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國家信息中心周民:新一代IT技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責任編輯:editor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7-28 07:32:09 本文摘自:賽迪網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部主任周民在演講中表示,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產業加速融合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下一代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飛猛進,在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的同時,又有力推動了原有產業轉型升級,衍生出新的產業形態。早在2010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推進。

周民回顧了近30年信息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在80年代的中后期到90年代的初期,隨著PC機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以計算機為中心的時代。進入到90年代的中后期,到2000年的初期,以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以軟件為中心的網絡時代。進入到2005年、2006年以后,開始有云計算概念,現在云計算已經落地,進入到了云計算時代,在這個時代是以服務為主。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出臺了美國大數據的戰略,經過兩年時間,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是以數據為中心。從前面可以看到在PC時代、網絡時代,大概每一個時代都持續了將近10年時間,進入云計算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相隔也就是四五年的時間,新技術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下一步會衍生出什么樣的信息中心,讓我們拭目以待。

他還將傳統信息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了對比。傳統信息技術是終端、網絡、應用的體系架構。在終端方面PC機,后來的筆記本為主,網絡由開始專網到后來互聯網,在應用由于有了互聯網,服務器、小型機、數據倉庫等應用層面為主的主要工具軟件,共同在一起構成傳統的信息技術。進入到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后,形成了新的云、網、端的體系架構。在終端方面更加多樣化,除了傳統PC、筆記本、手機、智能終端等等發展,使得終端類型越來越豐富。在網絡方面,除了傳統固網、專網和互聯網,無線網絡、移動通信網絡、下一代通信網絡新型網絡不斷出現,使得管道多元化。由于終端類型不斷的擴充,數據量不斷的擴大,這些都要有比較好的存儲環境和服務環境,衍生出云計算,無論是計算虛擬化、存儲的虛擬化,還是網絡虛擬化,甚至到與之相配套的安全虛擬化,數據量大幅增加,以此為基礎延伸出大數據這樣一個新技術。從而構成新一代技術的云管端的體系架構。

城鎮化加速發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城鎮化概念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同時它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第三產業也不斷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地域性質和景觀轉化的一個歷史過程。而我國當前正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轉移,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高人口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實際上城鎮化這個詞早在90年代,“十五屆”四中全會在我國正式的文件里開始出現,在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了新型城市化這樣的詞,并且強調要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可以說城鎮化建設被提到國家的戰略高度,十八大報告以后,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大大加快。

據IBM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發達國家90年代就有7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80%,到2050年將達到88%。在發展中國家,在90年代大約是35%,預計到2020年能達到51%,到2050年能夠達到67%。

從我國城鎮化進程來看,1978年到去年2013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城鎮化的進程是非常快,從目前城鎮化數據看已經超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鎮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建制鎮數量從2173個增加到20113個。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到2030年和205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73%和76%。

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尤其是初期,實現的是一個造城運動,都在做房地產,隨著人口的不斷集聚,城鎮化必須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化是城鎮化的提升機和倍增器,也可以說城鎮是信息化的棲息之地,信息化是城市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發動機。

城鎮化信息化是全方位、多功能、統一、開放、高效、安全的城鎮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是廣義上的數字城鎮或數字城市。城鎮信息化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實際上在前些年說的數字城市概念,在前幾年在很多城市中普遍使用。

智慧城市是城鎮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隨著城鎮信息化的推進,也隨著各種智能化應用的興起,城鎮信息化正向智能化發展,我們已進入智慧城市時代。城鎮化的持續推進,隨之而來引發交通擁堵、能耗增加,社會治安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建設智能化的城市,修建信息化水平更高的道路、建筑、醫院等基礎設施成為迫切的需求;而智慧城市建設正是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舒適的居住環境、通暢安全的交通、便捷的醫療服務、低能的能耗和碳排放、高效的公共服務,無處不在網絡連接等。

