化發展現狀,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務應用系統,為人們呈現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設應該與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我國的城鎮化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巨大內需市場,是我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保障。從歷史發展講,城鎮化與工業革命密切相關,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了英國、德國、美國等少數歐美國家的城鎮化,而第二次產業革命則成就了主要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國城鎮化提供了極好的歷史機遇,毫無疑問,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成就我國的城鎮化。

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融合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作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成為支撐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內需市場。但是,從政策層面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尚未與我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實現有效銜接。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部分,國家已經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制定了比較具體的戰略部署,如國務院于2010年10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以及2012年7月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但是,從當前的試點情況來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結合還不夠緊密。今后,應該從總體上加強智慧城市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關聯性,從政府采購等等方面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4、建立能夠融合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信息化建設綜合協調機制

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信息通信產業管理、城市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社區管理服務等諸多領域,而且也與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密切相關,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綜合、統一有效的機制去統籌智慧城市建設。

實際上,任何一個單一部門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都會面臨諸多缺陷,必須建立一種能夠綜合協調各方業務內容并實現資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機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評價指標體系來看,智慧城市試點幾乎包含信息化建設的絕大多數內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備信息化建設的主管職能,其中的很多業務是難以由其一家部門就可以落實推動得了的。在當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發揮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作用,綜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管理功能,通過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頒布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并設立智慧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關問題舉行跨部門協調會議,解決項目建設、業務協同與資源共享問題。

5、建立健全信息網絡安全機制和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我國根本沒有技術和產業主導權,我國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幾乎是完全暴露在跨國公司特別是美國公司的技術掌控之下,幾乎沒有安全可言。在以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信息網絡時代,安全問題更為突出,其潛在威脅也更大。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穩定運行,有必要從保障國家安全高度規劃信息網絡安全,整合當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從具體建設來看,我們可以將其內容概括為實施和管理兩個層面。從實施來看,就是要確保"硬保障"和"軟保障":所謂"硬保障"就是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網絡設施與裝備的絕對可靠,建立一種"可信可靠連接網絡";所謂"軟保障"就是要確保業務系統、基礎數據庫的絕對安全可靠。

從管理來看,具體包括多種保障機制:首先是建立由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主導的國家信息網絡安全審查評估機制,定期發布國家信息網絡安全評估報告;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入侵監測與防范系統,保障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在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政府采購階段,建立嚴格的技術產品資質認定和采購備案制度,對參與投標的內資、外資企業明確其安全保障的可信賴等級;建立健全安全監測及應急反應機制,以便協調各政府部門進行監測,阻止和減少外國網絡間諜機構對我國公共及企業網絡進行網絡情報威脅;等。

6、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物聯網與云計算時代,法律法規問題要比傳統的互聯網時代更加復雜。就我國而言,互聯網法律法規建設存在大量"欠賬",許多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處于無法可依狀態。在物聯網時代,這種局面必須得到改觀。

關鍵字:中國的智慧城市格局城市功能

本文摘自:新華網

x 詳解建設中國智慧城市的三個維度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詳解建設中國智慧城市的三個維度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李廣乾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6-16 13:21:12 本文摘自:新華網

一、“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現在來看,“智慧城市”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還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來了,2009年就開始在國內熱起來。但是,雖然已經過去8年的時間了,但是“智慧城市”絕對還是當下一個熱得發燙的概念,在股市還有個“智慧城市板塊”,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們追逐的對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甚至仍然還在規劃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規劃,不久前住房建設部在全國開始了“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據說國家發改委將在今年發布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從現在已知的發展情況來看,當前人們主要從技術和業務應用層面討論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設。具體來說,這些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物聯網(其中尤其是RFID)技術的發展,其次是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第三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第四是上述這些技術在城市信息化發展中的業務應用。而就城市信息化業務應用來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規劃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務業務,如所謂的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但是,目前,我們尚沒有任何人能夠從頂層設計層面去規劃和認識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建設智慧城市。我們仍然是只是延續IBM在4年前從該公司開拓中國信息化業務市場的角度去看待所謂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沒有從我國城市化建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層面去重新理解和認識。

