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的你,是否細心地打量過身邊路燈的變化?智能照明、馬路探頭早已無法表達路燈的角色,如今的它還可以在無線網絡基站、汽車充電樁、多媒體播放器間隨意切換。
這樣的路燈,就在我們身邊。連日來,杭州瑞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遜盛興奮不已,他帶隊研發的“智慧路燈”集合功能強大,并且很快就要出現在杭城的馬路上。
“聰明”路燈多重角色
在城市的主干道上,每35米就有一盞路燈。作為最密集的城市基礎設施,路燈早已不是簡單的照明工具。周遜盛說:“這個分布在城市里最廣泛、最均勻的物聯網,它的意義非同凡響。基于路燈桿做信息化、自動化的系統建設,城市就‘活’起來了。”
智慧城市建設熱,讓路燈的智能化早已有了許多探索。周遜盛這位典型的工科男,在他的帶領下,“瑞琦”早已成長為一家出色的創意型公司。
路燈桿先是作WiFi覆蓋點。無線網絡全城覆蓋幾乎是多數地方建設智慧城市的首選。在杭州主城區的街道上,打開手機便能搜索到一款叫“i-hangzhou”的免費WiFi。但運營商重新做基站建設是件麻煩事,加上網絡提速要求基站之間的距離縮短再縮短。
“像4G等網絡技術的基站要求是100米以內,正好符合路燈桿幾十米間距的概念。最節省資源的是,原先需要挖路面、鋪電線、豎桿子,現在架設通訊基站可以直接從路燈桿取電,一條路上光纖拉到一端就行了,極大地減少建設費。”周遜盛告訴記者,網絡覆蓋是第一步,擁有“智慧”的路燈將潛力無窮。
這是個物聯網的城市道路,主角就是路燈。杭州東方高新科技園內的一間辦公室內,周遜盛向記者展示起他的最新“作品”。路燈桿離地三四十厘米的地方,裝上了一個一米多高的充電樁,充電樁的正面配上了一面LED屏幕。
和傳統路燈相比,長方體充電樁的搭配讓路燈桿看上去更加“穩重”。在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普及的未來,這樣的設計,電動汽車只需路邊一靠,就可以隨充隨走。
這套裝備早已在北京試點,新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多媒體系統和內置系統的升級。從燈桿廣告到燈桿視頻,充電樁搭檔LED屏讓城市管理成本更低、覆蓋更廣。周遜盛說:“城管可以租用視頻點,發布公益信息。跟網絡結合,車輛檢索、停車誘導系統等增值信息也可以上去。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智慧城市’的最后100米。”
節能與智慧同步升級
6月份,杭州“瑞琦”的智慧路燈就有機會出現在杭州的錢江新城,路燈在城市中擔當的角色將從單一的照明“衛士”,變身一個個聰明的“城市管家”。
這和杭州市的智慧城管建設不謀而合。作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城管是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更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智慧路燈,成了智慧城管推廣中關鍵的基礎設施。但路燈“聰明”了,價格也不便宜,該如何向市場推廣?
在周遜盛的名片上,出現了“浙江大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字眼。“去年開始,我們和‘大云’合作,希望通過節能可以為政府提供一套路燈管理的自動化系統。”周遜盛算了筆賬:杭州市主城區有路燈15萬盞左右,每年電費9000萬元,如果采用LED節電技術,電費將節省一半。
利用節能改造省出來的錢做“智慧路燈”,已經做了十幾年自動化控制的杭州“瑞琦”最有發言權。自動化系統從路段控制發展到單燈控制,從來都和精細化節能改造分不開。智慧路燈不只是一家企業單打獨斗,而應利用優勢互補集群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說,“智慧城市”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社會需求,因此通過需求拉動一些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創新是需要的,但是需求的應用和實質是系統性資源的整合問題。
“對智慧路燈而言,節能僅是一種手段,系統更是關鍵。”周遜盛說,“讓燈桿變成資源創造效益的手段,減輕政府的壓力,同時結合節能等手段,使得政府逐漸健全其管理手段和方法。如果只是為了分成電費而節能,智慧經濟將永遠無法實現。”
開啟城市智慧之路
“如果給路燈桿裝上RFID遠程讀取裝置,那么車輛開過的時候警察就知道是哪輛車,真正可以精確定位,而利用燈桿均勻分布的無線網絡,更可以快速獲取警情并處理。”周遜盛說,這個是一個方向,“大城管”需要城市的管理者站在更高處進行資源的整合和調配,這樣才能真正將智慧城市往前推進。
今年以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紛紛涉足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可以想見的是,互聯網企業的海量用戶基礎及技術支持,必將給智慧城市建設輸入更多有效活力。但已有的實踐證明,技術的背后還是需要踏實的實業來做基石。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一線城市及50%以上的二線城市均已明確提出“智慧城市”的目標及相關規劃方案,卻難見一套能夠真正體現智慧城市內涵的模式。
智慧城市是個靈活的概念,它不只是一套軟件,紙上的方案要落地。在杭州“瑞琦”的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機房內,周遜盛指著幾臺電腦說,就是這里控制著西湖景區所有的景觀照明。“從1999年開始帶隊研發路燈自動化,到目前已經開發了100多種產品。一直很辛苦,但我們堅持下來了。”周遜盛介紹,“瑞琦”90多名員工,研發團隊占了一半。
盡管杭州“瑞琦”在浙江路燈市場擁有不俗的成績:全省70%以上的市場,杭州100%的覆蓋。但在自動化系統的推廣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中間商說功能的時候找這家要方案,買東西的時候再去找另一家。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前,杭州“瑞琦”的路燈智能產品并不受重視,公司的所有效益只能從工程建設獲得,這讓每年百萬元以上的軟件開發支出萬分為難。
自主研發加硬件生產,最終讓“智慧”完美落地。有業內專家認為,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認識模糊,加上地方自身要素資源缺乏對智慧城市搭建的支撐能力,導致智慧城市建設出現“有口號無內容,有規劃無內涵”的困境。杭州“瑞琦”的這種堅守和務實,讓實業在“智慧”運用中活了起來,并且真正拉動經濟增長。
“聰明”的路燈開啟了城市智慧之路。“2014年我們開始提合成的想法,因為這是趨勢。社會發展趨勢就是交集越來越多,但光說不行,得有落地的東西。因為實業是1,商業是0,金融是后面填幾個0,但是如果沒有1,那么連泡沫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