智慧城市實際上是面向主要三個領域:一個是政府,也就是電子政務領域。一個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是經濟。再有是面向公眾民生領域。目前在很多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在這三方面都做出不少的成績。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又再一次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城鎮化持續推進,隨之而來引發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必須尋求現代化的手段行之有效的予以解決。城鎮化現代水平的不斷提高,意味著城市規模的增加,更意味著城市管理質量的提高,即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在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的試點名單,同時頒布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指標體系》,這標志著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進入到規模推廣的階段。國家發改委也在從去年開始對智慧城市進行研究,共同給國務院上了一個關于國家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報告,相關意見已經得到國務院的認可,在不久將來以國務院名義發一個國家層面對我們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指導意見。

智慧城市又不僅僅是城鎮信息化的簡單升級,不是傳統的搞信息化技術就可以。智慧城市更全面的物聯,通過城市寬帶固定網絡、無線網絡、移動通訊網絡,以及傳感網絡得以把屬于城市的組件連接起來,從而幫助用戶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實時解決問題,使得城市資源更有效的得到分配,并徹底改變城市管理與運行的方式。

智慧城市是更高效的共享,通過管理體制的改善,確定信息系統的層次性,從而促進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數據的流轉、交換和共享,為應用提供良好的協同工作環境。通過數據的交換共享,使得城市各職能部門不再是信息孤島,將更高效的協同運作,從而推動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說,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一個關鍵點,要突破現有的管理體制,要在管理體制上摸索改善,只有這樣才能打破信息孤島,才能實現信息共享。

智慧城市是更深入的智能。以城市海量的信息資源為基礎,通過全面的物聯和高效的共享,運用先進智能化的技術實現識別、預測和實時分析處理,使得城市運行管理中的人為因素降低,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智慧城市的技術架構可以分為四個層次,最底層是一個感知層,也就是終端、傳感網絡等等。在上面就是網絡層,有互聯網、通訊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等,這些都是智慧城市所用到的網絡層面。平臺層主要是指智慧城市所有數據的聚集,云計算數據中心,智能協作的平臺。一個城市實現智能的話,必須是跨部門的協作,所以是融合的通訊平臺,不光是傳統的電話、視頻等等,還包括短信、微信平臺,都是通訊的融合平臺。在智慧城市建設當中,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在應用層面上主要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實現智能化,電子政務要進一步提升智慧民生。

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各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應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在智慧城市領域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周民認為,移動互聯網是智慧城市的“神經”,為智慧城市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實現互聯互通;云計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臟”,所有數據、所有服務都由它來提供,所以它是一個“心臟”,為城市各領域的智能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平臺;而大數據則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腦”,是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智慧引擎,在這些新技術與新應用的支撐下,智慧城市得以快速推進和發展。

首先,移動互聯網將成為智慧城市的“神經”。移動互聯網作為移動通訊和互聯網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具有移動化、寬帶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實時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佳實踐載體。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在IT產業中掀起了一場“移動革命”,有人說移動互聯網雖然叫一個云的時代,但它所產生對信息化的推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超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地理信息和智慧城市的發展都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移動終端基于位置服務的處境,都將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環節。

移動互聯網被譽為智慧城市的“神經”,有線網絡雖然是固定,但無線網絡是隨機的,所以起到神經作用。既有網絡,又有處決,所以移動互聯網將會給智慧城市帶來無限的發展。

物聯網也是智慧城市中一個重要的技術要素。它在智慧城市應用中有三個主要功能,一個是智能識別。利用分布式的傳感網絡,可實現對物體的智能身份識別,可廣泛應用于物流行業,以及城市部件、車輛、設備、物資和生物等的識別管理。物聯網可集成多種傳感器,通過自組無線網絡實現數據采集和匯總,具有不依賴基礎設施、組網靈活、免布線、免維護、低功耗等特點。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環境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城市管網狀態信息、能源能耗狀況和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日常管理和應急指揮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信息。物聯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定位跟蹤,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跟蹤技術,通過計算信息界點和目標節點的電磁波傳送時間來實現跟蹤定位。

此外,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還能實現互聯互通。物聯網利用無所不在的技術,把互聯網技術和寬帶接入傳輸、無線通信結合起來形成了寬帶移動的互聯網、再把物品結合起來形成物聯網,具體地說,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增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實現生產的管理水平。這是物聯網很多城市當中建設的行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鐵路交通、農業種植、基礎設施、工業生產等等各方面。

