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速開通了微信客戶端,市民可以登錄微信查詢高速有關信息
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400多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東、中、西部地區,約為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總數的六成。住建部已經宣布第三批智慧城市申報試點啟動,業內人士預計智慧城市將于2014年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雖然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體制機制創新滯后、網絡安全隱患和風險突出等問題,要保證其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各地進行更多的冷思考。
河南智慧城市還是“中學生”
在三門峽,河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震發現,全市出租車車頂都有一個亮閃閃的LED顯示牌,上面輪流做各類企業的廣告,成為城市里流動的信息傳播平臺。
張震了解到,三門峽移動與當地出租車公司合作,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后臺完成車輛監控、車輛調度和廣告更替。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車上還裝了隱蔽報警裝置,一旦發生被搶被劫的惡性事件,出租車司機可用極其隱蔽的方式報警,車頂顯示牌也會實時閃動顯示“我被搶劫,請報警”字樣,為司機安全增加了一道保險。
而在許昌,經過三年多的運行,“智慧城管”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的作用已充分體現,在大數據的整合和共享之下,一個共管和有效監督的“大城管”工作局面已經形成。此外,安陽、鄭州、開封、新鄉、焦作等地的“智慧城管”項目也在良好運行。
張震把河南智慧城市的現狀定義為“有很多亮點的中學生”。
他說,河南的“智慧城市”建設速度并不慢,其中,以鄭州和洛陽為代表的“智慧城市”多項應用都走在了全國前列。但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和規劃,整體發展水平還遠低于浙江等先進省份,和這些“優等生”相比,也就算是個“中學生”水平。
信息孤島是智慧城市“痛點”
9月17日,在鄭州市某醫院調研的張震,面對該醫院按就醫人群分類的省醫保、市醫保、鐵路醫保、新農合四個報銷窗口,對院領導感嘆說:“資源浪費。”
張震曾在英國留學。他告訴東方今報記者,這四個報銷窗口合并為一個,根本沒有技術上的障礙。在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醫保是不分身份的。而鄭州市民每到一個醫院都得辦個卡,這個醫院的卡到另一個醫院就不能用的現象,也讓張震感慨:互聯網技術再發達,也難以解決人為造成的屏障。
這種屏障不僅僅存在于醫療系統。由于工作關系,張震經常開車行走在河南的高速公路上,會看分屬省高速交警總隊和省交通廳路政的監控系統,前者完成路面違章監控和測速,后者管理超載和超限。
“我們也曾想和別的部門共享,能節省不少資金,但沒有牽頭的上級單位,很難。”高速交警總隊指揮中心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由于系統和數據庫不兼容,鄭州公交和地鐵的“一卡通”互通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幾個月。“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智慧城市’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也說明了政府部門利益分割下的‘信息孤島’,正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大瓶頸。”張震說,不光是鄭州,整個河南由于缺乏共建和共享,“智慧城市”下的“信息孤島”正在增加。
張震認為,信息孤島的存在,是智慧城市的“痛點”,造成重復建設,浪費了本就緊張的“智慧城市”建設資金。“需要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建設‘智慧城市’中樞處理中心,把各個部門的數據利用起來。”
智慧城市考驗政府管理水平
談起智慧城市,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是要干什么、與自己有什么關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不久前的智慧城市創新發展峰會上稱,要讓民眾有好的體驗,政府首先應該向社會開放各類數據。他說:“開放性是智慧城市評價的重要指標。”
據鄔賀銓介紹,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有很好的實踐。如美國就建立了統一的數據開放門戶Data.Gov,按原始數據、地理數據和數據工具三種類型開放政府擁有的公共數據。對于平臺上沒有的數據,只要公眾提出,會有專門人員分析和回復。美國交通部門開放航班飛行數據后,有市民利用這些數據開發了航班延誤分析系統,幫助旅客選擇正點率高的航班,這推動了美國航班延誤率從早先的27%下降到近年的20%。
不過,開放數據最重要的是打破部門利益,這要靠深化改革來實現。其次是轉換觀念。有專家指出,不少地方把維穩安防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首要目標,擔心開放數據會帶來負面影響,這需要完善法制,讓“政府開放數據是原則,不開放是特例”。
近來不斷有人提出用三五年建設智慧城市,或者全面建成智慧城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家王家耀認為,這些提法都不靠譜。城市在發展,信息化也在發展,由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一個長期的戰略目標,不是五年十年就過來的。同時,“智慧城市”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有所側重。
這些專家觀點在中央八部委下發的文件中已得以體現。文件在“科學制定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這部分中要求: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構建普惠化公共服務體系,支撐建立精細化社會管理體系,促進宜居化生活環境建設,建立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加快建設智能化基礎設施。基本設施建設被放在了最后。
智慧城市建設不是像鐵路那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推進。物聯網、無線網絡、云計算等只是手段,以人為本才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經濟、政策、管理多管齊下,需要政府、企業、市民共同參與,智慧城市考驗政府的管理水平,智慧城市需要城市管理者、領導者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