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在近些年國內的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反復被提及,已經成為最熱門詞匯之一。與此同時,各大城市也陸續興起了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的眾多項目,可謂“欣欣向榮”。
然而人們所理解的智慧城市,往往將重點放在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上,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解決醫院排隊、保證城市平安等等。本文的主題則是將目光放在工業領域,說說“智慧城市”對于產業轉型升級的話題。
智慧城市建設蘊含巨大商機
智慧城市,簡單的說就是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加強城市智慧化、互聯化的建設,也可以理解為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類似創新型的技術還包括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涉足方方面面。
近幾年,智慧城市的風潮影響全國,在政府的支持下,全國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及省會地區都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據統計,目前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已經達到193個,2013年中國智慧城市的IT規模已經達到108億美元,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將會超過15%。未來在國家的支持下,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將繼續展現巨大的潛力。
同時,其所蘊含的巨大的商機也已經“浮出水面”。目前,智慧城市周邊所涉及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智慧醫療、綠色能源、數據中心、互聯網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及人力、物力,投入肯定達到萬億以上。
僅僅在數據中心的建設方面,政府、企業及服務商都在籌措或已經建設了大量數據中心,供給城市交通、金融及企業等多方面應用,幾乎遍及國內每個城市,甚至有些數據中心直接建立在了內蒙及西部偏遠地區。
新興產業落地離不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依托最新的技術,云計算、物聯網也離不開先進軟件、芯片、網絡基礎設施以及通訊技術作為支撐,以便為城市提供智慧化應用。相反,智慧城市也幫助這些新興產業落地創造了條件。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制造大國,但為了適應全球化及市場競爭的需要,產業革命必不可少。如今正為了甩掉僅僅“來料加工”的帽子,國內高興尖端、創新技術企業已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面對這些企業的則是嚴酷的競爭及需求等問題。國內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正是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其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不僅如此,國內大批IT企業都已經開始涉足相關企業信息化領域,推出了大批ICT、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甚至已經能夠與國外企業叫板,展現了強大的潛力。為推動國內信息化及智慧城市的建設推波助瀾。
兩化融合、智慧城市助力產業轉型
為了加快產業轉型,讓中國真正邁向工業大國之路,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廣“兩化融合”的方針,而在今年“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制定,也為國內工業、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信息化、網絡化等全新全速,加快產業轉型。
有專家表示,中國式的智慧城市不但要借錢西方成功經驗,服務于公眾服務,提升城市交通、醫療、教育及政務等方面的智能化和現代化,而更要將智慧城市的平臺應用于傳統制造業及工業,產業模式、運營模式及商業模式的全面轉型,才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德國工業4.0模式,對于中國制造業領域的觸動非常大。作為一個目前仍然處于信息化初級階段的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不妨不將兩者結合,將智慧城市中的寶貴經驗、技術成果以及案例,借鑒到工業的信息化建設及兩化融合中,何嘗不是事半功倍的嘗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