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投資1.13億元打造“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平臺
責任編輯:editor005 | 2015-01-13 13:15:25 本文摘自:重慶日報
政府部門要做城區規劃?連鎖商店期望分析各分店營業狀況?自駕游想找條快捷通道?開車上班哪條路不堵?準備找家小店嘗嘗地道的重慶小面?……只要輕輕一點屏幕,所有關于地理空間信息的需求都能在一瞬間全部得到滿足。這就是“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帶來“云服務、大數據”應用體驗,可迅速為決策提供依據,同時方便日常生活。
據悉,“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是重慶市規模最大的城市綜合信息大數據平臺之一,也是兩江新區智慧城市示范項目之一
通過綜合運用云計算、物聯網、3S技術等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設兩江新區基礎空間數據庫及專題數據庫,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大數據平臺。政府可以通過它推動信息技術在“規、建、管”中的充分融合和應用;企業可以通過它獲取客流量、店鋪密集度信等商業數據;民眾可以通過它得到美食、旅游攻略和實時交通路況資訊。
技術:
快速建模,數據、立體影像全面獲悉
看!星光大道上的路燈、人和小學的操場、財富中心的商店櫥窗、兩江幸福廣場周邊的車站……記者打開電腦屏幕的瞬間便“穿行”在兩江新區四通八達的街道,一切景象都如此立體而清晰展現在眼前。
這可不是什么“穿越劇”,也不是電腦游戲“模擬人生”,而是“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利用自主研發的“基于規則驅動的城市建筑三維快速建模”技術,生成的兩江新區范圍內的房屋建筑以及工業園區模型。其細節精細,包括公園、路燈、樹木等元素都使用三維仿真,形象立體。
在搜索欄中輸入“龍湖西苑小區”,具體的地址和全景影像盡收眼底。拉一下鼠標,就能測量附近的餐廳、茶室距離;圈一下范圍,人口和經濟相關信息立刻顯示,有助智能部門實現建筑、人口、經濟的一體化管理。在高清三維模型的支撐下,民眾足不出戶就能夠獲悉周邊情況,過足逛街癮。
“快速建模技術對兩江范圍內的道路沿線進行了高密度實景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形成了實景與三維模型聯動。較之傳統的城市建筑手工建模方式,快速建模技術在成本和時間方面有極大的提升,節約了建模經費,縮短了建模周期。”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項目的有關負責人錢文進介紹說。
“云”上構建基礎平臺,智慧兩江“耳聰目明”
“云”是對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云服務”則是對信息的集中化和虛擬化管理。好比一個大水庫,客戶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像擰開水龍頭用水一樣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取資源。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樓閣,必須建立在海量、精確的地理信息數據上。因此,建立龐大的動態地理信息數據庫,獲取全方位地理信息資源,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至關重要。“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以“云服務”的思路進行構建,對所有軟硬件、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它的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中收集了覆蓋兩江新區1200平方公里的1:2000、1:10000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和不同比例尺地形數據、不同分辨率遙感影像數據以及建成區范圍內約180公里三維模型數據等。
這就像是打牢地基的同時擴增了水庫,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公眾隨時可以通過登錄“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擰開“水龍頭”,獲取多種多樣、個性化的功能服務,如站在“云”端上看兩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該平臺對數據集成的處理還避免了以往由不同業務部門各自獨立采集處理地理信息數據帶來的弊端,有效減少了多部門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現象。兩江新區健康水系統構建決策支持系統、兩江新區規劃管理與分析系統、兩江導航公眾服務系統、政府決策指揮服務系統等都在這同一個平臺上實現了數據資源的采集和交換,而不用各設數據庫,極大的節約了財政資金。地理信息中心的有關專家幫我們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以往每個業務部門用于數據采集和處理費用500萬元、地理信息服務軟件100萬元進行計算,僅僅通過平臺提供的統一的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和地理信息服務,十個業務部門的節省數就近六千余萬元。
這些智能技術是怎樣作用于現實工作、生活中呢?錢文進回答說:“通過應用示范系統。”他所指的應用示范,屬于“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的重點建設內容之一,其中包括數字規劃、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公眾服務等五個應用示范。數字規劃應用示范系統可實現規劃信息綜合管理、規劃方案智能評估及規劃執法輔助決策等功能。智慧交通應用示范系統能對交通狀態信息進行智能處理、流量仿真并實時發布。公眾服務應用示范系統能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查詢、位置服務等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務。[page]應用:
三維一體統籌管理,建設規劃科學化