云平臺,好比智慧城市的“心臟”,為城市各領域智能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平臺。云計算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服務模式和計算模式,具有虛擬化、伸縮性、多租戶等特點,為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大規模分布式數據管理、面向服務應用集成、快速資源部署等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手段,可以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可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減低知會成本,深化城市的智慧程度。

云計算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動力,同時智慧城市將孕育和催化云計算典型應用的落地與推廣。云計算技術將在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市政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支撐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的水平,讓城市運營更加智慧。

云計算數據中心也是在各個地方、各個城市普遍在做建設工作,里面除了提供傳統虛擬化這樣的功能和服務以外,在上一層還提供定位、計費、認證、支付等服務,在更上一層很多智慧應用也都在提供,很多城市像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等相結合,形成包括手機APP上很多的應用,在手機上可以實現城市一般情況下的電費、水費繳納,包括查詢,當然這都是智慧城市建設中比較低層次的一些應用。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云計算的發展使得智慧城市中所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類型也越來越多,于是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開始逐漸普及,大數據具有信息量最大、信息多樣化、價值密度低、速度高效等等特點。可以說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大腦”,是智慧城市城市建設發展的智慧引擎。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產物。大數據將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數據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同時,智慧城市的建設和應用離不開大數據做支撐,智慧城市的應用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數據采集、分析、存儲和利用過程。

大數據的數據來源是多樣化,同時源頭也是多樣化,這里既來自政府內部的業務系統數據結構化,也來自內部非結構化的數據,同時還來自社交的網絡、移動的網絡、社交的傳感器、視頻等等一系列數據,將這些數據聚集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共行為的分析、法人分析、市場分析、績效分析、風險分析、經營分析等等,最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利用。

關鍵字:信息中心IT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賽迪網

x 國家信息中心周民:新一代IT技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國家信息中心周民:新一代IT技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責任編輯:editor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7-28 07:32:09 本文摘自:賽迪網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部主任周民在演講中表示,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產業加速融合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下一代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飛猛進,在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的同時,又有力推動了原有產業轉型升級,衍生出新的產業形態。早在2010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推進。

周民回顧了近30年信息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在80年代的中后期到90年代的初期,隨著PC機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以計算機為中心的時代。進入到90年代的中后期,到2000年的初期,以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以軟件為中心的網絡時代。進入到2005年、2006年以后,開始有云計算概念,現在云計算已經落地,進入到了云計算時代,在這個時代是以服務為主。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出臺了美國大數據的戰略,經過兩年時間,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是以數據為中心。從前面可以看到在PC時代、網絡時代,大概每一個時代都持續了將近10年時間,進入云計算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相隔也就是四五年的時間,新技術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下一步會衍生出什么樣的信息中心,讓我們拭目以待。

他還將傳統信息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了對比。傳統信息技術是終端、網絡、應用的體系架構。在終端方面PC機,后來的筆記本為主,網絡由開始專網到后來互聯網,在應用由于有了互聯網,服務器、小型機、數據倉庫等應用層面為主的主要工具軟件,共同在一起構成傳統的信息技術。進入到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后,形成了新的云、網、端的體系架構。在終端方面更加多樣化,除了傳統PC、筆記本、手機、智能終端等等發展,使得終端類型越來越豐富。在網絡方面,除了傳統固網、專網和互聯網,無線網絡、移動通信網絡、下一代通信網絡新型網絡不斷出現,使得管道多元化。由于終端類型不斷的擴充,數據量不斷的擴大,這些都要有比較好的存儲環境和服務環境,衍生出云計算,無論是計算虛擬化、存儲的虛擬化,還是網絡虛擬化,甚至到與之相配套的安全虛擬化,數據量大幅增加,以此為基礎延伸出大數據這樣一個新技術。從而構成新一代技術的云管端的體系架構。

城鎮化加速發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城鎮化概念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同時它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第三產業也不斷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地域性質和景觀轉化的一個歷史過程。而我國當前正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轉移,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高人口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實際上城鎮化這個詞早在90年代,“十五屆”四中全會在我國正式的文件里開始出現,在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了新型城市化這樣的詞,并且強調要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可以說城鎮化建設被提到國家的戰略高度,十八大報告以后,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大大加快。