我曾經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們在認識智慧城市時,存在著“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問題。因為,從當前智慧城市發展實際來看,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并不一致,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建設所包含的內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往往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規劃本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而地方政府如地級市則又從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規劃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謂智慧城市規劃,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無線寬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術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猶如一個泥團,在不同的人手里會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當前我國的所謂智慧城市其實一點也不"智慧"。

當前,還存在一種不良的傾向,就是人為地打造所謂的“智慧城市高地”,將當前的智慧城市人為地與之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割裂開來。例如,有人就專門撰寫文章,闡述所謂的數字城市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大區別,認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進,讓人覺得智慧城市是一種橫空出世的產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為某種噱頭,成為一些企業、部門開展新的信息化市場、增加新的公共項目建設的工具。

受這種不良傾向的驅使,我國的城市信息化建設呈現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進一步加劇了業務系統的信息孤島局面。智慧城市建設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積極地推動,而條線業務部門對此并不熱心,因此,盡管條塊分割問題一直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頑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設也不能緩解這一問題。從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建設來看,當前的智慧城市對于如何解決其共同管理模式問題并沒有提供多少建設性的建議和經驗,從這個角度講,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然會面臨諸多的重復建設問題,電子政務建設的各種固有問題仍然會繼續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掩蓋了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建設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

2、企業信息化發展進一步被邊緣化。本來,企業信息化問題一直被認為是企業自身的業務,政府部門主導企業信息化往往會被人認為干涉企業日常經營事務,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規劃中,通常都沒有多少有關促進企業信息化的實質內容。由于智慧城市重點關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社會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中,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更是難尋蹤跡了。

然而,當前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給企業信息化特別是傳統產業的發展創新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技術還是3D技術,都將使得企業的生產制造乃至于市場營銷都發生根本的變化,國外一些學者甚至將這些新技術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大潮,進一步轉變當前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經濟結構,各級政府責無旁貸。在這個過程當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完全應該對于傳統產業信息化建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3、信息網絡安全問題繼續受到冷落。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大量應用到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其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只會更多而不是減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對這個重要問題卻語焉不詳,甚至是采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對于其潛在威脅,我們不得不深表憂慮。

近來,美國國會有關封殺華為中興公司進入美國ICT市場的評估報告,給對這個問題一直熟視無睹的我國信息化建設領域敲響了警鐘。美國一直是世界上互聯網產業的領頭羊,無論是技術還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都引領國際行業發展潮流,然而美國卻仍然要封殺尚未對其構成真正威脅的中國通信企業,其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國內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梳理美國20年來有關信息網絡安全的政策,我們就會發現,美國封殺華為中興遠非貿易保護主義那么簡單。

根據2008年美國布什政府實施、2010年奧巴馬政府部分解密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CNCI)》,信息網絡構成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美國在網絡空間延續其"一強獨霸"地位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為此,必須制定多管齊下的全球供應鏈風險管理模式,必須在產品、系統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種戰略性和綜合性的方式,提高對威脅、脆弱性以及與采購決定相關的后果的認知;開發和應用各種工具及資源,從技術上和運作上減少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到退出市場)中產生的風險;制定新的采購政策和運作方式以反映市場全球化的復雜性;與工業界合作發展和應用供應鏈風險管理標準及最佳操作方式。

CNCI讓人們深刻理解了美國政府封殺華為中興的戰略邏輯,也反過來給國人以警醒,更加地讓我們意識到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實際上,我國在這方面所存在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遠較美國來得嚴峻和緊迫,因為這些威脅不僅來自思科等美國網絡通信企業在我國硬件設施領域的近乎壟斷地位,也來自微軟、IBM、Oracle等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特別是業務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和業務解決方案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從保障國家安全高度建立我國信息網絡安全戰略和管理體系,已經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二、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三個維度及其戰略缺陷

如果我們不是單純地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純粹外來的詞匯,而是將其看作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階段,并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那么我們對于智慧城市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就能夠正確地理解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刻內涵。總的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從更加宏觀層面去豐富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并分析其中的問題。