“智慧城市”的一大特點是無所不在的信息與城市系統的協作,即利用信息達到城市資源優化配置。隨著兩江新區建設逐步深化,如何全方位服務于政府的招商引資、宏觀決策、精細管理以及城鄉統籌這一功能定位目標,就成了十分迫切的問題。依托于“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的“兩江新區二三維一體化城鄉規劃應用示范系統”便應運而生。
地下設施的管理,對于建設規劃一直是一個復雜的課題。兩江新區二三維一體化城鄉規劃應用系統將地上建筑、地下管線,地下空間數據進行了一體化處理,在同一個畫面中,實現地表設施、地下空間的同步查看,包括地下管線的基本信息、具體施工情況、甚至當前地下車庫的使用情況都可以直接通過查詢一目了然。由此能有效避免在城市設計中因為信息分散而造成的施工偏差。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平臺創造性地提出了“時間、空間、屬性”新三維概念,將“空間維、時間維、屬性維”等信息在同一建筑實體上綜合集成,以滿足城鄉統籌方面建設的需要。
“拖動時間軸,還能夠看到自掛牌成立以來到現在,兩江新區的建設變遷情況。包括多年的影像資料、建筑物模型、相應的人口與經濟數據,幫助用戶直觀了解兩江新區發展過程。”錢文進說。城市變遷能夠反映整個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和成效。兩江新區二三維一體化城鄉規劃應用示范系統以時間維度為橫向標尺,以空間、屬性管理為縱向標尺,以時間軸為基線,采用時間變遷的方式,將多年相關要素信息進行了串聯整合。
高效、優質的信息輸出,服務經濟與民生
“智慧兩江”不僅僅是“技術智能”的兩江,更是“以人為本”的兩江。為民眾提供更好的出行、交通、醫療方面的信息服務,為市場主體健全資源共享機制,提升政府的惠民能力,是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的應有之義。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中國城市擁堵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出租車是城市道路的最多使用者,也是擁堵問題的最深切感受者。“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通過采集出租車車載終端或傳感器系統數據,實時了解兩江新區范圍內幾乎全部主要道路的交通路況,堵車或順暢一目了然,結合各種道路監控系統和交警指揮控制系統數據,形成“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對于民眾,能夠查詢到什么時段什么地段擁堵嚴重,為出行便利提供建議;對于交管部門,能夠提前進行疏導和管制預警,有利于提高道路管理能力。記者進入兩江新區網(http://www.liangjiang.gov.cn)與重慶地理中心合作推出的兩江公共導航系統頻道,可以方便查閱餐飲、購物、住宿、出行、汽車、教育、醫療、房產、旅游、金融、文體、娛樂、生活服務、公共服務設施、行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等詳細資料。對投資者來說,兩江新區的產業布局、重點發展區域、生產基地、兩江新城、基礎設施、兩江機構等最新實時資料也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智能手機已經很普及,多數民眾的智能手機都裝載了地圖應用程序。開車線路、周邊餐飲、景點信息,隨手打開任何一版手機地圖,這些宏觀信息都會有,但如果放大局部,尋找一家小小的店鋪,或者一些偏僻、冷門的地點,常用的地圖偶爾也會開小差。這種導航導不到細微地方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數據太舊、不全。“相比于大家常用的知名電子地圖,基于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開發的‘兩江導航’會更準確。我們專心且集中做兩江新區范圍內的導航。”錢文進說,“‘兩江導航’對于初到兩江的外地游客,就像是一個專業導游,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它能夠提供準確的信息和路線指導。”
除了政務、生活之外,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的共享技術還在商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以一家連鎖超市為例,作為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的用戶,該超市想要知道:“新店選址前期如何快速了解陌生市場?成熟商圈如何挖掘客流潛力?物流配送怎樣降低成本,高效運轉?消費者心理怎樣準確把握?廣告、促銷策略怎樣才能更精準有效?”相關數據都可以通過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在多方數據的整合和分析之后,提供給用戶做投資參考。
隨著城鎮化發展的加速,預計到2030年,城市人口可能多達10億,我們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空間、能源等資源短缺的約束,傳統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將難以解決交通擁堵、醫療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城市監管等問題。以“新三維”信息為基礎的“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通過使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對重新調整城市結構和運行方式,優化社會環境有重大意義。
“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包括數據管理系統、公共服務系統、共享交換系統及運行維護系統四個子系統,基本實現了實體兩江與虛擬兩江的同步有機融合、海量數據的自動獲取與集成管理、信息資源的協同共享交換,為兩江新區建設智慧城市搭建了基礎信息平臺。“智慧兩江”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自2012年起開建,總投資為11370萬元,目前已處于啟動驗收階段,未來工作將圍繞全面支撐兩江新區“智慧城市”建設開展,建立兩江新區各類信息的集散中心,為民眾創造更和諧、便捷、互聯互動的生活與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