據IBM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發達國家90年代就有7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80%,到2050年將達到88%。在發展中國家,在90年代大約是35%,預計到2020年能達到51%,到2050年能夠達到67%。

從我國城鎮化進程來看,1978年到去年2013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城鎮化的進程是非常快,從目前城鎮化數據看已經超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鎮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建制鎮數量從2173個增加到20113個。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到2030年和205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73%和76%。

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尤其是初期,實現的是一個造城運動,都在做房地產,隨著人口的不斷集聚,城鎮化必須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化是城鎮化的提升機和倍增器,也可以說城鎮是信息化的棲息之地,信息化是城市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發動機。

城鎮化信息化是全方位、多功能、統一、開放、高效、安全的城鎮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是廣義上的數字城鎮或數字城市。城鎮信息化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實際上在前些年說的數字城市概念,在前幾年在很多城市中普遍使用。

智慧城市是城鎮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隨著城鎮信息化的推進,也隨著各種智能化應用的興起,城鎮信息化正向智能化發展,我們已進入智慧城市時代。城鎮化的持續推進,隨之而來引發交通擁堵、能耗增加,社會治安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建設智能化的城市,修建信息化水平更高的道路、建筑、醫院等基礎設施成為迫切的需求;而智慧城市建設正是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舒適的居住環境、通暢安全的交通、便捷的醫療服務、低能的能耗和碳排放、高效的公共服務,無處不在網絡連接等。

智慧城市實際上是面向主要三個領域:一個是政府,也就是電子政務領域。一個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是經濟。再有是面向公眾民生領域。目前在很多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在這三方面都做出不少的成績。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又再一次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城鎮化持續推進,隨之而來引發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必須尋求現代化的手段行之有效的予以解決。城鎮化現代水平的不斷提高,意味著城市規模的增加,更意味著城市管理質量的提高,即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在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的試點名單,同時頒布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指標體系》,這標志著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進入到規模推廣的階段。國家發改委也在從去年開始對智慧城市進行研究,共同給國務院上了一個關于國家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報告,相關意見已經得到國務院的認可,在不久將來以國務院名義發一個國家層面對我們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指導意見。

智慧城市又不僅僅是城鎮信息化的簡單升級,不是傳統的搞信息化技術就可以。智慧城市更全面的物聯,通過城市寬帶固定網絡、無線網絡、移動通訊網絡,以及傳感網絡得以把屬于城市的組件連接起來,從而幫助用戶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實時解決問題,使得城市資源更有效的得到分配,并徹底改變城市管理與運行的方式。

智慧城市是更高效的共享,通過管理體制的改善,確定信息系統的層次性,從而促進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數據的流轉、交換和共享,為應用提供良好的協同工作環境。通過數據的交換共享,使得城市各職能部門不再是信息孤島,將更高效的協同運作,從而推動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說,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一個關鍵點,要突破現有的管理體制,要在管理體制上摸索改善,只有這樣才能打破信息孤島,才能實現信息共享。

智慧城市是更深入的智能。以城市海量的信息資源為基礎,通過全面的物聯和高效的共享,運用先進智能化的技術實現識別、預測和實時分析處理,使得城市運行管理中的人為因素降低,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智慧城市的技術架構可以分為四個層次,最底層是一個感知層,也就是終端、傳感網絡等等。在上面就是網絡層,有互聯網、通訊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等,這些都是智慧城市所用到的網絡層面。平臺層主要是指智慧城市所有數據的聚集,云計算數據中心,智能協作的平臺。一個城市實現智能的話,必須是跨部門的協作,所以是融合的通訊平臺,不光是傳統的電話、視頻等等,還包括短信、微信平臺,都是通訊的融合平臺。在智慧城市建設當中,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在應用層面上主要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實現智能化,電子政務要進一步提升智慧民生。

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各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應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在智慧城市領域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周民認為,移動互聯網是智慧城市的“神經”,為智慧城市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實現互聯互通;云計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臟”,所有數據、所有服務都由它來提供,所以它是一個“心臟”,為城市各領域的智能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平臺;而大數據則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腦”,是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智慧引擎,在這些新技術與新應用的支撐下,智慧城市得以快速推進和發展。