1、從“兩化深度融合”維度理解智慧城市。很久以來,信息化一直被看作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3.30%]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五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并舉、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路;當前,根據國際經濟不景氣以及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這些重要文件中,信息化都占據重要地位。

從國內外信息化發展實踐來看,信息化工作往往體現為幾個具體的“Logo”。例如,初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后來是數字城市,從2008年開始,智慧城市成為各國信息化工作的主流思路和基本方向。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智慧城市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地方政府層面,尚未與國家的信息化發展大戰略相銜接。所以,雖然我們已經將信息化作為國家層面的最高戰略,但是在具體實施時,并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落實,只注重在傳統產業改造以及電子商務層面著眼(如成立專門的工業和信息化主管機構),而對于信息化的相關工作如城市公共管理、社會發展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資源、標準規范建設等共性技術建設內容方面,則重視不足,缺乏統籌。因此,盡管信息化具有如此的戰略地位,我們在具體實際工作中卻往往難以體現,也就是說,信息化缺乏一個合適的落地實施的戰略戰術安排。這可以看作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缺陷。

2、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維度理解智慧城市

信息化建設直接由IT技術驅動,也因IT技術本身的特性而顯得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自動化,同時更對企業生產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交往形態產生顯著的影響。傳統的信息網絡技術讓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終端進行P2P(對等)的交流,而新一代信息技術則更強調信息的綜合、整合,平臺化功能更為強大。更為重要的是,物聯網將對物體的管理納入網絡化管理中,從而使得人與整個世界都融入一個統一的平臺中。而云計算的發展則進一步使得由物聯網等所產生的海量信息資源的存儲、業務處理、整合管理等問題不再成為難題,大數據技術則為分析這些海量數據、發掘其潛在價值并為決策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所以,與以前的單項IT技術的創新發展不同,近些年來所誕生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具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相互之間圍繞海量信息的產生、存儲、處理、決策分析的、前后相互連貫的產業鏈條的形式集中出現,共同構成新一輪的、威力更為強勁的信息化宏偉浪潮。

這一輪信息化浪潮對于經濟社會的潛在影響,我們尚難以進行預料。但是, 有一點可以預料的是,當前基于傳統的行政區劃而展開的智慧城市建設顯然是不適應這種技術發展要求的。從住建部所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來看,不僅有規模較大的城市,甚至還有城區和縣級單位,顯然有違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的規律。而且,試點本身也未對于如何應對這一輪的產業鏈式信息化浪潮沒有提出有效的頂層應用規劃方案,因此我們難以對這種“摸著石頭過河”式的智慧城市試點寄予過高的期望。

3、從城鎮化戰略維度理解智慧城市

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仍然較低(大約為5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我國的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空間。因此,城鎮化被看作是未來擴大內需、維持國民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3.91% 資金 研報]泉。由于歷史因素,當前的城鎮化承載著眾多的任務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將當前的城鎮化稱之為“新型城鎮化”。根據2012年12月15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型城鎮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要科學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二是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上述對于新型城鎮化的要求,主要是基于當前城鎮化本身的內在要求。其實,在這些要求當中,信息化都可以而且應該發揮重要作用,信息化應該貫穿于城鎮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戰略,城鎮化才可以真正體現出“新型”的時代特征,才可以被稱為“新型城鎮化”。

然而,雖然信息化和城鎮化都被賦予國家戰略地位,但是對于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無論是重大的文件還是具體的業務工作層面(如城鎮化建設),都未對此加以明確。而且,對于當前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理論界鮮有研究,政策上也缺乏銜接和協調。這同樣可以說是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缺陷。

上述三個維度,都從戰略層面討論了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就難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設的真正內涵,智慧城市不僅難以深度融合工業化,也難以深度融合城鎮化。

三、讓智慧城市建設賦予新型城鎮化以智慧

從地理空間來看,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不外乎表現為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大都市的城城郊化及其衛星城市建設,二是中小城鎮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設。然而,比空間擴展更為重要的則是城鎮化的內在質量,而城鎮化質量的提高只有通過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才得以實現。為此,應該采取以下的措施:

1、明確智慧城市建設在信息化戰略中的作用和定位

這雖然看過去好像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但其實這是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事關我國信息化工作的總體布局。實際上,當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受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的驅使,更受到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在需求所迫。為此,必須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新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具體抓手,不僅要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時強調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規范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所出現的混亂局面。

2、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要求,構建智慧城市總體框架

對于大都市和中小城鎮來說,智慧城市建設的內容和重點應該有所不同。對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注重應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無線寬帶、三網融合等為主要內容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解決現代城市病為主要內容,而對于中小城鎮來說,與民生相關的公共管理與服務為業務系統發展重點。智慧城市建設應該刷新當前城市信息化發展現狀,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務應用系統,為人們呈現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設應該與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我國的城鎮化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巨大內需市場,是我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保障。從歷史發展講,城鎮化與工業革命密切相關,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了英國、德國、美國等少數歐美國家的城鎮化,而第二次產業革命則成就了主要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國城鎮化提供了極好的歷史機遇,毫無疑問,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成就我國的城鎮化。

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融合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作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成為支撐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內需市場。但是,從政策層面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尚未與我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實現有效銜接。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部分,國家已經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制定了比較具體的戰略部署,如國務院于2010年10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以及2012年7月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但是,從當前的試點情況來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結合還不夠緊密。今后,應該從總體上加強智慧城市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關聯性,從政府采購等等方面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4、建立能夠融合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信息化建設綜合協調機制

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信息通信產業管理、城市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社區管理服務等諸多領域,而且也與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密切相關,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綜合、統一有效的機制去統籌智慧城市建設。

實際上,任何一個單一部門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都會面臨諸多缺陷,必須建立一種能夠綜合協調各方業務內容并實現資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機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評價指標體系來看,智慧城市試點幾乎包含信息化建設的絕大多數內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備信息化建設的主管職能,其中的很多業務是難以由其一家部門就可以落實推動得了的。在當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發揮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作用,綜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管理功能,通過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頒布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并設立智慧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關問題舉行跨部門協調會議,解決項目建設、業務協同與資源共享問題。

5、建立健全信息網絡安全機制和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我國根本沒有技術和產業主導權,我國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幾乎是完全暴露在跨國公司特別是美國公司的技術掌控之下,幾乎沒有安全可言。在以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信息網絡時代,安全問題更為突出,其潛在威脅也更大。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穩定運行,有必要從保障國家安全高度規劃信息網絡安全,整合當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從具體建設來看,我們可以將其內容概括為實施和管理兩個層面。從實施來看,就是要確保"硬保障"和"軟保障":所謂"硬保障"就是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網絡設施與裝備的絕對可靠,建立一種"可信可靠連接網絡";所謂"軟保障"就是要確保業務系統、基礎數據庫的絕對安全可靠。

從管理來看,具體包括多種保障機制:首先是建立由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主導的國家信息網絡安全審查評估機制,定期發布國家信息網絡安全評估報告;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入侵監測與防范系統,保障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在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政府采購階段,建立嚴格的技術產品資質認定和采購備案制度,對參與投標的內資、外資企業明確其安全保障的可信賴等級;建立健全安全監測及應急反應機制,以便協調各政府部門進行監測,阻止和減少外國網絡間諜機構對我國公共及企業網絡進行網絡情報威脅;等。

6、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物聯網與云計算時代,法律法規問題要比傳統的互聯網時代更加復雜。就我國而言,互聯網法律法規建設存在大量"欠賬",許多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處于無法可依狀態。在物聯網時代,這種局面必須得到改觀。

關鍵字:中國的智慧城市格局城市功能

本文摘自:新華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武山县| 横山县| 亳州市| 习水县| 泰宁县| 澄城县| 烟台市| 乌拉特后旗| 遵义市| 沭阳县| 团风县| 思南县| 泾源县| 周至县| 桑日县| 子洲县| 临高县| 通城县| 洪湖市| 宁陵县| 木兰县| 鸡西市| 钟山县| 宜城市| 玛曲县| 仁怀市| 尚志市| 北流市| 葵青区| 江源县| 海林市| 长丰县| 大邑县| 渝北区| 明溪县| 大埔区| 桐庐县| 南岸区| 栾城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