首先,移動互聯網將成為智慧城市的“神經”。移動互聯網作為移動通訊和互聯網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具有移動化、寬帶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實時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佳實踐載體。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在IT產業中掀起了一場“移動革命”,有人說移動互聯網雖然叫一個云的時代,但它所產生對信息化的推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超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地理信息和智慧城市的發展都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移動終端基于位置服務的處境,都將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環節。

移動互聯網被譽為智慧城市的“神經”,有線網絡雖然是固定,但無線網絡是隨機的,所以起到神經作用。既有網絡,又有處決,所以移動互聯網將會給智慧城市帶來無限的發展。

物聯網也是智慧城市中一個重要的技術要素。它在智慧城市應用中有三個主要功能,一個是智能識別。利用分布式的傳感網絡,可實現對物體的智能身份識別,可廣泛應用于物流行業,以及城市部件、車輛、設備、物資和生物等的識別管理。物聯網可集成多種傳感器,通過自組無線網絡實現數據采集和匯總,具有不依賴基礎設施、組網靈活、免布線、免維護、低功耗等特點。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環境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城市管網狀態信息、能源能耗狀況和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日常管理和應急指揮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信息。物聯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定位跟蹤,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跟蹤技術,通過計算信息界點和目標節點的電磁波傳送時間來實現跟蹤定位。

此外,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還能實現互聯互通。物聯網利用無所不在的技術,把互聯網技術和寬帶接入傳輸、無線通信結合起來形成了寬帶移動的互聯網、再把物品結合起來形成物聯網,具體地說,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增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實現生產的管理水平。這是物聯網很多城市當中建設的行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鐵路交通、農業種植、基礎設施、工業生產等等各方面。

云平臺,好比智慧城市的“心臟”,為城市各領域智能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平臺。云計算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服務模式和計算模式,具有虛擬化、伸縮性、多租戶等特點,為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大規模分布式數據管理、面向服務應用集成、快速資源部署等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手段,可以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可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減低知會成本,深化城市的智慧程度。

云計算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動力,同時智慧城市將孕育和催化云計算典型應用的落地與推廣。云計算技術將在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市政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支撐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的水平,讓城市運營更加智慧。

云計算數據中心也是在各個地方、各個城市普遍在做建設工作,里面除了提供傳統虛擬化這樣的功能和服務以外,在上一層還提供定位、計費、認證、支付等服務,在更上一層很多智慧應用也都在提供,很多城市像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等相結合,形成包括手機APP上很多的應用,在手機上可以實現城市一般情況下的電費、水費繳納,包括查詢,當然這都是智慧城市建設中比較低層次的一些應用。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云計算的發展使得智慧城市中所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類型也越來越多,于是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開始逐漸普及,大數據具有信息量最大、信息多樣化、價值密度低、速度高效等等特點。可以說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大腦”,是智慧城市城市建設發展的智慧引擎。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產物。大數據將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數據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同時,智慧城市的建設和應用離不開大數據做支撐,智慧城市的應用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數據采集、分析、存儲和利用過程。

大數據的數據來源是多樣化,同時源頭也是多樣化,這里既來自政府內部的業務系統數據結構化,也來自內部非結構化的數據,同時還來自社交的網絡、移動的網絡、社交的傳感器、視頻等等一系列數據,將這些數據聚集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共行為的分析、法人分析、市場分析、績效分析、風險分析、經營分析等等,最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利用。

關鍵字:信息中心IT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賽迪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孟连| 宝丰县| 和平区| 宜良县| 南丰县| 同心县| 清水县| 新闻| 资兴市| 永吉县| 剑河县| 合江县| 瑞安市| 香港| 香港| 阿荣旗| 项城市| 迁西县| 石台县| 南充市| 若尔盖县| 定州市| 江城| 昔阳县| 江都市| 浑源县| 浪卡子县| 梅州市| 沅江市| 宁明县| 龙泉市| 海林市| 清镇市| 通榆县| 洛扎县| 洛隆县| 嘉黎县| 姚安县| 化州市| 远安县|